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公平:很悲哀的是喊不公的往往是弱者


一個女孩,考研複試時由於沒有任何背景,導致沒有被錄取,好在她成績優異,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聯合培養(報考學校與其他學校一起培養,主要在所報考學校學習),順利讀完了研究生。讀研期間,她一邊十分努力地學習,一邊還要打工掙學費和生活費,過得十分辛苦。

畢業後,為了和在京城工作的男友在一起,她去報考了當地的一所中學,最終筆試和麵試成績加一起排第二。但人家只招一名,而第一名是一位北大的女生。就在她失意之時,該校領導打電話通知她來報到。原來,那個北大的女生只是將這所學校作為備選項,人家其實是想出國留學。等出國事項塵埃落定了才告知該校不去入職了。

所以,這個女孩很幸運地就成為了京城一所重點中學的在編老師。她在考研上、在生活上所遭遇的,上天以這樣的形式回報了她。


談公平:很悲哀的是喊不公的往往是弱者


一個男孩,是海南一所不知名的三本學校的畢業生。雄心勃勃地想要報考一所名校。筆試成績出來時,他無比自信地以為,自己一定會考上,因為他的成績排第一。然而,因為本科母校不知名,最主要的是他沒有背景,所以在複試中被刷了。

他鬱悶不已,憑什麼自己考第一還要被刷?他第一次覺得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公平可言。好在他成績夠高,還可以選擇由學碩調劑到專碩。但他猶豫了,專碩不光學費貴,而且沒有獎學金,當初他可是奔著獎學金去的,現在獎學金肯定沒戲了,而他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好幾萬的學費,這個學還要不要上?這個讓它傷心的地方還要不要再待下去?後來他還是冷靜理智地選擇調劑到了傳媒的專碩。

因為家境不好,他上學期間兼職了好幾份工作,勉強掙夠了學費和生活費。由於畢業實習時表現優異,他被實習的報社直接錄取了。幾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談公平:很悲哀的是喊不公的往往是弱者


當然這中間還有個小插曲。我恰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男孩。那時,當他得知自己沒有被錄取的時候,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他直言對那所報考的學校太失望,不想在這樣一所學校完成學業,所以打算拒絕調劑。我靜靜地聽他發洩著心中的不平和不甘。等他不說話了,我慢慢開解他,這是畢業以來社會給他上的第一課:這世上根本沒有絕對的公平。談公平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

你在抱怨人家動用自身背景與人脈的時候,可曾想過,考研不光考的是分數,還有背景與人脈等這些無形的資源?我們一直在談教育公平,真的可以做到公平嗎?如果真的公平,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擠破腦袋要買學區房?

以前我不理解那些家長為什麼花那麼大的代價給孩子買那麼小小的一間小學區房,當我分別在一所普通中學和一所重點中學待過一段時間後,我有些明白了。


談公平:很悲哀的是喊不公的往往是弱者


小時候我所就讀的初中是一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學,那裡沒有強大的升學壓力,老師們也不會追著你要作業,更不會跟你談理想談未來。所以我從來沒有上過輔導班,也沒有過在九點以後還熬夜寫作業的經歷。就這樣愉快地玩耍三年之後,我超常發揮,考入了當地最好高中的實驗班。一進入高中班級,我便發現周圍藏龍臥虎,心中才隱隱有了危機感。

和初中學校比起來,高中學校不僅硬件突出,而且老師的教學水平較高。比如,教我們數學的是一位特級教師,他講課思路清晰、乾淨利落,聽他講課是一種享受,以致於高二換到文科班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受不了那位羅裡吧嗦的數學老師,甚至自學了一個學期。

那時,我漸漸開始覺得,學校和學校之間的距離,有時就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些人生活在雲端,而有些人則只能活在泥潭中


談公平:很悲哀的是喊不公的往往是弱者


上班以後,我進入了一所城鄉結合部的鎮級中學,生源差不說,師資也好不到哪兒去。我常說,那裡的學生其實挺矛盾的,一方面他們早已沒了鄉村孩子的樸實淳樸的勁兒,另一方面他們也沒有城市孩子的優質資源。所以,他們很多無心向學,幾乎都是在遊戲中度過的每一天。你能想象嗎?他們連抄作業都懶得抄,更別提其他。而這裡有的老師孩子馬上要讀高中了,甚至都不知道985、211是什麼。

後來,我越來越覺得,再待下去會成為溫水裡的青蛙,所以考進一所重點中學。在這裡,我才發現,不是以前的自己太另類,而是應了那句老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裡的學生很多都是從優選拔來的,因而上課可以做很多拓展和深度交流。他們中有的看的書,我甚至都是上班很久以後才讀到。他們中優秀得有時會讓你莫名感慨:優秀的學生好像做什麼都像樣!這裡的老師各個表面上其貌不揚,實則各有本事,常常一鳴驚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不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他們面對不公時,不會一個勁兒地抱怨,而是暗中發力,努力扭轉不利局面。

有時我常想,如果我小時是這樣一群有思想、有見地的老師來教,會怎樣?可惜,時光不能倒流。
這個社會公平嗎?大概我們只能談相對公平或者形式上的公平。喊不公有用嗎?我發現很悲哀的是喊不公的往往是弱者


談公平:很悲哀的是喊不公的往往是弱者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的那刻起,就已經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線上,距離只能越拉越大,又何談公平?李玫瑾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真正的貧困者是那些在沒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和其他社會資源的時候還缺乏天賦資源即智力的人,他們要比那個只有10塊錢的大學生更可憐。

我身邊不乏出身拿了一手爛牌的人,但幸運的是,他們還可以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實現階級的逆襲。而那些連天賦資源都不具備的人,估計也只能淪為社會中的弱者了。
我時常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大?為什麼有的人家財萬貫,而有的人貧困潦倒?為什麼有人被捧在手心裡,而有人生來被人踐踏?

湯姆克魯斯的女兒連大便都是值錢的,而冰花男孩卻要翻山越嶺上學;有人在下水道生活,一日三餐只有一個饅頭,有人將山珍海味肆意浪費;中國的孩子再窮至少有學可上,伊拉克的兒童卻要時時提防淪為人肉炸彈……


談公平:很悲哀的是喊不公的往往是弱者


我想不明白。後來,我接受了佛家因果理論。佛家有云: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的是

所以,我們都“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吧!

文章來源:“以指見月”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