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知識分享 | 早產兒護理大全,這些知識點媽媽們必須要記牢

每一位媽媽都希望自己可以順利生出健康的寶寶,但是有些寶寶比較調皮,想早點見到爸爸媽媽,就提前蹦躂出來啦!早產兒的身體條件和發育情況相對於足月的寶寶來說都會比較差,免疫力相對來說也比較低,需要寶媽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細心呵護。

早產寶寶出院後護理的注意事項

1.環境的合理



溫度24-26度,溼度45%-55%,燈光柔和,衛生整潔的環境。

2.合理餵養

推薦母乳餵養,母乳不但有更好的營養優勢,還可以為寶寶提供保護性抗體,降低感染的機會,壞死性腸炎是一種很兇險的疾病,好發於早產寶寶,母乳餵養也能降低發病風險。

如果沒有母乳推薦早產奶粉餵養,它比普通的嬰兒配方奶粉熱卡更高,更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現在推薦按需餵養,而不要定時定量,回家後初次餵養量按醫生的建議,日後逐漸增加,至於早產奶餵養多久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推薦喝至糾正胎齡的身高體重趕上正常同胎齡體重及身高就可換嬰兒配方奶粉。

所以早產寶寶需要在門診定期隨訪,根據體重及身高的生長髮育情況再決定是否需繼續喝早產奶。早產寶寶的營養也不能操之過急,一般2歲左右完成追趕生長。

3.注意黃疸

越是早產兒越是黃疸不易退,一定注意早產寶寶的黃疸,以免對寶寶有大的損害。

新生兒知識分享 | 早產兒護理大全,這些知識點媽媽們必須要記牢

4.預防感染

早產寶寶因為各個器官發育欠成熟,包括免疫系統,所以更容易感染。寶寶出院後,全家都歡天喜地,親戚朋友少不了探望,有的還喜歡摸摸寶寶,親親寶寶,其實這樣很容易交叉感染。護理寶寶一定要多洗手,少去公共場合人多的地方,大人有呼吸道疾病最好隔離,家裡也要注意通風。

5.注意呼吸和吃奶時易致嗆咳

胎齡比較小的寶寶常有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就算不需要吸氧了,吃奶後仍有可能出現氣促、青紫,一旦寶寶吃奶出現這些症狀,建議休息觀察一下,並最好找醫生看看,有些可能需再次入院。

早產兒吮奶及吞嚥能力均弱,賁門括約肌鬆弛,易致嗆咳,容易導致吸入性肺炎。

新生兒知識分享 | 早產兒護理大全,這些知識點媽媽們必須要記牢

6.注意腸絞痛問題

據瞭解生腸絞痛通常從2~4周大時開始。不管寶寶是不是頭胎,是男孩還是女孩,是母乳餵養或配方奶餵養,這種腸絞痛的情況都比較普遍。好在寶寶腸絞痛不會一直持續下去,60%的寶寶到3個月左右都會好轉,90%的寶寶到4個月的時候就好多了。

7.注意體溫

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易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所以保暖要求更高。

在達到足月兒的體重之前,在同樣的氣溫下要比足月兒多穿一件,也就是比大人多穿2件,同時要摸摸孩子的手腳和和後背,如果溫暖而不出汗就比較合適。

新生兒知識分享 | 早產兒護理大全,這些知識點媽媽們必須要記牢

8.新生兒撫觸

撫觸動作簡單易學,有利於寶寶的身心發育,有利於增進交流,何樂而不為呢?

9.遵醫囑,按時去醫院複查

新生兒出生後,一定要遵從醫囑,帶寶寶們去醫院檢查需要檢查哪幾項呢?

①眼底檢查早產兒視網膜血管生長未完成,生後血管異常生長可導致視網膜病。國家規定胎齡小於34周或體重小於2000g的早產兒或體重大於2000g曾經接受機械通氣或CPAP輔助通氣、吸氧時間較長者均需要進行眼底篩查,初篩時間為生後4到6周,之後按眼科醫生意見隨訪。

②聽力檢查先天性的聽力障礙往往影響語言的發育,所以要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一般早產兒出院前應完善聽力篩查,通不過需到耳鼻喉科定期隨訪。

③顱腦檢查

部分早產兒有顱內出血或腦白質軟化的併發症,出院後仍需神經內科隨診評估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如果發育落後明顯,可儘早行康復訓練。

10.兒童保健

早產寶寶出院後應定期兒童保健科體檢,監測生長髮育情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補充鈣劑及維生素,且早產寶寶易出現貧血,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鐵劑、定期監測血紅蛋白變化。

另外,還有些早產寶寶由於靜脈營養時間長易出現膽汁淤積綜合徵,注意大便顏色,定期消化科隨診。早產寶寶腹股溝疝、隱睪的發病率很高,也要定期到普外和泌尿外科隨診。

更多育兒知識可關注我

匯慈安月嫂隨時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