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弗洛伊德的偉大著作《性學與愛情心理學》中,是繼《夢的解析》之後,對人性和心理富有價值的又一次深入探討。

弗洛伊德在書中提出,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並且對此進行了闡述和分析。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戀母情結”來源於“俄狄浦斯情結”,這一術語,最早便是由精神分析學派的開山鼻祖——弗洛伊德提出來的。

俄狄浦斯是古希臘經典悲劇《俄狄浦斯王》中的人物。

俄狄浦斯的父親在他出生前受到詛咒,說是會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所以,當俄狄浦斯出生後,就被丟棄了。然而,他大難不死,被附近國家的國王收養。俄狄浦斯長大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娶了自己的親生母親,還生了4個孩子。當他得知真相後,內心痛苦萬分,便刺瞎了自己的雙眼。

多虧弗洛伊德,這部古希臘戲劇才得以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那“戀母情結”是如何產生的呢?它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弗洛伊德在《性學與愛情心理學》這本書中是如何說的吧。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一、“戀母情結”的來源


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是人類普遍的心理情結。


要解釋“戀母情結”的來源,就要從人類性心理的形成和成長談起。

弗洛伊德首度將精神分析法用於性學研究,提出:人類在幼兒期,就已經有了性本能。

弗洛伊德認為,大家普遍認同的,即,一個人在幼兒期是沒有性慾的,直到青春期它才會突然冒出來,這一論斷,是十分無知的,而且對兒童性心理的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嬰兒是帶著性慾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弗洛伊德認為,嬰兒在母乳過程中,就可被視為性開始的起點。

性滿足,重要的是心理上感到“滿足”,而並不是普通人那種狹隘的理解。

嬰兒在母親懷中,吮吸母親乳房,獲得乳汁,進而解除“飢餓感”的這種過程,就是一種達到內心滿足的過程。

後來,當他們長大了一點,不能再接受母乳。作為替代,他們會嘗試用,例如,吮吸手指的這種行為,來繼續體驗這種心理上的滿足感。尤其是在幼兒2-5歲的時候,這一活動會進入一個繁盛期。

由於幼兒的身體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所以,這種心理上的性活動會進入一個潛伏期。

但是,幼兒性心理的成長並沒有停止。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孩子們在青春期發育之前,就已經呈現出諸如體貼、關心、嫉妒等,與愛息息相關的心理表現。

也就是說,孩子們在青春期之前,就已經知道了愛,只是因為生理上的機體發育沒有跟上心理發育的速度。

所以,大人們在這一階段,往往缺乏對幼兒性心理發育的關注,更不用說對其進行正確引導了

在這一階段,父母或者是孩子的照料人,對孩子的撫摸、親吻、搖擺等一系列的關愛行為,其實也是在為孩子提供源源不斷的滿足感,儘管大人們的這些行為,只是出於純粹的愛。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這種關愛恰到好處,那這種行為就有利於給孩子關愛,並且教會孩子今後應該如何去愛。

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溺愛,那就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

過度依賴,導致其在今後的生活中,對愛過分渴求,時刻都不能缺愛,或者是不能從微弱的愛戀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而當孩子感覺到,自己對愛的渴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就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弗洛伊德用一個3歲小男孩的真實案例,來證明這一說法:

一個3歲的小男孩,在黑暗的屋子裡大聲說:“姑姑,你說話呀,屋子太黑了,我害怕!”

他姑姑回答:“但你看不到我有什麼用?”

小男孩說:“不是這樣的,只要你說話,我就不覺得黑了。”


由此可以看出,小男孩害怕的並不是黑暗,而是他愛的人不在身邊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焦慮的情緒,孩子就會將父母或者是照料人,選擇為自己依戀的對象。

但是,由於道德觀念的束縛,他們不能將有血緣關係的人選擇為自己的愛情對象,所以,他們就會找一些類似的人進行替代。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戀母情結”的男人,會找和自己母親相像、或者是比自己年齡大的女性為愛情對象;

而有“戀父情結”的女人,會找和自己父親相像、或者是和自己父親年齡相仿的成熟男性作為愛情對象。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如果“戀母情結”的對象,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孩子就很容易將他們直接當成自己的愛情對象。

最有名的案例,就是明憲宗朱見深和萬貞兒的愛情故事。

萬貞兒比朱見深大17歲,起初是孫太后的侍女,之後,被派去照料年幼的太子朱見深。

朱見深的父親朱祁鎮由於被瓦剌捕去而被廢,隨後,朱見深也被親叔叔廢去了太子之位,在後宮飽受欺凌。是萬貞兒,對他進行無微不至地照顧,並且給了他活下去的信心

所以,當朱見深繼承皇位以後,不顧眾人反對,執意立萬貞兒為貴妃。

朱見深的行為,就是很典型的“戀母情結”。

所以說,弗洛伊德堅信,幼兒時期和父母或者照料人的感情關係,對今後愛情對象的選擇起著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二、“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


精神分析研究發現:如果個體在潛意識當中對無法代替、獨一無二的東西有著熱切的渴望,那麼他會無休止地去追尋。


弗洛伊德發現,有“戀母情結”的男人,在選擇愛情對象的時候,往往不太喜歡那些規矩正經的女人,而是會比較偏愛以下兩類女人:

1. 有丈夫的、已經訂婚的、已經有男朋友的女人;

