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这首词,因其意境之美被选入课本,流传千古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才女,她的词语言清丽、通俗易懂,又总是在唯美中略带伤感,这样别具一格的凄美轻轻地写进了很多人的心中。

之前,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随着影视作品一起走进大众心中,更是红遍了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任何时候听来,都如同一缕清风,沁人心脾。

李清照的这首词,因其意境之美被选入课本,流传千古

很多人都被歌词中的唯美意境,以及韵律格调所感染,这一篇文章,诗妹就带大家一起深入赏析这一首流传千古的词作,更深刻地去体会李清照词中的意境。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词——

李清照的这首词,因其意境之美被选入课本,流传千古

李清照的这首词,因其意境之美被选入课本,流传千古

昨天夜里,雨滴稀疏,风却吹得起劲,沉沉地睡了一整夜,醒来时依然觉得昨夜的余醉还未完全消散。晕晕乎乎地问那正在将珠帘卷起的侍女,此时外面的风光如何呢?

她说那海棠依旧像昨天一样盛开。你知道吗,知道吗?在这个时节,应该已经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的时候了。

在这首小令之中,李清照的才情尽现。有人物——李清照和侍女,有场景——夜睡初期、侍女卷帘、雨后风光,还有两个人物的对白。

短短的几句话中,依次展现了这么多的情节,读来感觉头脑中的信息增量远远多于诗中的寥寥数语。

李清照的这首词,因其意境之美被选入课本,流传千古

在前两句中,一个“昨夜”交代了时间,一个“雨疏风骤”交代了当时的环境,正是暮春之时,风萧萧而雨潸潸,这种次第之下,词人在睡前喝了点小酒以解愁闷。

那么,究竟是什么愁呢?结合下句,便可知,词人正是担心这风这雨让明日的海棠凋零而产生的不忍与怜惜。

三四句场景一转,时间到了第二日清晨。在沉睡初起、余醉未消之时,赶紧问卷帘之人窗外境况,当听到“海棠依旧”的回答时,想来心中会得到些许的安慰。

在常人的猜测之中,经历一夜的风吹雨打,任是那开得多艳的花儿,都可能已经落红满地、狼藉一片。想到此,对于爱花惜花之人,又怎忍心亲自去看?因此,妙就妙在,词中一个“试”字便将词人此时心中想看又不忍心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的这首词,因其意境之美被选入课本,流传千古

这样的刻画细致入微,又生动形象,读来亦跟着词人的心在微微纠结。但在得到侍女的回答之后,词人心中不禁亦喜亦惑,一个“却”字,便能看出词人心中的意外之感,似乎也隐隐的感觉到侍女回答得漫不经心。

这又是一种对比,两种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关注以及心境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花开花落,在侍女的眼里,可能总是没有自身的生存重要的,她们忙于生计,做不完的活,自然无心去伤感这绿肥红瘦。

但此情此景,却深深牵动着词人这颗敏感的心,侍女并未察觉到主人的担忧和心绪。

李清照的这首词,因其意境之美被选入课本,流传千古

感觉最有意思的是“知否”句,读来好像是在对侍女漫不经心态度的一个嗔怪,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你知道吗,这个时节,园中的海棠花儿应该是绿叶繁茂旺盛,红花稀疏才对啊,你这丫头呐,怎得这般粗心。

这一句所传递出的口吻,暗含着“必然是这样”的意思。在词人的心中,花儿虽美,但也不能常开,这是一种不可逾越的自然规律。

这又体现出这闺中之人心中的矛盾,又想花儿常开,又明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而心中的纠结和忧愁又多了几分。

李清照的这首词,因其意境之美被选入课本,流传千古

最后一句“绿肥红瘦”,“绿”是绿叶,“红”是红花,两种鲜艳的颜色形成对比,营造出了一个色彩鲜丽的境界,语义之下又暗含着深藏的意思——

“红瘦”代表着春天的慢慢远去,“绿肥”则又暗含着盛夏的即将到来,又是新的希望。

本篇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通过酒后问花之事,体现了其心中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伤春惜春的细腻情感,虽然篇幅短小,其中却意味深长,隐隐地流露出了其内心的苦闷。

李清照的这首词,因其意境之美被选入课本,流传千古

对于当下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像李清照这样的才女,感情细腻,心思缜密。

感情过于丰富的人是幸福的,也是易伤感的,我们比别人感受着更为浓烈的喜怒哀乐,但也总能早这情感之中体会着更有滋味的人生!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