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以威胁人类生存的力度挑战着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秩序,迫使所有人反思曾以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评价体系、社会发展模式,重新考虑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式。面对未来,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重新出发?

11月18日至20日,“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在线上举行。峰会以“新连接创造新动能”为主题,来自中国、美国的近80位重磅嘉宾聚焦后疫情时代社会创新,围绕“共益经济(利益相关者经济)、人本科技和新型领导力”三大路径进行了深入地分享与探讨。

本次峰会由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北大斯坦福中心、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共同呈现,通过14场重要议题论坛和工作坊,为来自全球超过2100位学者、商界领袖和创变先锋等各界人士构建了一个互相分享新知与方法,互相汲取信心与力量的场域。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Carla Eckhardt

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Carla Eckhardt表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脆弱,尤其是在面临日益增加的挑战面前,但是我们相信找到一条通向未来的可持续之路是可能的——通过我们共享的价值驱动,实现我们共通的人性,“我们期待着峰会能够给大家新的灵感,带来新的可能性,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有效的变革”。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沈东曙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兼CEO、《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出版人兼主编沈东曙表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事件,让我们看到工业化时代建立的社会认知体系和制度需要大幅度地修正,“我们需要新的动能来推动这样的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建设包容性发展的社会,在推动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中更加有所作为”。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共益经济”正当其时/

新冠疫情的挑战,让人们更加渴望美好世界。如何让拥有资源优势、创新精神和影响力的商业机构成为推动社会向好的主要力量?“共益经济”正当其时。

共益经济又称“利益相关者经济”,是相对于所有者经济而言,强调经济体不仅仅要对股东负责,还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员工、社区、合作伙伴,环境以及其他相关方负责。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Mark Kramer

FSG联合创始人、常务董事,哈佛商学院高级讲师Mark Kramer认为,围绕着创造共享价值的理念重组公司,将赋予公司更大的目标,增加员工的动力和自豪感,在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更健康的关系,这将是全球公司竞争优势的下一个前沿。

南非的人寿和健康保险公司Discovery就通过设计激励机制,鼓励客户采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了客户预期寿命延长10年和公司人寿保险计划获得更高收益的双赢,成为南非最成功的保险公司。

“市场驱动的解决方案可以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强有力的方法。我们认为,企业作为企业而不是慈善捐助者,是解决社会紧迫问题的最强大力量。” Mark Kramer强调。

如何实现共享价值的目标,Mark Kramer表示,第一个层面是围绕满足新的需求,设计新的产品、进入一个未被开发的市场而进行的创新;第二个层面,是聚焦于重新定义价值链中的生产力,兼顾供应商和员工福利的同时提高生产力和盈利能力,同时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第三个层面是改善当地的营商环境,真正为企业所在的社群带来福祉。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古永锵

具体到中国,合一集团主席、天人文化联合创始人古永锵建议,首先,要继续倡导共益经济的理念,扩大影响力;第二,介绍更多全球和本土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给企业家和企业的管理者;第三,基于中国企业和行业的特点,进行共益影响力评估工具的定制化研究和开发;第四,从个人品牌、投资者、社区、城市等多个角度推动共益经济形态的构建和落地。

实际上,在中国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实践共益经济的理念,目前仅已经获得共益企业认证的就达到了24家。据武汉当代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艾路明介绍,一些互联网企业、新兴经济类型企业在创立时就有非常清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目标,希望通过产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的痛点,“这样一批新兴企业,其实在今天已经越来越多地存在,越来越多地兴起了。”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艾路明

在从理念、方法和制度等层面探讨让共益经济形态成为可能的同时,与会嘉宾还从商业和科技精英个人使命、影响力投资的推动、共益城市与可持续社区的建立、新经济时代品牌发展路径等多个角度对共益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人本科技”方兴未艾/

科技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的形态,让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既贴近又遥远。那么,科技创新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方面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王戈

