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之記敘文閱讀兩大考向表達方式與表現手法


中考語文之記敘文閱讀兩大考向表達方式與表現手法


記敘文閱讀

考向一 表達方式的作用 ; 考向二 表現手法

考向一 表達方式的作用

題型:1.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以......這件事為例,簡要分析其中兩種表達方式的作用。

2.試比較下面這段話與文中畫線句在寫法和表達效果上的相同之處。

迴歸課文:統編七下《說和做一一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問題:本文在敘述中注意通過細節描寫來展現聞一多的人物形象,結合文中一兩個例子,分析其表達方式的作用。

【解題思路】首先分析題幹,根據“細節描寫”可知這裡已經點出了表達方式:描寫。根據“結合文中一兩個例子,分析其表達方式的作用”可知這裡要求分析表達方式的作用,還要在原文中尋找對應的例子。在分析作用時還要注意結合題於中所說的聞一多的人物形象”。

迴歸課文:統編七下《說和做一一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參考答案】 作者在具體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細節。比如,“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髮凌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一多的刻苦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則表現出聞一多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再如,抓住聞先生在演講中“慷慨淋漓”的“你們站出來”這一句話,描繪了他“昂首挺胸,長鬚飄飄”的從容姿態,突出聞一多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方法指導 (1)分析題幹。 (2)根據具體語段內容判斷表達方式。

(3)明確表達方式的一般作用。

(4)聯繫文章內容、主旨、作者情感等分析具體作用。

(2)根據具體語段內容判斷表達方式或根據表達方式的判斷標準提取並概括相關內容。

判斷標準 表達方式

作者情感的抒發,語言一般形象生動 抒情

作者觀點的表達,具有一定的邏輯性 議論

以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作細緻入微的描繪,給人以真切感受 描寫

對事物進行客觀的、平實的、科學的解說和介紹,語言一般平實,且具有科學性 說明

敘述人物的經歷、活動事件發展的經過 敘述

(3)明確表達方式的一般作用。敘述:作者對人物的經歷、事件的發展和環境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描寫:將人物、事件和景物表現得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

抒情:兩種方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觸景生情、借物寓情、託物言志、融情於事、融景於理)。直接抒情坦率真摯,質樸誠懇,頗能打動人心;間接抒情則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

議論:作者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度或看法。能夠直接點明和深化所寫事物的意義。

說明: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清楚事物的特徵、性質等,使文章條理清晰,準確具體,有說服力。

(4)聯繫文章內容、主旨、作者情感等分析具體作用。如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描寫了什麼內容,突出了人物或事物什麼特點,敘述了人物的什麼經歷,表現了人物怎樣的特點等。

試題研究《我與裘盛戎》

什麼時候才能再出一個裘盛戎 我和盛戎最初認識,是和他到天津去看戲。演員們知道裘盛戎來看戲,都“卯上”了。散了戲,我們到後臺給演員道辛苦,盛戎拙,於言詞,但是他的態度是誠懇的、樸素的,他的謙虛是由衷的謙虛。他是真心實意地向人家學習來了。回旅館的路上,他買了幾套煎餅倮子,有滋有味地吃起來。他咬著煎餅包子的樣子,表現出很喜悅的懷舊之情和一種天真的童心。我一下子對這個京劇大演員產生了好感。盛戎睡得很晚。晚上他一個人盤腿坐在床上抽菸,一邊好像想著什麼事,有點出神。不知是為什麼,從這以後我總覺得盛戎的許多唱腔、唱法、身段,就是在這麼盤腿坐著的時候想出來的。


盛戎的身體早就不大好了。編排《雪花飄》的時候,他那幾天不舒服,但還是跟著我們一同去體驗生活。《雪花飄》寫的是一個送公用電話記錄的老人的事。我們去訪問了政協禮堂附近的一位送電話記錄的老人。老頭子六十好幾了,一臉的白鬍茬,還騎著自行車到處送電話記錄。盛戎在那間屋裡坐了好大一會兒,還隨著老頭子送了一個電話記錄。
《雪花飄》排得很快,一個星期左右,戲就出來了。幕一打開,盛戎唱了四句帶點馬派味兒的“散板”:“打罷了新春六十七喲,看了五年電話機。傳呼一千八百日,舒筋活血,強似下棋!”我和導演一聽,都覺得“真是這裡的事兒!”
為了編排《杜鵑山》,1969年那次我們到湘鄂贛體驗了較長時期的生活。我和盛戎那時都是“控制使用”,他的心情自然不太好。他總是默默地跟著良伍走,不大說話。但倒也不是整天愁眉苦臉的。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雖然是“控制使用”,但還能戴罪立功,可以工作,可以演戲,他在心裡又是很感激的。我覺得從那時起,盛戎發生了一點變化,他變得深沉起來。盛戎平常也是個有說有笑的人,有時也愛逗個樂,但從那以後,我就很少見他有笑影了。他好像總是在想什麼心事。用一句老戲詞說:“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他的這種神氣,一直到他死,還深深地留在我的印象裡。

