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市絲絃藝術團常德絲絃觀摩研討會召開

11月18日至19日,由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德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常德市文化館(常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德市曲藝家協會承辦的常德絲絃優秀節目展演暨傳承發展研討會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行。武岡市文旅廣體局黨組書記譚文帶領文化館館長肖奇、絲絃藝術團團長劉城等前往觀摩學習。

取長補短,揚長避短,立足本土、創新發展。圍繞這一宗旨,11月23日下午,常德絲絃觀摩研討會在武岡市文化館分館(絲絃藝術團)召開。市曲藝家協會主席肖子和,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姚智等專家老師、絲絃藝術團全體幹部員工20餘人參與討論。

會議全面分析了武岡絲絃與常德絲絃的內在聯繫和歷史淵源;客觀剖析了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常德絲絃雖然歷史晚於武岡,但其傳播面廣,傳承者多,尤其在近三十年發展步伐快於武岡。早在2006年武岡絲絃成功申報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之時,常德絲絃已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武岡絲絃被才列入全國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常德絲絃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穿插,既演唱抒情小段,又演唱有人物、有情節的大段子,唱詞典雅、曲調優美、曲目豐富、結構完整、腔系多樣,旋律朗朗上口,已成為群眾性創編、演唱活動中常用的一種曲藝音樂形式。而且,目前常德絲絃團隊規模已發展到40餘名專業從業人員。常德絲絃尤其在唱腔和肢體語言表現方面日趨成熟,運用自如,颱風穩重。而武岡絲絃因起步較晚、演唱人才斷層等原因與之相差距離大約30年,需要武岡絲絃人急起直追,從人才苗子發掘、舞臺基本功練起培養專業人才。

肖子和老館長和姚智老師退休後長期從事絲絃器樂教學與創作工作,他們在肯定武岡絲絃近些年來取得了不錯成績的同時,鼓勵大家首先要有長期或終身從業的職業定位,樹立堅定信心,發揮武岡絲絃題材廣泛,武岡文化底蘊深厚,現有曲調優美流暢、語言柔美婉轉等優勢,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即便是從零開始,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共同努力,也一定能實現新的突破。同樣可以創作與常德絲絃媲美的經典曲目。

絲絃藝術團團長劉城表示武岡絲絃會吸收常德絲絃傳承保護工作經驗,加強藝術團內部管理,重點狠抓演員唱腔基本功訓練與腳本創作,為將來武岡絲絃的繁榮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武岡市文旅廣體局 付勇)


武岡市絲絃藝術團常德絲絃觀摩研討會召開

武岡市絲絃藝術團常德絲絃觀摩研討會召開

武岡絲絃藝術團觀摩常德絲絃現場。

武岡市絲絃藝術團常德絲絃觀摩研討會召開

武岡絲絃藝術團研討常德絲絃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