斯坦福大学音乐与声乐计算机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戈认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能归结为一个问题——我们想怎样与技术共存,我们想和自己的设计共同生活在怎样的世界?因此,明天的人类不仅应是专家,还应是科技艺术家、遵循伦理道德的发明家以及系统设计师,应该能够将他们的设计作品与作品所服务的世界相契合。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进步不仅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教育创新带来了新的机会。不论是科技产品的开发,还是科技人才的培养,都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实现提升人的幸福感和社会福祉为目标。

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创新型教育机构,例如致力于培养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公民的探月学院、“在做成全式的教育”的一土教育、专注于创新思维的混沌大学等。

受益于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新时代的创业者和公司开始把为社会创造价值嵌入到产品和服务当中,使公共利益、社会价值与商业资本相辅相成,成为新商业变革的引领者。例如,水滴公司用互联网科技助推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依,保障亿万家庭;理想汽车打造了中国新一代的新能源汽车;蓝城兄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为LGBT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公司……

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顺应科技赋能人类的趋势,拥抱新商业变革。“当消费者的价值观在移动往前走的时候,他们对于产品的要求就可能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性价比,而更多的是性价比和价值观重合的双重要求。”

沈东曙表示。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峰会线下直播图,图片从左到右依次是马保力、沈亚楠、沈鹏、沈东曙

科技的发展已经在重塑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使科技造福于人和免于滥用,需要科技创新者和应用者对人们普遍接受的善的认同、追寻和实践。

如何把“为社会创造价值”嵌入到教育、商业和科技创新之中,使个体发展、公共利益、社会价值与商业资本相辅相成?与会嘉宾就新时代的教育创新、运用数字技术创造人类福祉、拥抱新商业变革、创造力教育、社会创新教育等话题展开了反思与对话。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新型领导力”引领未来/

人人参与的互联世界,需要新型的合作、组织和领导的方式。如何建立新型的领导力模式,使得企业家精神和志愿精神有效结合,推进社会创新,实现系统性变革?

《超级参与者》(New Power)的作者Jeremy Heimans和Henry Timms认为,当下的世界,在运转中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传统力量的思维方式;一种是新兴力量的思维方式。

在一个新兴力量主导的世界,人们希望对体系制度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被告知他们喜欢听的;希望对机构是如何运作的有更多接触;非常信任协作共创的、充满群体智慧的非正式网络化治理模式。人们在其中开始塑造规则,而非被规则所规训。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Henry Timms

“思考新连接与新动能,我们决不能忘记,我们需要考虑新兴力量。我们也决不能忘记,我们要确保取得更公平、更公正的结果。” Henry Timms强调。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Jeremy Heimans

“很多事情为了做成,我们不仅需要政策制定者,需要法律,我们也需要行为改变的草根,也就是更大数量的民众支持。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兴力量能够发挥作用最主要的场域。” Jeremy Heimans表示。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关凯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院长关凯认为:“我们面对的问题,越来越需要彼此共享更多的资源,从而形成new power去覆盖old Power解决不了的领域。”

如何实现这样的社会创新?斯坦福大学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全球影响力创新实验室联合总监Christian Seelos认为,有效创新的架构包括系统、驾驭力和决心三个部分:系统是人们自己身处其中的在地现实,它是问题和变化的动力产生并维持之处;驾驭力即对某件事非常擅长,缺乏耐心和过于急迫是驾驭力的敌人;清晰度和决心是你依据自己最深的内驱力行事的真实性。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Christian Seelos

只有你自己放弃的时候,创新才会真正失败。对那些清楚他们的决心的企业家和组织来说,他们会从挫折中恢复过来,他们会站起来,再试一次,继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不可能失败,因为每一步都有之前的艰苦努力中得到的经验。” Christian Seelos强调。

