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李白:鬥惡徒,殺過人,一身俠膽,舞得一手好劍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對於俠客颯爽風姿的嚮往之情,僅僅是作為文人的憑空想象嗎?其實不然,真實歷史中的李白不僅會寫詩,而且還功夫了得,他舞得一手好劍,鬥過惡徒,甚至殺過人。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李白:鬥惡徒,殺過人,一身俠膽,舞得一手好劍

首先我們來看看李白有多喜歡劍。據統計,《全唐詩》李白詩中的“劍”字共出現了107次,加上其他屬於“劍”的別稱的武器,一共出現了118次。他舞刀弄劍不同於一般文人墨客停留在筆尖紙頭,亦或只是花拳繡腿地耍弄一番,而是從小就學,在《與韓荊州書》中,李白寫道:“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為了學好劍術,他特地跑去了山東,《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中就有“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的記述。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李白:鬥惡徒,殺過人,一身俠膽,舞得一手好劍

美酒配好劍,俠客之風盡顯

其他讀書人出門佩戴玉佩,手執摺扇,李白則從來都是刀劍不離身。他最鍾愛的一把劍名叫龍淵,在725年出蜀時,攜帶的就是它。據《越絕書》記載,龍淵劍為春秋戰國時期歐冶子、干將於茨山所鑄的三把上等鐵劍之首。說起此劍,歷代持有它的也都不是一般人,有傳說記述的先是在吳國大夫伍子胥的手中,後又被三國時期雷煥所掘得,然後兜兜轉轉落到了唐朝開國之君李淵的手中,為了避開名諱,自此將“龍淵”改為“龍泉”,等到李淵死後,就再沒有了此劍的下落。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李白:鬥惡徒,殺過人,一身俠膽,舞得一手好劍

相傳為鑄此劍,引溪水至鑄劍爐旁呈北斗七星排列的七個池中;劍成後俯視劍身,彷彿有神龍盤臥,故名七星龍淵

書歸正傳,再來說說李白勇鬥惡徒的事蹟。在《敘舊贈江陽宰陸調》詩中李白寫道:“風流少年時,京洛事遊遨。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我昔鬥雞徒,連延五陵豪。”大意就是他年輕的時候有一次遊長安,被一群惡徒圍攻,自己憑藉著手中的劍一直撐到好友陸調趕來解救,這才平安脫險。這首詩雖然是讚揚友人的拔刀相助,卻也從側面可以說明李白一人鬥群徒的勇猛和不一般的功夫。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李白:鬥惡徒,殺過人,一身俠膽,舞得一手好劍

而對於李白殺人的記述,則來自於同為詩人的好友魏顥。這兩個人的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呢?李白曾寫過一首一百二十韻的長詩《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並序》相贈。而在魏顥為李白編寫的《李翰林集序》中就曾寫道:“(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親手殺死過幾人)。”依照這二人關係的親密程度,此話應該不算是空穴來風。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李白:鬥惡徒,殺過人,一身俠膽,舞得一手好劍

我們且看李白的一生,據統計他的足跡遍及18個省、80多座名山,而在這期間並沒他帶有什麼隨從侍衛的記載。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在那個時代,山林之中不免會遇到盜匪惡徒,很難想象一個文弱的書生能夠遊盡大江南北而全然無事。所以從這點上我們也不難推測李白仗劍走天涯的真實性,沒有一身的功夫,也做不到放浪形骸地遊山玩水、喝酒吃肉,沒有滿腔的俠肝義膽,也結交不下這麼多的不同階層的好友。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李白:鬥惡徒,殺過人,一身俠膽,舞得一手好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即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