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危险时,社会性昆虫也会有和人一样的反应吗?

前言

当遇到危险的时候,逃跑是天性,就像很多动物都会进化出有效的规避危险的策略,不同模式的生物,规避危险的方式也不一样。

人类,作为智慧生物之一,当危险来临时,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当然,也有被吓得跑不了的,但只要反应过来了,基本上都是在第一时间选择逃跑,至于其他的,都是在下意识反应之后的事情。


遇到危险时,社会性昆虫也会有和人一样的反应吗?

逃离危险(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有人逃跑,就会有人选择救援,也就是迎着危险而上。

只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救援的行为不是天然性的,而是经过学习或者接受教育之后的行为,例如警察、消防员等等,所以在这里给这些迎着危险而上的人深深地鞠一躬。撇开这些不谈,这种救援行为其实是反人性的,反天然的,它不是天然形成的,所以才更值得钦佩。

人类在面对危险的时候,逃跑一般会是第一选择(经过学习和教育的行为除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选择逃跑时,要是地点广阔、人口稀少的话,自然是没问题,但要是在一些拥挤的地方,则会出现踩踏事件,造成二次伤害。

说真的,这种悲剧甚至比直面危险还让人揪心。


遇到危险时,社会性昆虫也会有和人一样的反应吗?

人民英雄:消防员(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两篇文章向大家介绍过两种不同的白蚁在面对危险时的策略,那是一种积极有效,且能保存绝大多数白蚁存活下来的一种高效率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关注我,并看一看。

不过自然界中有这么多的生物,社会性的生物也不少,人类是其中之一,之前介绍过的白蚁也是一样。

不过接下来介绍的一种生物也是社会性生物,即群居活动和生存的代表生物,它们在面对危险来临的时候,逃跑的方式就不是很高明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且听我细细道来。

按说蚂蚁算是社会性昆虫中的代表了,大家身边也常见很多蚂蚁活动,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蚂蚁和白蚁一样,也不会出现推搡或者踩踏事件,这一点相比于人类倒是好多了。

只是蚂蚁的种类也有很多,各种不同的蚂蚁也有差异。

在以古巴哈瓦那大学物理系的团队为首的研究团队,在对一种切叶蚁(拉丁名:Atta insularis 【Bibijagua】,一种蚂蚁,它们从树木和其它植物上切下叶子,将叶片用来种植真菌,然后用长出的真菌喂养幼虫,成虫主要是吸食被它们切碎叶片的汁液)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遇到危险时,社会性昆虫也会有和人一样的反应吗?

切叶蚁(图片来源于网络)

研究内容

该研究团队将这种切叶蚁放在一个圆形容器中,然后在对称的两个方向各设置了一个出口,说白了,就是在一东一西或者是一南一北这种180°的方向上个设置了一个出口。研究人员通过使用驱避液而引起这种切叶蚁的恐慌,使它们产生遇到危险的警示,并进行逃跑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蚂蚁存在一种抱团的行为,即个体会选择跟随数量较多的群体一起行动,是不是感觉和人类的从众效应很像?

扯远了,蚂蚁正是因为存在这种抱团行为,所以即使设置更多的出口或通道,大多数切叶蚁也是朝着数量多的出口涌去,造成一个出口的蚂蚁数量很多,另一个出口的蚂蚁数量寥寥无几,不能显著的提高逃遁效率。

感悟

这个实验很简单,结果却很能说明一个问题,这种蚂蚁和人类很像,都有从众心理和抱团行为,尤其是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更是会如此,总觉得人多力量大,人多的话相对安全一些,殊不知就是因为这种扎堆的行为,导致人全部朝着一个安全出口去,但是人类没有蚂蚁或者白蚁这种形成序列逃跑的觉悟,这才造成了危害更大的踩踏事件。

这种蚂蚁存在和人类类似的抱团行为,但人类却没有像蚂蚁和白蚁这样的高效逃跑,而是往往表现出推搡、踩踏等“自私行为”。

(温馨提示:该项研究源于学术论文,但文章内容则是由本人原创编辑,请勿盗取)

参考内容:

百度百科:切叶蚁

Altshuler E , Ramos O , Nú?ez, Y, et al. Symmetry Breaking in Escaping Ants.[J]. American Naturalist, 2005, 166(6):643-6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