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医馆运营三大模式探讨

新冠疫情对互联网医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积累了大量C端客户群体,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客户线上“寻医问药”的习惯,各大医院也加快了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对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种情况下,就对中医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果不进行模式调整和价值重塑,很可能被市场淘汰,下面就中医馆经营的三种模式做简要分析,希望能对中医馆从业者有一定的启发。

后疫情时代,中医馆运营三大模式探讨


一、诊疗模式

大家谈到医生,脑海里就会蹦出这样一些句子:救死扶伤,而过去医馆基本上是医生掌管和提供服务,本能的就把诊疗作为了医馆的主要业务,其特点是:

1、诊疗是一种效果行为,把病治好是唯一的标准;

2、诊疗虽最为刚需,但属于健康行为最末端,相比其他健康需求如养生、医美、运动健康等,所占市场份额小;

3、诊疗竞争最为激烈,医院、医馆、药店都在同台竞技,大病重病去医院,小病小痛去药店,医馆在夹缝中求生存,进退两难。

4、诊疗作为医馆的主要业务,非常适应经济不宽裕的年代,吃不饱饭的年代,大众都是迫不得已才去看病,哪有闲钱闲心来治未病、养生、延年益寿、求美。

在好医生资源稀缺的今天,中医馆要提升诊疗效果和培养自己的人才,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步履艰辛。

今天,大众富裕了,对健康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诊疗需求,而是治未病、养生、更美更年轻更健康更有活力等,以诊疗经营模式为主的医馆就很难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必将被淘汰。

国家的政策也是鼓励健康养生、治未病,减少医保负担。

可惜我们很多医生、医馆经营者沉迷于只要诊疗效果好不愁生意的思维模式,到医馆关闭那天可能还不明白死在哪个环节。

2、诊疗+产品经营模式

互联网时代,这种模式有天生的优势,表现在:

诊疗作为医馆的基础业态,是医馆生存和打造品牌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医馆核心技术打磨、提升的关键,必须在诊疗技术、知识系统、人才等方面进行大力投入。但医馆靠诊疗收入是很难支撑医馆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其他的收入来弥补。

互联网技术,让医馆运营突破了区域性限制,只要你有核心技术和产品,低成本运营也能直接面对上百万上千万的健康需求者,将会对诊疗业务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还能实现健康产品的规模化销售,提高医馆收入和效益。

杭州的方回春堂是最典型的案例,诊疗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的健康产品,在天猫、传统渠道、微商渠道进行销售推广。

诊疗+产品经营模式,对医馆经营者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懂医馆运营,又要懂产品运营,还要熟悉互联网,可惜,目前中医馆很少有这方面的人才,而且中医馆的领头人多为医院出来的医生、专家,市场理念落后、保守,性格固执,加上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根深蒂固,这种模式执行起来会非常不习惯。

但再难也比做诊疗模式等死找死要强。

后疫情时代,中医馆运营三大模式探讨


3、医生价值链模式

医生价值链模式,其核心就是利用互联网打破医馆经营的封闭性,去除医馆的中介行为,重新架构医馆、医生、健康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围绕医生、客户构建价值链,释放医生个体价值,实现核心资源高效低成本的运营,构建出全新的健康服务价值。

目前也出现了类似的整合,如快问中医、医生集团和其它的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但本质还是封闭性的,借助医生来打造自己平台品牌为主,运营成本和效率都不占优势,也难以取得医生的认同和配合。医生价值链模式的运作将会更轻,效率更高,医生价值挖掘更深,服务面更广。

1、医生是医疗价值链的核心,医生价值的挖掘和释放才是关键;

2、封闭性的医馆经营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医生特别是好医生的价值需求;

3、自媒体时代,医生个体品牌崛起,更多的好医生将脱离医院医馆、职称也会活的很好,收入是原来上班的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

4、通过对医生资源的整合和提供高效的服务,为医生“诊疗+产品+服务”的高效运作模式,彻底去除医馆、平台的中介行为。

5、AI时代,医馆市场价值不再取决于数量,而取决于质量、服务和连接能力。

医馆一旦从疗效竞争走向产业和服务竞争,基本上就需要重构医馆的价值创造系统,其竞争维度不再取决于少数医生的技术和努力,而取决于营销职能和技术职能上的所有人,所有做事情的劳动者,以及他们的职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而且好的模式就像吸铁石一样,把行业顶级人才源源不断的吸收过来。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凸显,如果医馆不围绕客户价值建立知识系统和医生价值链创造体系,进而用互联网对医生价值进行赋能,就难以打开医馆的服务边界,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