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我小区单元对面的五楼,住着一位单身妈妈和他上四年级的儿子。这位妈妈在小区里被大家熟知,因为她的“河东狮吼”总穿梭在小区里。

这位妈妈控制不住情绪,儿子稍微有一点不顺她心,她就对儿子大声咆哮,“你是傻子吗?”“你简直比猪都笨”“滚,看见你我就想发脾气”“你怎么又闯祸了,还想让我活吗?”这些话语因为她太常说,我脑海里都时常响起来。

本以为,妈妈和孩子说话的方式就“吼”这一种,因为我们俩很少直接见面,都是听她在家里吼孩子,直到前几日,我和她在家门口的商店碰到了,才发现这是一位情绪多变的妈妈。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男孩想吃雪糕,妈妈不给买,本以为妈妈要骂孩子,没想到她温柔地对儿子说:“现在天已经转凉了,你看,今天还在下雨,吃雪糕会感冒的。”男孩不乐意地说:“夏天都过完了,我还没吃过几次雪糕,太倒霉了。”听了儿子的话,妈妈有点变脸了,接过儿子的话语气沉重地说:“你倒霉,我还倒霉呢,天天不顺心。”儿子不服气,撇着嘴回妈妈:“你不开心和我没关系。”儿子这句话,彻底把妈妈激怒了,她喘着粗气,眼睛里布满憎意对儿子大喊:“咋和你没关系,生了你这么不争气的东西,学习不好又不听话,你说,你有没有害我,有没有?”妈妈说最后一句“有没有”时,面部已经扭曲了。

这位妈妈从温柔到歇斯底里,不过一分钟的时间,这一分钟里,她的情绪经过了很大变化。通过对这位妈妈在家和在外的种种表现,可以判断,她是一个控制不住情绪的妈妈,在心理学中,称作“情绪型父母”。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01、“情绪型父母”是怎样的父母?

“情绪型父母”通俗讲就是,他们容易受感情支配,在面对孩子时,感性大于理性。这些父母情绪变化很快,上一秒和颜悦色,下一秒就歇斯底里。“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是他们的特质,随时爆发的情绪让家人特别是孩子,精神常处于高压状态。

生活中,“情绪型父母”并不少见,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平静不了几秒就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大吼大叫。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情绪型父母”很难有同理心,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声音,他们短暂和孩子沟通或者根本不和孩子沟通后,就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比如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不满、绝望)对孩子做出评价,并且说话时情绪激烈。

也许“情绪型父母”对孩子爆发情绪后,会悔恨不该对孩子发脾气,并决定下次一定好好谈,但真正再次遇到孩子不和自己心意时,他们又会被情绪操控。

“情绪型父母”是如何形成的呢?可能情绪型父母的父母就是控制不住情绪乱发脾气的人,孩子继承了父母的情绪,并演绎在自己孩子身上。也可能是这些父母身心承受不起生活压力,烦躁、焦虑感积压过多,演变成了习惯性地爆发情绪。但是,不管是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绪,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情绪,“情绪型父母”都是自私的父母,因为他们总是从自身的情感需求出发,却以爱的名义责骂孩子,认为孩子不够好,对不起自己的,却很少自我反省。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02、“情绪型父母”在给孩子制造无法消除的伤害!

孩子面对情绪无常的父母,很受伤害。父母毫无征兆变化的情绪,让孩子时刻处在没有安全感中,日积月累,对孩子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1、孩子容易成为“治愈型幻想”的人

《不成熟的父母》一书将“情绪型父母”定义为不成熟的父母。不成熟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使孩子成为“治愈型幻想”的人

我想世界上应该没有天生就排斥父母的孩子,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孩子生命初期要满足底层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要。这些需要靠养育着提供,最好是父母,这也就决定了,孩子天然想要靠近父母,以获取这些能量。

“情绪型父母”带着责备爆发的脾气使孩子恐惧接近他们,但孩子本能又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于是,孩子会把父母发脾气的原因归咎在自己身上,并认为如果自己变成父母理想的样子就好了。

这种想法,使孩子设法逃离真实的自己,用“要是……就好了”完成自我期待,比如“要是我聪明一点就好了”“要是我漂亮一点就好了”“要是我有钱就好了。总之,孩子通过幻想一个好自我来治愈自己被父母攻击受到的伤害。

“治愈型幻想”使孩子逃避面对自己,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同时自我厌恶,被自卑感深深地折磨。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2、孩子成为低自尊的人

“自尊”指我们对自己总体的看法,以及如何评断或评价自己,是我们赋予自己作为人的价值。

“低自尊”者对自己的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他们只能注意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对它们进行放大。

和“情绪型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最容易感到的就是“我不够好”,所以让爸爸或妈妈如此恼火。这些想法,渐渐使孩子真的认同自己的感觉,加上父母情绪失控时说的批判孩子的话则更加加深了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认同。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成为“低自尊”的人,只能看见自己的缺点、不足,认为自己是无用之人,他们的情绪状态也总是处于羞愧、焦虑、不安、愤怒、绝望之中。

