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话语

科学本来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被引入社会领域的研究之后,各门社会类学科才被统称为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关于人的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是基础理论。

  马克斯·韦伯将人的理性划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关注行为本身所代表的价值,要求人们本着趋善避恶的原则思考“做什么”的问题。工具理性关注实现目的的条件和手段,寻求以有效、经济的手段实现目标。以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为取向的行为是韦伯提出的社会行为四种类型的前两种,其余两种分别是自觉或不自觉遵从习俗的传统行为、行为人受感情和情绪影响的“情绪化” 行为。韦伯认为,人类行为一般是自觉的、有意识的结果,是合乎理性的。合理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行为最重要,而非理性的传统行为和“情绪化”行为居于边缘和次要地位。


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话语


  帕累托把非理性的观念与影响看成真正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他所说的“沉淀物”是指人类根深蒂固、改变极慢的冲动、价值观、情绪、态度与信念。“沉淀物”是非理性的,没有理性的起源,不是思考的产物。它广泛分布于社会当中,维持着社会运作。帕累托承认科学、战略以及对经济自利和权力的追求是理性活动。把理性拿掉,剩下的就是受“沉淀物”影响的社会生活的大部分。不同的意识形态以不同的方式利用“沉淀物”达到各自的目的,因此意识形态也大多是非理性的。

  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以价值中立的客观方法追求真理。严格地说,在社会科学领域,只有揭示了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学说才能被称为理论。上述韦伯和帕累托的学说是这样的理论,因为它们揭示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美国政治学领域的铁三角理论,为韦伯的理论提供了佐证。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国会有关分委员会、中层行政机构、某些特殊利益集团三者之间的互动,主导着糖业、烟草业、西部畜牧业等领域的公共政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铁三角一样稳固。利益集团向国会分委员会的成员提供资金和选票支持,后者制定符合前者的公共政策。利益集团为行政机构的官员提供离任后的工作机会,后者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照顾前者的利益。行政机构向国会分委员会提供信息以换取后者的照顾性拨款。铁三角理论能够解释美国某些领域的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揭示了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真理,但是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即适用范围有限。不过,隐藏在铁三角理论背后的是理性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人都是理性的,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铁三角理论涉及的各方无疑都是这样的理性人。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理性是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

  科学理论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检验。而话语论认为话语是建构的,因此重视文本分析,轻视与实践经验的联系。社会科学领域的确存在一些貌似理论的学说,它们其实不是真正揭示真理的理论,如霸权稳定论。根据该理论,霸权国家的存在能带来国际政治经济的稳定。该理论存在种种弊端,如有学者指出,该理论夸大了霸权国家的作用;没有其他国家的合作,霸权国家无法带来国际政治经济的稳定。由于霸权国家倾向于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有时候霸权国家的所作所为会造成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因此,霸权稳定论没有揭示真理,不能算真理性理论,只能算学术界的一种学说,或者说一种话语。当该学术话语走出学术界,被霸权国家用来追求自身安全与利益,为其霸权政策进行论证与辩护并被推销到全世界以促使各个国家服从霸权国家的统治时,它就成了一种政治话语。作为一种话语,霸权稳定论被赋予特定的价值观,反映了话语使用者追求霸权的态度。这一话语存在着新的问题:即便霸权国家能带来国际政治经济的稳定,由于这种稳定往往以维护霸权国家自身的安全与利益、损害他国的安全与利益为前提,这种稳定不公正、不可欲,因此也难以持续。

  在政治科学领域,民主是热门话题,有关民主的学说多如牛毛,如人民民主、代议制民主、多元民主、精英民主、社会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协和民主、共识民主等。由于民主概念缺乏统一的定义,很多有关民主的学说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因此不是理论,更无法构成民主理论体系。这些学说只能算民主话语,充其量只能构成民主话语体系。

  对于以西方为中心、为西方服务的某些话语或学说,我们需要警惕。至于社会科学的真理性理论,则应该予以消化、吸收、借鉴,因为它们包含了成为社会科学真知的内核。各门学科的理论构成各学科的学术框架,成为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者的任务是在掌握特定领域古今中外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理论,以增加该领域的知识。

  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固然重要,但不宜将话语等同于理论。一套成体系的观点可以是一种话语,但未必是一种理论。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看,从个案中得出的结论只有通过更多案例的检验,才可能成为具有价值的理论。真理性的理论没有国界,一如自然科学没有国界。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胡润忠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