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到過哪些印象深刻的毒雞湯?求分享?

幽默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感謝給我機會給我這次機會

毒雞湯人人都嘗過一兩碗,當然本人也不例外,但是這一碗雞湯讓無數人理解了自己的道路和地位:

你全心全力的做到最好

可能還不如別人隨便搞搞

這句話簡單明瞭,直接把自己做過的事情或者正在做的事情都立馬明白,不是你不如別人,而是你根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其實人生都是不如意的,毒雞湯就是用來給那些正在迷茫的人指明道路的一盞明燈,不要在自己的世界活著,也不要為自己而活著,世界少了你一個不會不轉,沒事多聽聽別人的批判,不要把好話當屁話,也不要過度驕傲或自卑,始終記得,你!活在這個世界,到底是為了什麼!



慕北川


我喝過來自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前因特爾總裁葛洛夫、成功學之父戴爾·卡耐基、阿里巴巴馬雲、華為任正非的毒雞湯,雖然喝完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但自己消化不了,很大程度上會誤導自己,所以我稱他們的雞湯為毒雞湯。下面就是我喝完之後寫的文章。

成功的秘密:聽聽馮友蘭、馬雲等古今名人的秘訣

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說成功有三個最關鍵的要素———天資、命運、努力。所謂天資是指人與生俱來的資質;所謂努力是指儘量用自己的力氣來做事;而命運即運氣,是指事物由定數與變數組合進行的一種模式。天資與生俱來,我們無能為力;努力人人可為,拼的是毅力;唯獨運氣難以掌控,成為成功的最不確定的關鍵因素。


馮友蘭

很多人終其一生追求成功,卻往往活成“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鮮明事例。


他們不知道,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努力和天資,運氣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成功源自於運氣

運氣好的人,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01

我是農村家庭的孩子,上學幾乎是我和姐姐改變命運唯一的方法。


對於80年代出生的農村孩子來說,競爭和貧窮是他們求學路上最大的兩塊絆腳石。我的姐姐很不幸地被絆倒了。


姐姐1985年出生,1990年上學,她們那一屆是村裡小學人數最多的一屆。激烈的升學競爭一直持續到姐姐初中畢業,中考那年她沒考上高中,無奈做了北漂,而她做教師的夢想至今也沒有實現。


我1993年出生,1999年上學,我和姐姐上同一所小學,不同的是,我們年級只有8個人。這樣的競爭格局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有所加劇,而中考的人數只有96個人,只佔姐姐那一屆的7%。我的中考分數比姐姐低卻上了縣城裡最好的高中。現在我已經取得了碩士學位,兼職寫作的收入比姐姐的工資高。


不得不說,我出生在一個更好的時代。而同樣的優勢不僅僅限於年代的跨度。

農村孩子

02

無獨有偶。在美國冰球隊中,科學家發現一個有趣現象,那就是七成的優秀冰球運動員出生在下半年,這種情況在更高級的洲際賽、國家賽中體現的更加明顯!究其原因,是冰球運動員的選拔招募全年只有一次,就在2月,這就意味著同一年出生的小孩最大可相差9個月的發育時間,這導致下半年出生的小球員擁有更長的發育時間和更好的身體條件,在選拔和競爭中佔據更大的優勢,從而獲得更多機會,研究也表明,這種優勢對他們人生後期的影響很大而且可以累加。

冰球賽場激烈競爭

在愈演愈烈的社會競爭中,運氣的作用不容忽視。而出生僅僅是運氣的起點,正確地認知運氣在成功中的作用和很關鍵。


不要總是把成功歸功於能力強,把失敗歸咎於運氣差


沒有好運氣的眷顧,你的天資和努力可能永遠只是欠東風的萬事俱備。


前因特爾總裁葛洛夫在回答記者“您的成功是否歸功於您特別聰明”說時:我的成功要歸功於我們能夠做出更多正確的決策。

葛洛夫

要想正確的認知成功,我們需要批判性地看待勝利者葛洛夫的話。知乎上有一句獲贊很高話,可以為我們提供思路: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勝利者書寫的作品。

