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时期石油人如何誓师【大庆读本·油化】

保产量冲锋在前,“走出去”坚守海外,为疫情防控贡献薄力,想办法降本增效应对低油价……

看新时期石油人如何誓师


看新时期石油人如何誓师【大庆读本·油化】

(大型压裂施工现场 。通讯员 邹莉娜 摄)

看新时期石油人如何誓师【大庆读本·油化】

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油价进入“5元时代”,特殊时期,大庆石油人克服困难,不忘老一辈石油人万人誓师、拉开会战帷幕的气吞山河之势,握紧手中的接力棒,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心中的石油事业甩开膀子干。近日,记者走进一线,探访大庆石油人新时期如何“誓师”。


钻井——

在井场,就是战士,开足马力,向油层钻进

看新时期石油人如何誓师【大庆读本·油化】

(1205钻井队员工清理封井器管线。通讯员 李洪伟 摄)


这天突降大雪,室外温度骤降,井场一片雪白。当天晚上,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钻进时,立式砂泵突然出现故障,涡轮外壳开裂,无法使用。副队长高晨马上组织队员维修更换。

由于场地受限,立式砂泵升起后无法拆卸。高晨毫不犹豫,带头躺在冰凉的地上,几个人配合,一点点扒泵。一个小时过去了,涡轮外壳终于“换装”完毕,恢复钻进。再看高晨,浑身上下沾满泥浆。

铁人的队伍,传承着铁人的基因。1205钻井队每名队员都是如此,忘我工作,干劲十足。

疫情防控期间,三班司钻阚永波在井上忙,母亲突然犯高血压、发高烧,被送至医院隔离。阚永波把对母亲的担心藏起来,努力打好井。自复工上井到倒班休息,37天里,阚永波带领三班平均班进尺500米,井深优质率100%。

当记者问他当时为什么如此坚定,阚永波说:“坐阵有指挥,上场有先锋,打好井是我们1205人的使命。我的兄弟们都干劲十足,我是司钻,哪能走!在井场,我就是战士,待我完成生产任务,脱下工服,再回到母亲身边做一个好儿子!”

在距离市区100多公里的一个井场,大庆钻探钻井一公司30706钻井队副司钻朱复友坚守岗位55天。他在前期看井的25天中,与同事倒班,每隔15分钟巡井一次。后来井队复工,知道队里人手不够,他主动请缨留下来,临时扛起班长的担子组织施工。这一干,又是30天。

不管是高晨、阚永波,还是朱复友,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了一线钻井工人的坚定信念和敢拼的干劲,和他们快打井、打好井的决心。这就是新时期钻井工人的“誓师”,他们正开足马力,向油层钻进!


采油——

巡检抢修、稳油保产,每天都战斗在一线

看新时期石油人如何誓师【大庆读本·油化】

(焊接管线。通讯员 王丽军 摄)


因油田产能建设需要,采油三厂二矿采油201工区春节期间开始钻关。井与井相连,地下油层“相通”,钻关后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一天,“90后”副工区长张博文刚处理完一口高回压的井,又马不停蹄地去巡检当天上午开井的4口水井。“小班工人少,忙不过来,必须得保证走水,井冻了就麻烦了。”

张博文一会儿搬动阀门调整水量,一会儿趴在管线上听流水声,逐口井确认无误后才放心离开。

巡完水井,他刚上车就接到电话,说6排干线穿孔。也是因为钻关,干线内压力变化大,穿孔频繁发生。张博文立即联系矿里协调挖沟机、电气焊,然后直奔现场,组织抢修。漏点找到了,可是作业坑里积水太多,无法焊接。张博文当机立断,跳入坑中清积水。片刻,工靴、工服就被泥水浸透。几个人用了3个多小时,成功修复管线,各水井恢复正常注水。

一线采油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巡井,还要处理很多突发状况。张博文说:“我们采油201工区是一支不畏艰险、能打硬仗的队伍。作为工区改革试点、油田数字化先行兵,我们201人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不断创造佳绩。”

近日,榆树林油田第二采油作业区升371队有几口抽油机井刚作业完启抽,队长孟祥煜不放心,将原本4小时一次的巡检缩短至2小时一次。这天下午3点,他再次上井巡检。来到1号计量间,发现5环的掺水压力增大。树17-43井刚启抽,来液不稳,含水变化比较大,春季昼夜温差大,最容易发生系统冻堵。孟祥煜微调一下掺水阀门,听不到回油声音。经验丰富的他立刻启动应急预案,上报值班副经理、生产指挥中心,协调人员和设备,驱车赶往现场停井冲环……一直忙到第二天上午,冻堵管线才全部打通,所有油井正常启抽。

“巡检抢修,稳油保产,我们一线采油工每天都在平凡的岗位上战斗。”孟祥煜说。


压裂——

较劲干活儿更有劲,一次次刷新油田大型压裂纪录


4月20日凌晨,肇平27井井场灯光耀眼,压裂车组轰鸣。为保油田大型压裂施工,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大队压裂一队人休车不休,日夜奋战。

