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歌劇院

上音歌劇院是普利茲克獎大師包贊巴克先生在中國的首作。歌劇院總建築面積3萬平米,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由1200座的歌劇廳,4個排演教室、 一個交流報告廳,相關配套用房和地下車庫組成。

上音歌劇院


歌劇院地處上海歷史上原法租界的中心區域(汾陽路,近淮 海中路 ),這裡不僅是商業軸線與人文軸線交界處,也是現代建築與歷史建築彙集地,並保留了原法租界地段特有的法國梧桐樹等。

上音歌劇院


設計圍繞歌劇廳佈置了9個較小體量的功能空間,如排演教室,售票廳及入口接待大廳等,全部控制在18米的高度以下,充分考慮建築的高度及體量與淮海路的周邊建築取得尺度上的統一,強化了建築與自然和城市的互動性。

上音歌劇院


歌劇院的主入口面向交叉路口打開,由左, 右,上三面向內凹的斜牆圍合,形成一個三維內向空間,中間為玻璃幕牆,公眾被自然而然的引入室內。充足的光線通過幕牆進入觀眾大廳,同時可以從室外看到豐富的內部空間,室內與室外的過渡自然而成。

上音歌劇院


二層大廳主入口層的樓板伸出室外,將立面分割為上下兩層,同時作為一個觀景平臺將室內與室外再一次聯繫起來。

上音歌劇院


建築立面材料為UHPC外牆掛板和GRC掛板,色調和尺度與周圍歷史街區建築呼應,現代的建築風格也起到對歷史起承轉合的作用。部分立面採用UHPC鏤空掛板,後面為玻璃幕牆。光線通過鏤空牆面與玻璃幕牆在室內產生透明與不透明的過渡,營造出不同的空間效果。

上音歌劇院


建築幾個體塊之間採用玻璃幕牆內凹處理,一方面在立面上形成虛實對比,使5個體塊更為突出。另一方面玻璃幕牆部分多為交通空間,通透處理能為室內公共空間帶來充足的自然光,減少能量消耗。玻璃採用了低反光處理,減少對周圍環境帶來的光汙染問題。

上音歌劇院


休息大廳中會發現一系列水彩、色彩的變化,就如同暢遊在音樂中,伴隨時間和旋律的變化,感知不同體驗。包贊巴克先生認為,人們是在運動中探索建築,這和欣賞音樂是類似的。在時間的點滴推移中人們體會音樂起伏,而在上音歌劇院則是色調的變化。

上音歌劇院


體量相對較大的歌劇院觀眾廳被周邊小體塊圍合,處在歌劇院建築的中心位置。臺塔做到34米,觀眾廳的高度控制在24米。這些較高的體塊都相對街道做了後退處理,最大的減小了對街區的影響。

上音歌劇院

所有的樓座都略微向舞臺側傾斜,使得我們能夠有更多的樓座座席可以看到樂隊指揮,甚至樂隊,並能更清楚的看到舞臺,這使所有座位上都能得到完美的聽覺享受。

上音歌劇院


上音歌劇院的座椅被設計為藍色,具有聲學作用的側牆和後牆設計為深木色。樓座的存在將被弱化,同時微帶金色的木質感又形成一種對比, 你會注意到有美麗木材質感的樓座層層跌落,具有一種現代的特別的雕塑感。

上音歌劇院


建築整體在周圍環境中不是一躍而出,跳出環境,而是與自然結合,充滿內涵,顯出內斂而謙虛的態度。無論從功能,聲學,技術,建築美學上都會體現出國際一流水平,成為上海文化地圖上的新地標。

上音歌劇院

END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豬豬建材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