03

成功來自於努力和運氣。沒有運氣,努力可能僅僅是努力。2009年高考,我發揮的並不理想,但最終通過填志願,上了一所211國家重點高校。那一年,我們學校被211高校錄取的考生僅有一人。而同屆考生,分數高於我的有近百人。我毫無懸念地成為校長在高考動員大會上必須提起的優秀校友。校長說:……2009年,你們有個吃飯、走路、上廁所都在學習的學長,考上了211高校……而我深知,除了努力,運氣才是我上敲開211高校大門關鍵的一塊磚。

北大

04

關於500強企業成功的秘密,只能說事實勝於雄辯。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經濟學和管理學教授羅伯特·弗蘭克在《成功與運氣》有個經典的案例——Windows與Mac的競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和蘋果的Mac操作系統勢均力敵。Windows的兼容性好,而Mac的用戶體驗好。後來運氣更好微軟的Windows從某一時刻開始,用戶數稍微超過了Mac一點,正式這一點,導致軟件公司開發新軟件就會優先考慮Windows;如此一來,Windows的用戶就更多,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了優勢。

Windows

如果總是樂觀地把成功歸功於自己的努力,會很容易失去擁抱不確定性的勇氣和激情,放手一搏、破釜沉舟這樣帶給我們運氣的行為將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成功可能會起我們而去。


不得不承認人際網絡的運氣成分


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在代表作《人性的弱點》中認為,事業的成功主要靠人際網絡。而高質量的人際網絡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運氣。

卡耐基

05

事業成功很多時候取決於人際網絡。學業優秀,科研能力出色,並不一定能找到工作。2019年6月,我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我就是那種同學口中的大神。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省級社科等大項目,自己還主持著研究生創新項目;在中國知網發表論文10篇;多次擔任省級培訓班的講師;獲得過全國社科論壇優秀論文獎;拿遍了幾乎所有的獎學金;在所有研究生的噩夢——畢業論文盲審中獲得優秀等級……然而,做一個高校教師或者科研工作者的夢想並沒有因此而實現。焦慮和自我懷疑揮之不去。

找工作

危機往往是轉機,人際網絡助我實現夢想。轉眼間,離校通知單已經下發,而我仍然在迷茫之中,工作標準降低為中學教師。截止離校的最後一天晚上,我仍然沒有收到offer。在前往北京的火車上,百般焦慮的我漫無目地刷著朋友圈,偶然間刷到一位北大教授的動態,這位教授是領域內的權威專家,我們在一次會議中認識,教授對我的會議論文評價很高,這也是我獲得這次國家級會議論文獎項的原因……當時我的腦子裡突然閃出一個念頭“向教授求助……”我立刻將想法付諸實踐,很快我便體會到“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的真諦!現在,我在教授朋友的公司做研究員,實現了自己的科研夢,不僅能做自己喜歡的事賺錢,而且能夠跟眾多行業大咖面對面地交流、學習,這簡直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

06

市場競爭的優勢取決於“人”際網絡。據世界銀行調查,印度已佔據了全球16.7%的按客戶要求設計的軟件開發市場份額, 僅次於美國。印度軟件產業發展戰略主要是:充分利用本國軟件人力資源的優勢。尤其在硅谷設立分支機構,在班加羅爾和硅谷之間建立起“橋樑”或“網絡”。

印度互聯網

而網絡中的關鍵因素往往來源於偶然的機遇。在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印度軟件企業家和高級管理者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海外“打工族,一個是“海歸派”,他們的前身都是會說英語的廉價勞動力。研究者認為印度軟件業成功的因素包括:1.印度官方語言為英語;2.具備較好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3.印度自獨立一來與歐美國家市場保持著較密切的聯繫;4.印度20世紀50年代起建立的大量工學院。而中國運氣就差一些。

人際網絡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就是機遇和財富,而人際網絡正是獲得信息的關鍵載體和途徑,如果系統地去讀成功人士的傳記就會發現,成功的人或成功的企業,都擁有強大、高效的人際網絡。而網絡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運氣,也就是偶然的機遇。因此,成功的運氣成分不可忽視。