低自尊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一生的,在儿童期,低自尊水平的孩子不敢和别的同学交朋友,遇事总是躲在后面。青春期,低自尊水平的孩子敏感多疑,他们认为自己不够好,却也害怕别人看见自己不够好,总是伪装自己,不与别人坦诚相见。在工作之后,低自尊水平的人害怕参与集体活动,自卑感使他们总是想要放弃努力的机会。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3、孩子未来难以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父母偶尔一次控制不住情绪或被孩子很严重的错误行为激怒而爆发情绪,都算不上“情绪型父母”。“情绪型父母”的特征是“不稳定性”、“不可预测性”,他们面对孩子随时会控制不住情绪。亲子关系中这样的相处模式对孩子未来与朋友、伴侣、自己孩子的关系都造成了威胁。

首先,孩子与朋友的关系。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喜怒无常的情绪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不信任,产生“最亲的人都不爱我,外人更不会喜欢我。

因此,孩子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情,总是带着面具交朋友。

其次,孩子与伴侣的关系。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与妻子或丈夫的亲密关系,其实是自己与父母关系模式的复制。在夫妻相处时,被“情绪型父母”操控长大的孩子,因为缺少爱和关注,他们很容易继续在夫妻关系中忍受对方的情绪,甚至服从对方,结果就是,成年后的自己继续过着孩童时痛苦的生活。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最后,孩子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受“情绪型控制”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两种大相径庭的父母,一种是对孩子特别温柔的父母,因为自己年幼时,父母的暴躁使自己想尽办法想要逃离这样的父母,于是自己成年后,选择做相反的对孩子温柔体贴的父母,这是一种补偿心理,补偿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另一种是继续延续自己父母的情绪,他们的心理是,自己小时候不能违抗父母的情绪,自己做了父母后,自己的孩子也同样不能违抗自己的情绪,于是把自己受过的伤传承给孩子。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03、“情绪型父母”一定要弥补自己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很大,贯穿孩子的一生,但也是可以慢慢弥补的,但弥补的前提是父母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做出改正。妄想孩子自行消解痛苦,这是不可能的。

1、觉悟自己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拒绝做情感勒索者

改变情绪的前提是,觉悟到自己情绪产生的危害,包括对自己和他人。

“情绪型父母”在情绪失控时、失控后,很难意识到自己是有问题的,他们往往觉得都是孩子不好,是孩子惹的自己情绪爆发,于是用责怪孩子的方式对孩子展开攻击,并让孩子产生深深的内疚感。其实,有问题的是父母自己,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生活的压力,选择用孩子做自己情绪的排解者,他们是孩子的“情感勒索”者。

“情绪型父母”要主动认识到,引发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并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对世界的错误认知,自己不合理的评判标准。当父母能够觉悟到自己的问题,才可能尝试改变自己面对孩子的态度。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2、采用4C管教法,以尊重为基础与孩子展开情感交流

当“情绪型父母”觉悟到自己对孩子的情绪是有问题的后,父母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弥补自己曾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一书,给出了一个父母与孩子交流的4C法则。

沟通(communication)

选择(choices)

结果(consequences)

连接(connection)

沟通(communication)当孩子出现问后,“情绪型父母”要告诫自己,停止心中一贯被激怒的怒火,告诉自己,眼前的孩子需要自己的关心和爱,然后尝试与孩子进行沟通。沟通时,父母的眼神和动作要呈现出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并使用鼓励性的言辞。

选择(choices)“情绪型父母”以前常常是责令孩子要怎样做,孩子丝毫没有选择权,现在,父母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当然也是要在父母的能力范围之内。比如,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衣服,自己喜欢的玩具。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结果(consequences)许多时候,孩子惹父母生气的原因是,父母并没有给孩子建立清晰的规则,却责怪孩子没按要求办事。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建立行为规则制度,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哪些事要受到惩罚,明白自己要承担的结果,这样孩子犯了错就不会抱怨。

连接(connection)父母管教孩子的核心是链接,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感、需要被父母连接到了,他们就会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也会发自己内心的与父母交流。

批评孩子是教育,但“情绪型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弥补

3、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情绪型父母”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喜怒无常的情绪对孩子的杀伤力,并为之前自己不合理的失常情绪给孩子道歉。切忌道歉要真诚,这样孩子才会接纳,并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小。

道歉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向孩子描述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

第二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主要让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委屈、伤心。

第三步,和孩子商量以后自己出现情绪问题时,让孩子及时提醒自己。

当你面目狰狞地吼向孩子时,别以为你在教育他,你是让他害怕,害怕你,害怕这个世界。“情绪型父母”要认识到自己持续这样爆发情绪会对孩子产生难以磨灭的伤害。一个温和的、有爱的孩子,需要温和、有爱的父母。拒绝做“情绪型父母”,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中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