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瓜颜值这么高,却为什么很少人吃?

说起葫芦,很多人脑子里跳出的信息几乎都是美轮美奂的葫芦工艺品,可这明明是一种蔬菜,为什么人们想到的却不是作为食物存在的葫芦呢?这是我很久之前就存心里的一个疑问,奈何走过了很多菜市场,也没能买得到回来做个验证,因为压根没见有卖。

这种瓜颜值这么高,却为什么很少人吃?

暑假期间带孩子们回了一趟农村,无意中发现老家背后山坡上一大片都是葫芦,这真是意外之喜,随后问过老人家居然被告知是野生的,没人要,我对此挺疑惑的,这么漂亮的瓜居然没人摘来吃?是不能吃呢还是不好吃?脑中知识库里显示葫芦是无毒可食用的啊,至于好不好吃,摘个来试下应该就能出答案了。

这种瓜颜值这么高,却为什么很少人吃?

我进瓜地选了个看起来相对比较漂亮的摘下来拿回家,结果菜刀砍不动,像柴一样硬,家里老人家善意指点说葫芦要摘那些很嫩的,用指甲插进去感觉很软的才可以吃,于是回头重新选了一下,却发现一般个头大的都是不能吃了,只有那些小小的尚在发育中的符合条件,由于个头太小只好摘了两个。回到家用菜刀削皮,这次果然容易了,但当剖开的时候却又发现了一个不那么理想的现实,瓜仔太多了,几乎霸占了整个内存,废了好大劲终于把仔给挖干净了,豪不意外整个瓜肉所剩无几了,我好像有点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摘来吃的原因了。

这种瓜颜值这么高,却为什么很少人吃?

最后我把瓜肉切片和瘦肉一起煮汤,煮好了盛出来看着倒还是不错的,但吃起来……味道有点不尽人意啊,说是形同嚼蜡都不为过,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葫芦可以食用的瓜期不长且很难把握,今天还能吃明天就老了,好不容易摘到合适的拿回来难整理不说味道还不怎么样,要知道现代的农村,人民的生活一般都比较丰足了,在选择多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将就呢?所以,葫芦虽得人民喜爱,却不是作为食物形式而是在于艺术欣赏价值。在农村,除了葫芦,还有一种瓜是人们很少食用的,那就是水瓜,其实水瓜挺好吃的,无论焖炒还是做汤都是挺美味的,但中医认为此瓜性寒“败血”不利于养生,在农村老一辈人眼里这是挺严重的一件事,所以水瓜的命运一般都是等老了摘下来拍干净瓜肉,留下里面的瓜络,用来洗锅,方便好用又环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