为了推动新老力量的平衡与互动,进一步推动社会创新,峰会邀请了在“社群与共创”议题上前沿的探索者与实践者,分享了社群与共创的前沿趋势、经典案例和最佳实践,提出了当前社群与共创发展的问题、困境出路与未来。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左为David Bornstein,右为Eric Nee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社会创新的故事,推动以社会议题为题材的解困式报道的发展,峰会还邀请了解困式报道网络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David Bornstein、《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主编Eric Nee等围绕“建设性叙事的力量”,与财新传媒副主编任波女士、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先生、CNEX视纳华仁基金会联合创始人与运营长陈玲珍女士以及哔哩哔哩知名人文科普知识视频博主兼资深媒体人蒋松筠(老蒋巨靠谱)先生进行了分享和对话,并将共同推进在中国的语境下,运用多元的媒介表达方式(影视、音乐、艺术和文字等),更有效地传播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者的故事,进而促成更多人行动起来,创造更大的改变。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四位中方嘉宾在直播间与 Bornstein和Eric互动探讨:从左至右依次是任波、陈玲珍、田霏宇及蒋松筠

同时,乐平基金会也宣布在今年与国内最有活力的短片节“HiShorts”启动“最具社会创新影响力奖项”,以鼓励通过短片创作作品来帮助人们看到社会问题和探寻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优秀创作者们。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世界的秩序,让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这次大会我们非常幸运地用一种多元呈现的方式放大了各种各样的新解决方案,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来回应这些社会挑战。”沈东曙表示。

“我们已经根据峰会主题建立了很多的新社群,比如影响力投资、共益城市,建设性叙事,社群和共创的未来,系统性变革与新型领导力等。我们非常欢迎各位嘉宾和参与者,和我们一起在未来共同通过社群的方式,持续地推进相关议题的研究、探讨和实践。”沈东曙强调。

新连接创造新动能,2020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云端举行

/关于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

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简称“PACS”)是全球最重要的社会创新研究机构之一,是社会创新最权威的刊物《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的出版方。自2017年春季起,在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由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主办的中国社会创新峰会每年在北大斯坦福中心举行,峰会聚焦推动中国社会创新的发展,以模糊疆界促进跨界创新为主要宗旨,引入全球学者、社会企业家、专业人士、青年企业家代表、商界领袖相互学习,并在过程中促进中国、美国和东亚在社会创新方面前沿的思想者和实践者的对话,共同讨论如何在中国推动本土社会创新实践以及新公益跨界建设。

/相关机构介绍/

1、关于PACS

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The Stanford Center on Philanthropy and Civil Society,简称PACS)利用整个大学的多元化,以及世界一流教师的知识资产,研发并分享有助于优化慈善策略、推动社会朝着更好方向前进的知识。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通过出版《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研讨会等方式提供了一个共享社会创新思想、实践经验的知识空间。

2、关于乐平基金会

2010年,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由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学者和商界人士共同发起。理事包括:艾路明、关凯、梁在中、林荣强、汤敏、沈东曙、茅于轼、吴敬琏、徐冰、周庆治、张维迎、资中筠等。

乐平基金会致力于共建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与真切关心社会发展的人,共同创建解决社会问题的生态环境。

作为社会创新的先行探索者,2002-2013年,乐平先后孵化培育了五家社会企业,涉及贫困女性就业、农村小额贷款、学前教育、生态农业等。作为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者,2014年,SVP中国项目落地,探索引入跨界力量参与社会创新过程的方式;2017年,乐平成为《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SSIR)唯一的中文出版方;同年,启动“共益企业”项目,倡导“利益相关者经济”;2019年建立“先行实验室”(Believe to See Lab),用理念、知识和制度赋能企业,将商业价值和科技创新与社会价值相融合。

3、关于《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简称SSIR),创刊于2003年,是全球社会创新领域最权威的读物之一,指导和激励来自全世界各个领域的数百万社会变革领袖。

通过与斯坦福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的合作,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于2017年引进《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是其唯一授权的中文出版方。

通过《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乐平希望把全球社会创新领域的新进展介绍到中国,协助构建中国社会创新的知识体系和跨界创新社区。同时,乐平也关注本土社会创新案例,希望汇聚中国本土知识,让中国本土知识和全球知识能够合在一起,介绍亚洲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发生的一切社会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