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阿森的畫作極具特色

5月14日至28日,“‘花的姿態’阿森水彩作品展”將在太湖學院藝術學院7樓美術系藝廊免費對外展出。5月14日下午,還有一場關於阿森的藝術研討會,阿森將為大學生們展示“花開”的過程。阿森原名王建森,無錫人,“70後”職業畫家,種花高手,痴迷畫花。阿森是個有故事的人,他的“花花世界”正在走向世界。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花的姿態’阿森水彩作品展”現場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藝術之路起步並不順暢

阿森的父親是位業餘畫家,耳濡目染下,阿森小時候的夢想就是長大了要當畫家。可是在父母眼中,畫畫是不務正業。高中畢業後,阿森工作了,他利用業餘時間到工人文化宮上夜校學畫畫。阿森喜歡花草,他十幾歲時就開始種花,自稱種花高手。這並非自誇,他種的花草總是生機勃勃。他也積累了一套室內養花和植物栽培的技巧。自然而然,花草成了他的創作主題。2002年,阿森在無錫有幸遇到了著名雕塑家錢紹武。他把自己的畫拿給錢老看,錢老對這位家鄉後輩的作品表示出了興趣,評價他“畫得不錯,必有所成”。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錢紹武對阿森的評價

2003年,在錢紹武的推薦下,阿森到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深造。在北京學畫的兩年,對於從未受過系統美術教育的阿森而言太難得了,他的眼界也得到了開拓。但阿森卻說,那段時間,他經歷了“絕望後的自由”。他以為只要畫得好就能出頭,但現實社會遠比他想象的複雜。錯過了留京的機會,阿森回到老家無錫,先是進了動畫公司,但他覺得那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便辭職到鄉下種樹。兩年後,在朋友的介紹下,他返城到電大教美術。在電大,阿森結識了自己的妻子。妻子賞識他,支持他的藝術夢想。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花的姿態”開幕阿森發言


草根畫家走上大學講堂

後來,兩人雙雙辭去了電大老師的工作,但生活一時沒了著落。妻子找到一家培訓機構上班,阿森則留在家裡搬花盆。雖然“絕望”但阿森並未丟掉畫筆,他一直在畫。有一年,朋友推薦阿森參加程及美術獎的評選,他從床下拉出來很多畫,有線描、有綜合材料等,都是他多年積累下來的。當年,阿森獲得了優秀獎,他的“花花世界”漸漸被外界所知。2012年,無錫朝陽藝術區組建成立,位於無錫文化工藝品市場三樓,阿森爭取到樓梯旁的一個房間。位置雖然不佳,但總算有了個人工作室,阿森的藝術之旅正式起航了。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阿森與粉絲現場交流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非體制內的畫家,把畫畫當“飯碗”不容易。阿森工作室組建後,他在少年宮代過課,也會接一些賓館、飯店裝飾畫的訂單。那個階段,阿森心情憂鬱,他畫的花草也是“暗黑”系列,以黑白色調為主。轉機出現在2016年,蘇珈美術館想挖掘原生態的美術作品,注意到了阿森的“繁花”,便邀請其辦展,阿森的“花花世界”一炮而紅。阿森的作品強調個人的審美、情緒與創造,具有東方裝飾趣味。4月10日,阿森的水彩“繁花”“開”進了江南大學美術館暨錢紹武藝術館,他也成為了江大“藝術課堂”特邀主講嘉賓。與此前的“暗黑系”不同,阿森的“花花世界”有了明亮、絢麗的色彩,他稱之為溫暖的“治癒系”。

阿森的DNA中有植物成分

杜鵑、絡石、蘭花、菖蒲……架子上擺著各種花草,牆上掛著一幅幅“繁花”,記者到訪阿森的工作室,猶如置身一處花園秘境。阿森種的花開得很茂盛,畫的花更是美不勝收,植物的形態、筋脈生動而細膩。江大副教授王大濛形容阿森是“一根筋”式的畫家,他的DNA中具有植物的成分。阿森的創作靈感也源源不斷,因為他工作室的樓下就是花卉市場。每天,他都會在樓下轉悠,看到好的花就會拎上樓。但其實,阿森用水彩畫花也是近兩年的事。他把市面上的水彩顏料一一買回來嘗試和研究,最終選擇了現在這種,雖然貴,但色彩效果明亮而純粹、不俗氣。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這位無錫畫家從小痴迷種花,用畫來訴說“花開”的故事

阿森的工作室和畫作

“畫畫,自信心和方向很重要。”阿森找回了自信,認準了方向,他致力於水彩“繁花”系列的創作,每個系列100張。阿森的目標是畫一個花園,希望人們能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2017年,無錫地鐵出版了阿森的《繁華》系列情人節紀念版地鐵票。這兩年,阿森帶著他的“花花世界”走進南通、上海等地展出。上個月,趕在櫻花綻放之前,阿森受邀去了日本辦展。這次走進太湖學院,阿森多了個身份——“客座教授”。該校服裝學院的學生還將運用阿森的繁花圖案進行設計創作。阿森的“花花世界”就要走向世界了,他也期待著他的“繁花”能在服飾、鞋子、包包甚至更多地方“盛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