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區八府莊村

位於含元路中段北側,距西安城牆東北角約1000米,距東二環1000米,距北二環1000米,距太華路500米。周圍是新中國成立後形成的工業區和職工住宅區,駐有市水泥制管廠、市棉花倉庫、內燃機配件廠、鐵路材料廠和新城區人民法院、西安市八府莊小學等。老村西邊是1956年西航公司修的鐵路專用線,仍在使用。村南含元路有16路、409路、707路等公交車站,交通十分便利。

《西安通覽》記載:八府莊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次子朱樉被封為“秦王”就藩西安後,其第八子在此建立的莊園,故名八府莊,村名一直襲用。八府莊園遺址1956年12月30日發現,位於含元路中段北側,坐落於八府莊東北的唐大明宮東內苑遺址內。時值原西安市第一磚瓦廠工人在此取土,於地下一公尺深處發現一個小銀盤覆在大銀盤上,另有四塊銀錠疊在一起,這些鍍金盤和大塊銀錠有進、上、貢等地名、官名、重量,絕非平民之物。《大明宮遺址考古報告集》中設專文記載,並有攝影、拓片。

新中國成立初在原南村東南方向約百十米遠的耕地裡,從南往北有石羊、石馬、石人等。雖沒有見到墓冢,但可以推斷,這些石雕是有歷史來頭的。1958年鐵路材料廠佔用了這塊地,沒有深挖,很難說清地下是否有文物。

在巷道東不足百米遠的那塊地,老人們稱為“禮拜寺”,據說是原先回民的清真寺。在原北村村口向東約百十米的地方,老人們叫“馬楞坎”,傳說是回族的部落,穆斯林的“東丹”部落在此居住過。史書記載:“1861年,當地團練在官府的支持下,搶劫回民清真寺及回民村舍,回民起義。1862年,官府出面鎮壓回民起義,殺戮回民不計其數,燒燬回民村舍。”回民起義失敗後,向西逃遁。一部分在甘肅、寧夏落戶,還有一部分逃出國外。在多年前的一家報紙上曾登出一則消息,有個叫黑老五的在吉爾吉斯對記者說:“我們的老家是西安八府莊人。”這就證實了村內名叫“馬楞坎”和“禮拜寺”的地方,確實在清嘉慶年前(1790)是回民居住地。

在八府莊村西北方向約500米的地方,由二組都市新村北遠望,原先有7個碑子和幾個不顯眼的墳堆,石碑上刻的是太平天國將士的名字。據史書記載:1862年4月,太平天國扶王陳德才率部由河南進陝,連克商南、山陽、洛南等縣。5月,經長安縣子午山谷到達引駕回(今長安區引鎮)一帶,陝西巡撫瑛棨令副將都統烏蘭都、馬隊參將阿揚阿、遊擊孟柏林等率領守省城軍阻擊太平軍……。可見,這裡埋著太平天國將士的忠骨,可惜平戰壕時這些義冢埋沒。

1968年左右,在北村北邊修路時,推土機推出一塊寬30釐米、長60釐米的半截石碑。碑文記載:現封蘇安有土地六十頃,四周地界均記很清,時間是清乾隆年間某月,一起出土的還有銀質酒壺和酒杯。可惜這半截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銷燬。

《咸寧長安兩縣續志》記載:八府莊在清乾隆之前只有一個村。此後,遷徙的難民在此佃租土地安家立戶,到清嘉慶時已形成三個村。據老輩傳說,最早只有北村一個村,村西姓趙,村東姓王。村子為封閉式,四面有高牆,村東口有高大門樓,並裝有大門。兵荒馬亂的年代,各戶抽人輪流值守。北村土地最多,臨解放時約有1200多畝;南村較晚而建,以王姓、黃姓和朱姓居多。村南口修有二層高的門樓,也屬封閉式。只有十幾戶人家,主要靠賣菜、打工、佃租土地為生;西村原先只有劉姓一家,後由耿鎮遷來耿家,熊姓、王姓、陳姓隨之遷入。童家原是民國時從童家巷遷來,新中國成立前只有十幾戶。南村和西村到解放初土地不足400畝,人口不過200人,戶數不足30戶,主要以賣菜、租地種為生。

村中因有一塊地方處在南村北、北村南、西村東夾道中間,故名“巷道”。“巷道”形成於1861年前,村民從三府灣村西北方的李家村遷來,初來時只有趙姓一家,為此地回民看守寺院、墳地,耕種其土地。後來又遷來張姓一家,新中國成立前歸北村所轄。村中還有一條叫“李家村”的半截巷,那是1959年國家拓寬華清路時,佔用了李家村幾戶人家的宅基地,指定遷往八府莊,安置在北村緊西牆外、西村村北的耕地上建房,先屬一隊,後劃歸二隊,新形成了後來稱作“李家村”的一條街。

新中國成立前,三個村均建有廟:北村村東建有“黑虎廟”,村西建有“菩薩廟”;南村原村門的二層上供奉著“桃花姑”廟,村口澇池路東建有“藥王廟”,村北緊挨巷道處建有“馬王廟”;西村在村南(新城區人民法院)建有“馬王廟”、村北建有“關帝廟”。

