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端”治理守碧水——甘肃西峰区精准防控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端”治理守碧水——甘肃西峰区精准防控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仲秋时节,金风送爽。漫步于庆阳海绵运动绿地公园,湖水清澈,绿树掩映,市民群众络绎不绝,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一年前,这样的景色对于周边群众而言却是奢侈的,眼前的变化,是西峰区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果。

今年以来,西峰区按照水污染防治“前端排查管控、中端强化处理、末端生态净化”的三端治理工作思路,紧盯污水收集、处理、排放、净化四个关键环节,细化分解任务,定人、定责、定要求,全面靠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治理,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前端排查管控齐抓共管成合力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提升河湖保护管理水平;强化污水排放监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辖区河湖逐步实现河清岸绿……秋日,行走在蒲河岸边,潺潺的流水在两岸绿植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平静美丽,这一喜人的变化,得益于西峰区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污染在河里, 源头在岸上。西峰区在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突出前端排查管控,从源头上发力抓好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对辖区内河流及河道的巡查监管,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结合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持续加大河道、岸边、沟头、边坡垃圾废弃物清理整治,清理各类垃圾150余吨,实现了区域河道无直排排放口、河岸无堆积物、河道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

西峰区还不断强化污水排放日常监督管理,在城区5个排洪口分别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接入空气微站平台,实现了对排洪口排放情况的全时段监控。制定《西峰区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对工业企业、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医疗机构、农村居民点、学校、餐饮业等涉水污染源进行了全面排查,累计排查涉水污染源2084个,排查出各类问题1279个,按照“一源一策”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分行业类型开展了治理。

“三端”治理守碧水——甘肃西峰区精准防控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同时,建立污水排放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由住建、公安、生态环境、城管、市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巡查,对未经许可利用市政管网偷排污水、不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设施超标排放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的公告》,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格局。

中端强化处理达标排放零污染

9月21日,记者在西峰城东污水处理厂看到,浑浊的生活污水经过提升泵、搅拌机、回流泵等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中。目前,东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已完成反硝化深床滤池、鼓风机房主体工程和部分工艺管道及设备安装,正在开展原氧化沟、加氯间、配电间的改造,预计12月25日左右全部完成建设。

在开展水源污染前端排查管控的同时,西峰区注重中端强化处理,加强对中端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对显胜、肖金、什社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定期开展监督性监测,确保稳定达标排放。针对东区、南区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超标问题,在加强进水前端管控的基础上,及时更新老旧污水处理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更换在线监测第三方运维单位,确保在线数据上传准确、及时,聘请专家长期驻场指导,优化处理工艺和流程,不断从技术上加强污水处理能力。

积极探索建立全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统一管理运维机制,督促重点涉水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倒逼企业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目前已完成15个重点涉水企业单位在线监测监控设备的安装,正在开展设备调试和数据接入。

截至8月底,南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已完成鼓风机房、再生水泵房、出水巴氏计量槽、在线监测机房主体和生物滤池滤料的换填以及部分工艺管道和设备的安装;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17个单体构(建)筑物的主体工程和8000米配套管网的建设;什社乡文安村污水处理厂已于7月16日建成投运,什丰村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已敷设到位,目前正在开展主体建设,预计10月底前建成投运。

末端生态净化流域水质稳提升

秋高气爽,碧空如洗。在位于西峰区什社乡的齐家川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往返穿梭繁忙作业,工作人员抢抓利好天气,加班加点赶工程进度,西峰区生态环境分局党员干部一线抓促,协调施工方解决难题,共同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该项目采用“旁路人工湿地+河道自然湿地”工艺,建设旁路人工湿地和河道自然湿地,处理排入齐家川的南区污水处理厂出水,工程建设总长度3.3千米,占地100亩。“简单地讲,就是让水流在进入主河道之前,找一块地方,让它多待一会儿,经过休整之后,再汇入河流。”据该项目监理魏军刚介绍,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提升齐家川流域水质,还可以补充地下水资源,出水也可作为灌溉用水和河道生态补水水源,对促进马莲河水环境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在开展末端生态修复过程中,西峰区通过现场勘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启动实施砚瓦川、蒋家川、澜泥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项目和肖金污水处理站湿地项目。同时,制定中水回用方案,按天、按部门细化分解中水使用任务,在园林绿化、道路洒水抑尘、工业用水、景观湖注水中全部使用中水,全力拓宽中水利用渠道,有效提升了中水回用率。

目前,砚瓦川流域建成9级生态湿地2块约12000平方米,种植湿地及河道水生植物14.5亩,6月26日已开始进水运行;齐家川流域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8%,预计10月底进水调试,11月底前完成剩余工程建设任务;蒋家川流域生态湿地项目已完成地形测绘、地勘、可研等前期工作,正在对接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肖金污水处理站湿地项目已完成地形测绘工作,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1%。

(作者:温聪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