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罕见的《淳熙元宝篆书折十》铜钱珍赏

南坑重锈门洞开 极罕珍式淳熙宝


极罕见的《淳熙元宝篆书折十》铜钱珍赏

熙元宝,乃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之铸币。其行用钱主铸材质为铜、铁两种。形制分小平、折二、折三等,钱文计有真、篆、隶三种书体。其中,元宝钱自淳熙七年起,背文添加纪年,铁钱纪监名兼纪年。

该钱谱载大部分为铁钱,版式较多,有光背、月、月星纹等。部分铜钱除铁母和隶书版以外,皆遗存较丰,普品居多。

阅诸主流谱可知,该钱无论是何书体,皆未见有折十大钱录入(含折五以上)。如此情形,这是不是意味着淳熙元宝钱历史上就真的没有铸过折五及其以上的大钱呢?回答是无法断然肯定有无。我们知道,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就已经发现的泉品来看,在淳熙之前,某些年号钱都发现过经确认的折十大钱,并录入谱中,此不难检索,不再详述。


极罕见的《淳熙元宝篆书折十》铜钱珍赏

而究竟其有无大钱,当然不能靠猜测来定,只能依赖后世是否有发现,并经得起审视考辩。若其三相一材能够过关,则无论何时何地发现,又为何人所藏,其便真实可信。

有幸,愚在经年的猎泉过程中,首次发现一枚“淳熙元宝篆书光背折十”大钱,其出南方水湿坑口,锈蚀较重。是故,今日赏泉,便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首次披露并公展鉴赏于此,以证其实,以飨泉好。


极罕见的《淳熙元宝篆书折十》铜钱珍赏

首识书相。展目本品,尽管其大锈锈蚀较重,然仍能较清晰的辨认其面文“淳熙元宝”四字,篆书书体,旋读,光背无文。观其字,篆书书写规范,笔划横直竖立,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与其篆书小钱比对,正是同一书相风格,无异无邪。由此,无需再表,品文识书,本品书相特征符合该钱风格,官炉铸品,其门得开。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虽然锈重,然仍可识其铸制十分规整,其直径约为43.97毫米,重约28.13克,铸体厚薄适中(略厚实),乃折十形制确定。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地章平整,穿轮干净。复观字廓,轮廓分明,字口深邃挺拔,鼓凸自然有度。背稍平漫,然轮廓可见。无需多言,观铸识体,其整体铸相彰显自然规整,可认定乃官炉铸品,其门再开。


极罕见的《淳熙元宝篆书折十》铜钱珍赏

再察锈相。一目了然,本品大锈深重,出自典型的南方水湿坑口,其绿锈色正,略见红斑。察其锈,锈质异常坚硬,刃击难撼,锈从骨发,若非数百近千年入土而不能形成。再识其材质,青铜质地纯正,微部见铜色,亦是异常陈旧。毫无疑问,辩锈识浆,本品之锈相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伪不可及,锈相之门洞开矣。

极罕见的《淳熙元宝篆书折十》铜钱珍赏

一番鉴赏,综上所述,此枚“淳熙元宝光背折十”大钱,三相一材,可谓无异无邪,甚为可靠,实乃开门见山之品,毋容置疑。迄今为止,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从收藏实践和广为检索来看,该折十大钱虽还不敢轻言孤品,然目前暂可称仅见之品。而此钱的遗存和被发现,有力地说明了两宋时期,各年号钱系列中,可能都有折十类大钱,不管其是行用亦或是纪念、镇库、开炉钱,总之,其作为官炉铸品,是可以坐实的,这也充实了淳熙钱,具有不小的意义,当然,其较高的收藏价值便不消说了。


极罕见的《淳熙元宝篆书折十》铜钱珍赏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