凌晨2点,在指挥车上,工程技术员董敬儒看到电脑上显示的地面压力曲线瞬间上升8兆帕,且居高不下。他立即拿起对讲机:“仪表工,降低排量至13立方米每分钟。”眼睛紧盯着电脑参数变化,看到压力逐渐下降,趋于平稳。他根据经验判断,井内有一簇射孔堵了,于是尝试段塞式加砂,先用“小砂流”冲,再慢慢加大“砂流”,一点点将堵塞的孔冲开。一个多小时后,他的紧急处理见到效果,压力参数恢复平稳,施工恢复正常。

油田大型压裂施工井数逐年增加,今年计划施工1300口井,压裂一队这支获得过大庆油田功勋集体等诸多荣誉的队伍,是施工主力军中的主力。“油三代”董敬儒说:“我们队施工的大多是勘探井、评价井,是最前端的、试验性的井。我们队一次次刷新油田大型压裂施工纪录,我感到很荣耀。我和兄弟们浑身是劲,不断突破自我,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干劲取得更大的成绩。”

4月23日,在采油八厂方扶90-斜110井,井下作业分公司作业三大队作业305队班长陈守宇和二岗位丁哲凝配合起压裂管柱。他们目标一致:“这两口平台井都是我们的,不能给下个班留起下管柱的活儿。”“90后”陈守宇说:“在压裂施工中,我们的工作是前期的起抽油杆、原井管柱和下压裂管柱等‘准备’,和后期的扩散压力后排液、起压裂管柱等‘善后’。一直以来,我们各班组之间都是抢活儿干,比谁干得更好,比谁井场规格化做得更标准,较劲干活儿更有劲,活儿也干得更漂亮。”


科研——

新时期的“誓师”,是用智慧为油田发展贡献力量

看新时期石油人如何誓师【大庆读本·油化】

(海外员工在蒙古国进行井口连接作业。通讯员 王丽军 摄)


曾经,许多权威专家认为“大庆不具备自己研制表面活性剂的实力”。从事科研工作的伍晓林主动承担起研制表面活性剂的重任,经过5600多次反复试验,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表面活性剂,彻底摆脱三元复合驱技术对国外的依赖。

勘探开发研究院企业一级技术专家伍晓林,在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取得过多项国际领先创新性成果,为化学驱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说:“油田正步入振兴发展转型升级阶段,到2035年,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5%以上。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坚持‘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创新方针,助力解决制约油田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为油田提供原创、自主、特色和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在大庆油田,像伍晓林一样“痴迷”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下,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可在油田含水率达到98%的极限开采条件下,再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

井下作业分公司工程地质技术大队压裂一室副主任文强从事科研工作10年,目前正参与研究油田公司级项目《低产低效致密油水平井提高EUR现场试验》。他每天对井分类研究,进行效果分析,重复压裂方案优化,琢磨提高低效井产量的方法等。文强说:“油田产量逐渐递减,想要稳产,需要新技术或新区块接替。外围油田致密油这个项目如果突破了,对油田稳产是一份贡献。新时期的‘誓师’,我认为是努力学习充电,然后竭尽所能,用智慧为油田发展贡献力量。


“走出去”——

走出国门,就要坚定脚步干出样来


“把井打到国外去”,铁人王进喜的夙愿已经实现。“走出去”,大庆石油人笃定前行,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在海外工作现场坚定脚步、坚守岗位。

3月末的一天深夜11点多,在蒙古国塔木察格油田,狂风夹着大雪在荒原上肆虐。工程建设公司安装公司第十四项目部工长张明秋刚进屋,冷劲儿还没缓过来,就收到“1-1配水间一口井的注水管线穿孔”的消息。他拎起安全帽,叫上其他保运抢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草原上,狂风吹在脸上,刀割一般。借着月光,凭着经验,他们很快找到漏点。计量间附近管线纵横交错,他们先用挖沟机挖出安全区域,再上人用铁锹挖,找到泄漏区域。抢修人员在冰冷的泥沟里躺卧作业,几个小时后,完成焊接,恢复注水。

茫茫荒原,疫情当前,第十四项目部有15名保运人员在蒙古国工作现场坚守了150天。从保运至今,他们功封堵管线泄漏150余次,完成管线焊接10余公里。这群安装人说,走出国门,就要坚定脚步干出样来。他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对亲人的牵挂转化为动力,继续坚守异国,完成本职工作。

在南苏丹37区,钻技一公司员工努力完成每一次施工任务。一天,工程师姚亮在GW66队的井场与监督商讨施工方案时发现两个难点:一是水泥承留器座封位置只有2.8米的范围,二是封堵目的层漏失量大,泵入水泥浆量难以确定。姚亮反复丈量送入油管的长度,并精准计算油管入井后的拉伸长度,按照程序操作后,成功座封。然后,姚亮与操作手刘海宁配合,进行试挤测算,精确测算出水泥浆泵入量。他们流畅施工,将4方水泥浆挤入预定目的层,施工压力达到15兆帕,满足施工要求。这次挤水泥施工赢得了甲方监督的高度赞扬。

60年前,万人誓师大会拉开了石油大会战的序幕。新时期,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大庆石油人敢打敢拼,勇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本报记者 朱丽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