那趟體驗生活,是夠苦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難換。不生火,牆壁屋瓦都很單薄。那年的天氣也特別,下大雪,同時卻還打雷,下雹子,下大雨,一塊兒來!盛戎晚上不再窮聊了,他早早就進了被窩。這老兄!他連毛窩鞋子都不脫,就那樣連著毛窩睡了。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沒有叫一句苦。
和盛戎合作,是非常愉快的。盛戎很少對劇本提意見。他不是不當一回事,或者提不出意見。盛戎文化不高,讀劇本是有點吃力的。但是他反覆地讀,盤著腿讀。我還記得他那讀劇本的神氣。他讀著,微微地搖著腦袋。他的目光有時從老花鏡下面射出框外。他搖晃著腦袋,有時輕輕地發出一聲:“唔。”有時甚至拍著大腿,大聲喊叫:“唔!”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臺上不“用”裘盛戎了。但他也並不閒著。有人上他家學戲,他總是很認真地說。而且是有教無類,即使某個青年演員條件差,他也還是手把手教。他不上臺了,還整天琢磨唱腔。不單花臉,老生、旦角都研究。
盛戎得了病,他並不悲觀。他大概已經懷疑或者知道是癌症了,跟我說:“甭管它是什麼,有病咱們瞧病!”他還想唱戲。他為了清靜,一個人搬到廂房裡住,好看劇本。《杜鵑山》這個劇本,他簡直不離手,他死後,我才聽他家裡的人說,他夜裡躺在床上看劇本,曾經兩次犯床頭燈的罩子烤著了。他病得很重了,有一次還用手在床頭到處摸,他的夫人知道他要劇體。劇本不在手邊,他的夫人就用報紙捲了一個筒子放在他手裡,他這才平靜下來,安心了。

然而有志未酬,他到臨終也沒能再演《杜鵑山》!
什麼時候才能再出一個裘盛戎呢?
(摘編自汪曾祺《自得其樂》)

3.作者在敘述與裘盛戒交往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敘述、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請就作者與裘盛戎交往的事件,簡要分析其中兩種表達方式的作用。(3分)

參考答案:通過敘述,交待了“我“與感我交往的經過通過描寫“我”初識表盛戎時他盤腿坐的神態、後面他很少有笑容和他唱戲時的片段,寫出了裘盛戎狀態的變化和他的領悟能力的高超;通過議論,表達了“我”對裘盛戎先生的讚美和敬意.

考向二 表現手法

2016.15:文章多次寫“我”欲站在峰頂“振臂高呼”的願望,有什麼表達效果。

2012.16第二問:作者為什麼花這麼多筆墨來描寫槭樹?

2019山西:請想象父親當時說的話,為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內容。

2019內蒙古呼和浩特:劉白羽的《日出》寫得“一波三折”。請你簡要分析這一行文特點。

2019廣東廣州:作者獨喜歡北窗,卻花大量筆墨寫了南窗、女東窗、西窗,這樣有何好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迴歸課文 統編八上《白楊禮讚》“思考探究”)文章最後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答題方法:

第一步:仔細審題,弄清答題方向。看題幹中是否提到表現手法,或者給出具體的提示性句子

第二步:理解各種表現手法的特點及作用。常見的有對比、鋪墊、伏筆、照應等。

第三步:若是提到具體的表現手法,則根據該表現手法的特點及題幹要求作答即可。若是沒有給出,則需要根據提示性句子進行判斷,具體可從以下角度進行分析

(1)看上下文的聯繫,從聯繫中分析文章所用的表現手法。對比、鋪墊、襯托、照應抑揚等,都講究文章前後內容的關聯,判斷時,必須通讀全篇,才能體會出作者構思的妙處。

(2)從結構安排角度入手。看開頭、結尾是否有鮮明的特色;提示句的特點,全文是否結構嚴謹;看是否烘托、鋪墊、前後照應;看是否做到設置懸念、製造波瀾、曲折有致等。

參考答案最後一段提到楠木,主要是與白楊樹形成對比:兩種樹的品格不同,一是普通當中蘊含著“不平凡”,一是貴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堅持抗戰的廣大民眾,一是賤視民眾、須固倒退的人們。兩相對比,突出讚美了白楊樹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