成功的人運氣都不差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運氣好”。


比爾蓋茨的環境。蓋茨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就讀的湖畔中學是一所私立男校,這所學校擁有一臺PDP-10計算機,這臺計算機幫蓋茨賺得第一桶金。

馬雲

馬雲的貴人。馬雲在他15歲時遇到貴人澳大利亞電氣工程師Ken Morley,肯幫助馬雲提升英文並感受資本主義國家的現金的物質精神文明的受衝擊;1994年,杭州電子工學院來了一個叫Bill Aho的西雅圖外教,Bill向馬雲介紹互聯網,在馬雲心裡燃起了互聯網創業之火。


任正非的運氣。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華為舉行的《與任正非咖啡對話》上,回應了中國和美國的5G競爭問題。任正非表示,華為5G在標準上選擇了釐米波,而不是美國的毫米波,類似於一場賭博,運氣好賭對了。華為實力與運氣並存,任正非實力演繹低調是最高端的炫耀。

任正非

古人云: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意思是時勢順利時彷彿天地都齊心協力,大運一去即使英雄也難以指揮自由。可見,古人早已認識到運氣對於成功的重要性。契合市場需求的出生、利於成長的環境、不可多得的貴人、強大的人際網絡都是成功緊缺的那股東風!


東風碩士


馬雲:996(工作時間)是福報,年輕人都應該為了幸福和成功去努力工作。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請問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從馬雲的角度來說,這麼說或許不無道理。作為一個歷經千辛萬苦、一步步從社會底層攀升至高位的成功者,馬雲有底氣,也有資格談一點自己的人生經驗。“到今天為止,我肯定是1212以上”,相信馬雲此言不虛,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馬雲的勤奮和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馬雲想表達的無非是這個道理。當然,這是沒錯的。透過馬雲迂迴反覆的修辭術,不難概括出其發言的大意。說來說去,他想要勉勵年輕人不要滿足於眼前的物質收穫,而要不忘情懷、追求理想——“你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而996,就是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最佳手段。比起揣測馬雲的動機,我倒寧願相信,這可能真是他的心裡話。但是,為什麼聆聽了馬雲的“教導”後,公眾非但沒有感到暖心,反而頗有被冒犯之感?這位大佬的一番肺腑之言,到底有什麼毛病?一些網友的留言,已經不小心說出了大實話。比如說,“我不認可,生活不只是為了工作。”可不是?馬雲對工作的熱愛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像馬雲一樣熱愛工作。畢竟,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應該是整齊劃一的,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些網友站在馬雲的立場,眼光更犀利、更毒辣:“你們不996,我怎麼成首富呢?”對於馬雲等大佬而言,996雖然辛苦,但收穫的滋味畢竟是甜蜜的。可對芸芸眾生來說,就不一定了。不然,“996.icu”(即工作996,生病ICU)項目為何迅速引發共鳴?原因很簡單,996給普通勞動者帶來的可能是受損害的健康、虛無縹緲的加班工資,而不是馬雲們光鮮亮麗的傳奇人生。同樣一個996,對於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和一個必須養家餬口的基層員工來說,有著迥然不同的意味。說到底,馬雲的視角和觀念早已飛越了地平線,正在向大氣層不斷挺近。說得再明白點,馬雲或許沒有錯,但他已很難理解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失去了最起碼的同理心。最令人憂慮的還在於,馬雲似乎至今無法理解自己成功的原因和本質。不可否認,他擁有過人的才智、非凡的勇氣和深遠的眼光。但是,成就馬雲的還有改革時代的機遇、信息技術的鋪墊、幸運女神的垂青等。盲目篤信人定勝天、自我迷戀,只會讓大佬越來越看不清自己的事業和財富到底從何而來。一味強調“努力就會成功”,只會把生活簡單化,到最後,只是又熬出一鍋香味四溢卻毫無營養的雞湯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