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駐村第一書記:在吉林市的黑土地上與父親“較量”


中新網吉林4月26日電 (石洪宇)村民的不信任、不支持是從年齡上來的。1990年出生的王亭硯正式到村裡履職才發現,“放眼望去村裡我最小。”他從父親那聽說過農村基層工作不好做,但年輕人踏實肯幹也會有“後發優勢。”


父親王利民是王亭硯的偶像,他內心決定和父親較量一下:兩人都在這個年紀當村書記,起跑線一致,“看誰做的好”。王亭硯目前是吉林省舒蘭市開原鎮薛家村第一書記,他要帶領村子脫貧並鞏固扶貧成果。而王利民曾在當地朝陽鎮旭陽村任村書記。


薛家村2016年被評為省級貧困村,以種植水稻、玉米或大豆為主。王亭硯上任的一個月,村民便向村部反應了乾旱問題。“當時我們沒抱太大希望,咱們書記歲數太小,辦不了這事兒。”村民回憶當時的情景。



“90後”駐村第一書記:在吉林市的黑土地上與父親“較量”



王亭硯在村民家走訪 舒蘭市委宣傳部供圖


王亭硯認為這是困難也是機會。他和駐村工作隊的兩位同事商議,決定回“孃家”舒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求援。他們都是該局的工作人員。


原工作單位為村裡提供了1.4萬元的扶貧資金,王亭硯幾次與村民磋商,還與使用井水的村民簽署了協議:打井錢款由村部負責,後續維護費用由村民承擔。


工期、材料、控制成本都是問題,村民普遍認為“沒啥經驗的”王亭硯卻很快辦妥。為村裡辦了“大事兒”,村民開始認為“這個年輕人靠譜。”


雙方簽署“文書憑證”的行為則影響深遠。“村民之間的很多事兒都靠口頭商定和習俗,將來很容易有糾紛。”王亭硯此後把在原單位的工作機制引入村裡:交易要籤合同,協商要有證明,欠條要寫規範。


“很多事兒後來有糾紛,我們就拿出當時的憑證,矛盾少了很多。”王亭硯說,他在村裡用很多時間幫村民擬定合同,現在村裡更相信紙面證據,比如買賣糧食。


困難總是會出現。2019年吉林地區普遍乾旱,水庫乾涸導致村民水田無法種植,部分地塊還涉及貧困戶。王亭硯印象深刻,那是週六的值班日,村民來了40多人。“大家把我圍在中間,說灌溉水必須解決。”


王亭硯說,那是他第一次見到“大場面”。克服了緊張情緒,他將人群分開,讓能說清楚訴求的村民發言。從打井的支出、維護以及使用制度,雙方協商很久,隨後他還留下會議記錄。


最終,王亭硯運用自己瞭解到的政策,用1.6萬元為抗旱打了灌溉井,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我覺得,我父親年輕時也會這麼做。”他說。


按照王亭硯的說法,舒蘭是農業大縣,所有政府機構和執法部門的工作都離不開農村和農民。而他對農村的情結,讓其大學時學習了生物工程,該專業廣泛應用於菌類生產。


去年,憑藉葡萄種植、光伏產業以及機動地收回,薛家村已摘去貧困村的帽子。今年的春耕已經開始,這位“90後”第一書記正計劃改善村容村貌,清理河道。


“我覺得父親說的對,農村的事情要一步一步來。畢竟我的優勢是年輕。”王亭硯說。(完)


【編輯:姜雨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