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家拆雕像为何把俄方气得七窍生烟?


这些国家拆雕像为何把俄方气得七窍生烟?

最近的俄罗斯可以说是不太怎么顺,国内的特殊情况还没有得到缓解。而事关俄国计民生的油价却一度跳水,看来一时半会仍然很难回到50美元一桶以上的水平。而长期低于这个价格,对俄的综合压力可想而知。如此困难的局面下,美英还在积极的继续对俄施加外围的军事压力。更可气的是,个别东欧小国,居然又搞起了拆雕像的小把戏!这次是布拉格市,拆掉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科涅夫元帅的街头雕像。1945年,科涅夫元帅率领3个方面军向西进攻,消灭了德军中Y集团军群的90万人,解F了大片东欧的土地。为了纪念科涅夫的功绩,在布拉格竖起他的雕像,至今已存在75年。布拉格市方面决定要拆除科涅夫雕像后,俄国防部长曾经联系该国的外J部,希望可以把拆除的雕像归还给俄罗斯。

并表示愿意支付铜像的拆除和运输等相关费用,却遭到对方的断然拒绝。声称雕像是布拉格市某区区政F的财产,怎么处置作为一国的层面无权干涉。这个小国玩这种分区管理,似乎玩得相当得心应手。不过该市拆掉一位前苏联元帅的雕像也就罢了,居然还要在原址上树立一座苏联和俄罗斯都认定的历史反面人物的雕像。这对俄的挑衅意义再明显不过。俄方为此气得七窍生烟也就不奇怪了。30年前的苏东巨变后,拆除苏联时代历史人物街头雕像的风气,最早从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开始。这4个也成为当今和俄罗斯最不对付的国家。后来这种风气又延伸到了乌克兰和原东欧的其他国家。而批量拆雕像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和俄罗斯关系走下坡路的明显风向标。实际上东欧国家对苏联和俄罗斯的负面情绪由来已久。


这些国家拆雕像为何把俄方气得七窍生烟?

二战爆发前,广义的东欧,独立的国家有:波罗的海3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满打满算一共10个。其实这里面几乎没有一个是二战前和苏联关系就很好的。只有一个南斯拉夫王国,理论上的大部分居民也算是斯拉夫人。不过和苏联的关系也只能是一般化。其他的国家基本连东斯拉夫人都不是,却在历史上和沙俄有深仇大H,比如波兰就是一个典型。波罗的海3国本来在一战之后是脱离俄国独立的。没想到在1939年之后又被苏联强行吞并,因此同样对此恨之入G。到了1990年前后,苏联开始分崩离析的骨牌效应,波罗的海三国就是最早闹分家的那根导火索。二战以前,波罗的海3国,和属于中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国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就比苏联欧洲核心部分都高。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统计,二战前,苏联欧洲部分人均大约400多美元。


这些国家拆雕像为何把俄方气得七窍生烟?

而这4国人均都在500美元以上,和临近的奥地利、意大利几乎不相上下,二战以后反倒越过越倒退了。在苏东时期和西欧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差距是越拉越大,因此民间普遍认为二战中苏军的到来,不是解F,而是耽误了他们国家的正常发展。而俄罗斯则把这些行动看做是对苏联二战功绩的彻底抹S;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背P。双方的这种对立心理,明显还要长期持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