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授知识,学习的方法需要学习者自行摸索

教育传授知识,学习的方法需要学习者自行摸索

育邻梦

感觉很多教育只是教人知识,可是在大数据时代,获取知识很容易,为什么不教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能力呢?

教育传授知识,学习的方法需要学习者自行摸索。知识源于生活实践,是人类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教授知识能够通过考核或实践评定所学的优劣,而学习的方法却比较难考评,并且也不好界定是孩子自己摸索的还是谁教会的,比如一个捕鱼人的捕鱼技术谁也说不好是他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还是他自己从捕捞过程中摸索得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只学习捕捞的方法而不实践是肯定不会捕捞的,也就是说让人去实实在在的尝试捕获比传授捕捞的方法更有效。

教育传授知识,学习的方法需要学习者自行摸索

方法是对学习过程的总结

方法是知识的一部分

知识是所有以语言文字符号记录生产、生活经验信息的总称,是人类一系列认知世界、改造世界行为活动的智慧集合。方法是知识形态的一种呈现形式,是针对具体事务而制定的实施计划,比如某类型建筑的施工方法、某种植物的种植方法、某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这些方法都蕴含在具体的单项实践活动之中,也特定的生产、学习活动紧密联系。方法是在具体行为实践过后总结知识经验多的一部分,其本身属于学习、生产某种事物的步骤性知识。方法是知识的一部分,比如农业生产的知识就包括种植农作物的信息、土壤信息与种植管理方法;文学知识包括文学成果、写作方法、鉴赏方法。

教育传授知识,学习的方法需要学习者自行摸索

阅读从知识点开始

知识是方法的前提

知识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每积累一定量的知识个人的成长就会向前迈进一步,而在这个前行的过程中就会总结出一些相应的学习方法,比如厨师烹饪的方法是在掌握了大量烹饪知识与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没有实践经验或者不掌握烹调知识的人即使学习了一堆的烹调方法,也做不成一道菜。知识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方法有是在运用知识的实践活动中总结的,因此知识是方法的前提,只有掌握知识的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广度才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成长方法。

知识看的见、能实践,而如果只有方法有些事情可能就不那么好办了,以钓鱼为例,即使掌握了钓鱼的方法,如果没有掌握钓鱼相关的知识、不知道如何根据鱼儿的生活习性配备鱼饵,同样不能收获到鱼获。方法是对相似性知识的归纳总结,是大量获得大量知识信息基础上的加工整理,比如写作方法一定是在完成了大量写作练习之后总结出来的,也只对拥有大量练习的人有适用价值,而对一个从未提笔写作过的人,即使学会了文学大师的方法,他也同样写不出一篇受欢迎的文章。

知识如同灯塔,航行中的人们在见到它的亮光之后才能到达它那里,而到达它那里的过程就是方法。教学传授的内容属于发光的灯塔,教导孩子发现它们的亮光之后孩子们才能根据自己前行实践的情况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前行方法,也就是说知识所发出的亮光才能唤醒获取知识的方法。所谓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方法就是多数人行走实践过后总结出来的行进方案。简单的比喻就是知识如点、方法如连线,点与点之间是否需要连线、连线的方式如何,这完全取决于具体成长实践的人。

教育传授知识,学习的方法需要学习者自行摸索

知识是生活的通识

方法不具备通用性

知识具有用性,是人类在长久的生产活动中总结积累的经验,是普惠、通用型的;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则是个人根据自身特点摸索出来的,适合自身高效学习活动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难以在大众之中推广。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成长习惯都是不相同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驾驶手动挡汽车的方法和驾驶自动挡车的方法肯定是不相同的,但驾驶汽车的相关知识却是通用的。

知识是具有人类成长共性的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它具有长时间的通用性。学习方法则明显带有个人或时代特色,比如今天的通讯方法与30年前肯定是不相同的,但好朋友之间彼此问候的内容却相差无几;再比如同学之中有的家庭经商、有的家庭上班、有企业老板,这些家庭孩子的父母所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提给给孩子的学习环境肯定是不相同的。因此,这些哈几乎不可能有统一的方法来学习,就如同两个企业不可能用同样的方法取得成功一样。每个人、每个家庭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同一个方法对A适用,但对B就不一定适用,而具有社会共性的知识无论是哪个人、哪个家庭都是适用的。

教育传授知识,学习的方法需要学习者自行摸索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教育传授知识,学习的方法需要学习者自行摸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