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逆襲,也許從一開始,它就是一條悖論,送給所有的普通人

“普通人如何才能打破階層固化,完成華麗的逆襲?”

聽到這句話,屏幕前的你是否感到非常熟悉。


關於逆襲,也許從一開始,它就是一條悖論,送給所有的普通人

前段時間螞蟻金服的上市,使得阿里系的造富能力又一次展現在大眾眼前,如果螞蟻集團能夠成功上市,據專業人士統計,至少會誕生58名億萬富翁。

看清楚了,這裡是“億萬富翁”,而不是“千萬”或者“百萬”。

也許許多人都在感嘆:“為什麼我不是那1/58呢?”

這也使得“普通人如何逆襲”這一老掉牙的話題再次呈現在大眾面前。

今天我們就聊聊“逆襲”這個話題,但是,我們要聊的不是“如何逆襲”,而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逆襲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一條悖論”。


01

首先,先問一個問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為什麼想要逆襲?

關於逆襲,也許從一開始,它就是一條悖論,送給所有的普通人

答案有很多。

完成逆襲,可以獲得財務自由,成為一個有錢有閒的人。

可以獲取到更多的物質資源,過上幸福的生活。

可以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條件,增強他們的競爭力。

前面說得都很對,但也不完全正確。

財務自由就會幸福嗎?

許多明星的資產早已經達到了財務自由的標準,但是,並沒有看見他們生活得有多幸福,至少,幕後他們真實的生活中,未必比普通人活得幸福。

還有,我們總認為,只要自己完成逆襲,躍遷到上層社會中,我們的子孫後代就一直會處於那個階層中,永遠不會被普通人超越。

既然如此,身為普通人的我們,豈不是永遠無法完成躍遷了呢?


02

現在,問第二個問題,普通人如何逆襲?

關於逆襲,也許從一開始,它就是一條悖論,送給所有的普通人

我們在網上看過很多文章,普通人想要逆襲,必須多讀書,必須認知升級,必須改變思維等等,但是,寫這些文章的人,沒有幾個是完成逆襲的,他們和我們普通人一樣,都是在想要逆襲的路上,而且,最終逆襲的概率一定很低。

所以,逆襲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一套固定的“該如何如何”的方法論。

而且,逆襲真的難,你去上網查一下,全中國有多少人的身價過億了,你就知道那個概率有多低了。


03

最後,我們為什麼非要逆襲呢?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過普通人的生活不好嗎?

我們生存的目的不是為了逆襲,而是為了過上幸福的生活。

關於逆襲,也許從一開始,它就是一條悖論,送給所有的普通人

幸福是什麼,從生物學角度來說,幸福的本質就是我們大腦中產生的多巴胺,它是一種可以傳遞幸福和快樂信息的神經遞質。

例如當你想象自己完成逆襲的場面時,你的大腦中就會產生多巴胺,雖然僅僅是想象,也會讓你產生幸福的感覺。

這也給我們造成了一種假象,既然想象都能產生幸福的感覺,如果真的實現了逆襲,豈不是爽翻了天?

其實並非如此,這裡就要說下我們大腦產生多巴胺的底層機制了。

對腦神經科學家來說,大腦要做的有三件事: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和採取行動。

所謂接收信息,就是把外界的諸如聲音、光、電、觸覺這些物理信號變成大腦能理解的電信號。

這個工作是由“轉導蛋白質”完成的,轉導蛋白質接收到外界的物理信號之後,會形成一個“離子通道”,接著在通道中帶電離子的運動形成電信號,大腦神經元就接收到了這個電信號。

關鍵在於,離子通道對外界刺激的響應,並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強度所決定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強度的改變所決定的。

也就是說,即使刺激一直存在,哪怕這個刺激比較大,離子通道也會慢慢關閉。

只有當刺激發生改變,比如突然加強,或者從無到有的時候,離子通道才會產生響應,這時,大腦神經元才能接收到電信號。

電信號的產生如此,多巴胺也是如此。

前面說得可能有點專業,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想要獲得幸福,必須使產生的刺激要麼從無到有,要麼不斷加強。

例如當你剛參加工作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時,無論有多少,你都會感到很幸福,這就是一種從無到有。

同理,當你身價過億,完成了逆襲,你當時會感到很幸福,但這樣的幸福持續不了多久,你必須讓自己的身價持續增長,讓刺激不斷加強,才能繼續幸福。

只有到了那一刻,我們才會明白,即使是完成了逆襲,也不會一勞永逸。

不斷的加強刺激,是不明智的。

所以,關於獲取幸福,腦神經科學家給出了兩點建議:

  • (1)追求多樣性。新奇的、不一樣的刺激會讓我們感到幸福。

  • (2)追求間隔性。哪怕是以前經歷過的刺激,如果間隔一段時間再出現,我們還是會感到幸福的。

我們不必非要從事業上感受幸福,多花一點時間在愛情、親情或友情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同樣的幸福,或者是我們的一些生活愛好,養養花,種種草,寫寫文章,這都是我們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一樣可以感受到幸福。

大哲學家羅素曾說過:“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也許,他早已窺得了關於普通人幸福的真相。

#技能改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