2. 私生活不檢點的、毫無忠誠度的女人。


選擇第一種已經名花有主的女人,是因為,有“戀母情結”的男人,

大多喜歡爭強好勝。這個和他們幼兒時期的家庭氛圍有關。

從小就有“戀母情結”的男人,在潛意識裡,會將自己的父親當作是情敵,認為是父親搶走了自己的母親。

所以,長大之後,與已經有主的女人交往,其實是在重溫自己小時候想象出的那種“三角關係”,其實質上,就是將那些女人,當成了自己母親的替身

而選擇第二種毫無忠誠度的女人,是為了發揮自己的嫉妒心。只有那些可以讓自己產生強烈嫉妒心的女人,在他們的眼中才有價值

這其實也是在重溫,自己小時候對父親搶走母親的強烈嫉妒心。本質上講,他們也是在將這些女人,當成了自己母親的替身。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有“戀母情結”的男人,在和這些女人的相處中,可能付出的是真心。而且,

他們的那種真心付出,往往會讓人錯誤地以為,他們不會再對別的女人那樣好了,因為這段感情看似已經耗盡了他們全部的心力。

那你就小看他們了。他們不會為了一個女人而停下自己繼續追尋獵物的腳步。

弗洛伊德對他們持續花心的解釋是:

因為他想要的是母親,而現實中所選擇的愛情對象都是母親的替身,替身永遠代替不了真實的母親,所以他會不斷更換,不斷追尋。


由此可以看出,有“戀母情結”的男人之所以花心、頻繁出軌,是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還是希望自己可以找到母親的替代品,可以早日擺脫自己的“戀母情結”。

可是,只要他們一天找不到那個和自己母親一模一樣的替代品,他們就永遠不會停止追尋。

試問,這個世界上怎麼可能會出現一個和他們的母親一模一樣的女人呢?

所以,這種對替代品的苦苦追尋,就勢必會陷入一個無休止的循環中。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三、如何疏導“戀母情結”


這裡,我之所以認為“戀母情結”要靠“疏導”,而不能做到“避免”,是因為,我贊同弗洛伊德所說的:“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是人類普遍的心理情結。”

如果說性是一種本能,是與生俱來的,那大家就都不可避免地,會對貼心照料自己的父母或者是照料人產生依戀心理。

家長們需要對孩子的這一心理加以疏導,以免孩子的這種依賴心理越來越重,最終誤入歧途。


首先,家長不能對孩子過分溺愛。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由於缺乏獨立性,所以,對愛自己的父母產生依賴情緒,這是一種正常的“戀母情結”,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要像給孩子斷奶一樣,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洗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地,讓他們能夠儘快脫離父母的扶持。

此時父母過度的溺愛,只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無限度的感情需求,嚴重的,長大後會有可能演變成神經症。


其次,要對孩子進行性啟蒙教育。

弗洛伊德在《性學與愛情心理學》書中提出的另一個重要的論點就是:“我們要對兒童講性嗎?”

對此,弗洛伊德引用了思想家Multatuli的一封信中的內容:

純潔和無知並不能畫上等號。……大人想讓孩子們對這件事一直處於無知當中,不聞不問,也許一些孩子會這樣,但不可能永遠是這樣的。因為,孩子們之間總要交流溝通,讀書也會觸及這些,他們看到聽到之後會下意識地去思考。如果孩子自己通過非常隱秘的手段瞭解了此事的一小部分,他的興奮度將遠遠超過社會普及這種知識的興奮度。由此,孩子世界中純潔的幻想就會破滅。……如果真是這樣,父母都還認為孩子們活在純潔的童話世界裡,不知道什麼是罪過,可是孩子們已經外表純潔,內心有罪了,這會是一個多麼具有諷刺性的結果。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不要忘了,幼兒是帶著性活動的基因來到人世的。他們基本上在3-5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形成“戀母情結”。

戀母情結初期的對象,只是潛意識裡的一種心理意象,那個時候的感情是純潔無瑕的

隨著年歲地增加,他們會逐漸對性開始有所好奇,並且嘗試去了解。

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孩子經常會問父母:“我是從哪裡來的?”

在青春期之前,如果他們是從非正確的渠道,瞭解到了不健康的性知識,他們的內心就會遭受強大的衝擊

,摻雜著他們的極端臆想和揣測,會在心底對性產生恐懼和羞恥感,認為性是一種骯髒和醜陋的行為。

如果這種情緒不能得到及時排解和宣洩,慢慢地,他們就會在心底裡對父親產生仇視和嫉妒心理,同時,萌生出想要拯救母親的想法。

在戀母和仇父的雙重作用下,就會使得他們在成人後的擇偶觀,以及在對待兩性關係上產生偏差。更嚴重的,還會導致性變態。

弗洛伊德建議,在孩子11歲的時候,就應該有意識地向他們灌輸正確的性知識及其社會意義。

我認為,我們應該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對兒童進行性啟蒙教育,學校可以充分照顧到不同年齡孩子的發展階段,教授他們不同的教育內容,所以這種性教育可以從學校開始,中間不間斷進行,這樣能夠避免一些專家所擔心的種種危險。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戀母情結”,決定了愛情對象的選擇


結束語

正如大家所說:初戀是最難忘的。

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期在一個人一生的性活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孩子的成長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藉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讓我們瞭解到了,如果不對孩子的“戀母情結”加以正確疏導,會對孩子今後的人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惡劣影響。

同時,科學的性啟蒙教育,也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