清以前設府、縣、倉、坊,八府莊屬咸寧縣午門倉、菜園坊(即現今的聯志村)。辛亥革命後,西安政區仍按清末。1914年,撤銷咸寧縣,西安各縣均屬關中道,領於陝西省。1939年廢除州府制,設立第九第十行政都察區,歸第十區。鄉政府設在聯志村,各村有鄉約、甲長。1954年,調整為9個區,八府莊村歸新城區石碑寨鄉,鄉政府設在孫家灣村。1955年,又劃歸大明宮鄉,鄉政府設在馬旗寨。公社化後歸大明宮公社。1960年,又將七個區併為四個區,村又改歸未央區。1962年,又恢復新城區,村迴歸新城區。1965年,合併城郊五個區統歸郊區。1980年,撤郊區又迴歸新城區。新中國成立前該村共有四五十戶,不足400人,以三四代人同堂為主;20世紀70年代戶型以三至五人共同生活為主;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計劃生育和子女分戶,多以三人一家為主。2006年,703戶,1668人,居住在南村、北村巷道和西村三個自然村。2012年,村民1630人。

新中國成立前,本村基本上沿襲舊社會的建築模式:“獨獨院、瓦屋面”,地基處理用土夯,胡基和泥壘成牆;鞍間房用個擔子梁,廈子檁條硬馱牆。椽和芋箔釘檁上,草泥掛瓦把雨擋,木門木窗夾牆上,再和稀泥抹光牆。這就算是蓋好房,要問面積有多大?進八尺、出一丈,每間不足9平方米。這鞍間上房是一般窮人蓋不起的,那時能蓋起“鞍間”上房、四合院的人家,全村只有幾戶。

1958年拓寬含元路時,將原南村的南半部徵用,這些人家遷居到村東耕地上,還有一部分在原西村的東邊建房安家,被村人稱為“新巷子”。隨著國家徵用工業用地和八府莊小學的擴大,加之本村人口不斷增加,1982年後,由於本村姑娘出嫁不離村,又劃出了一些類似“姑娘村”的新莊子,居住也隨之分散。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村民建房普遍為磚混結構的建築。20世紀90年代以後,村民建房更加貼近城市化。


民國前村中沒有學校也沒有私塾,村裡有文化的人不多,大多數人家老幾輩都是文盲。直到1936年,本村熱心人趙升武、童志賢、黃浪如等商量在村裡集資辦學,校址利用北村口的“黑虎廟”。桌、凳由學生自帶,校長由西村的童志賢兼任,教師請三府灣的楊生茂先生、石碑寨的劉恩恩先生等。教師每人每年一石糧,夏收五斗麥,秋收五斗谷,由有孩子上學的人家湊集,教師每天吃飯由在校學生家輪流管待。1945年,國民黨佔用校舍做警察局,無奈之下,趙升武騰出自家的磨房當教室,讓孩子們繼續讀書。1947年,重新建校,校址選在八府莊小學(原西村口的村耕地上),資金由各戶籌集,有錢的出錢,無錢的出工,蓋成兩幢鞍間瓦房做教室。同年秋,“八府莊私立國民小學”正式建校。1955年,原八府莊私立國民小學由政府接管。八府莊小學成立後,本村孩子上學,只繳書本費,其他學雜費全免。當時紗廠街、六合窯、含元殿村的孩子都到這裡上學。村裡成年人利用農閒到學校上夜校掃盲,青壯年摘掉了“文盲”帽子。1976年,八府莊建立新城區農村第一家幼兒園,引起市、區政府領導的重視,曾組織各村幹部在八府莊幼兒園召開有關幼兒教育工作的現場會。據統計,2000年以後,村裡共有100多人考上大學。

兩個村民小組先後成立了鑼鼓隊、秧歌隊、腰鼓隊,在新舊世紀交接之夜,村百人鑼鼓秧歌隊,代表新城區在鐘樓東側的東大街口,擺出十面大鼓、近百面鑼、釵的方陣;時任省委書記李建國宣讀“為迎接新世紀祝詞”後,時鐘敲響零點鐘聲的那一瞬間,鐘樓周圍和南門外廣場上,雲集在這裡的全省各地鑼鼓隊,千鼓齊擂,萬鑼齊鳴,爆竹聲聲,焰火騰空,整個西安城溶在鼓樂聲中。包括村鑼鼓隊的陣容,被省、市電視臺攝錄,並在電視節目播出,村鑼鼓隊揚名一時。村民群體娛樂活動蒸蒸日上,尤其二組村民自發成立了秦腔自娛自樂班,曾代表八府莊地區參加省電視臺“秦之聲”欄目的“班社大叫板”演出。

八府莊人不欺生排外,新中國成立前乞討、逃難或者來村裡打短工、扛長工的,從不歧視,並給予熱情幫助;新中國成立後,這些人絕大多數都在村裡安家落戶。村裡人對待孤寡老人如同家人,無論是“老五保戶”的生老病殘亡,還是後來無所依靠的生活困難者,村裡均能一管到底。

“城改”之前,村集體收入主要以土地租賃和廠房出租為主,村民生計大多數主要靠私房出租。“城改”以來,農村“一家一戶一院房”的傳統理念被顛覆,第二村民小組在本組的棄耕地上建起了七幢設施配套的多層住宅樓。2003年竣工後每戶都分到一套房,住宅小區取名“都市新村”。2011年3月,八府莊村轉為八府莊園社區。村民於2011年回遷至八府莊園小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