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律新社丨赵颖欣 刘嘉敏

回首2020,“变局”想必是年度关键词之一。

这一年,新冠疫情“黑天鹅”使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也是这一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基本建成。

根据今年9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上海首次跃居成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显示了国际投资者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信心,也对上海金融法律界提出了更高要求。

昨日(11月11日),由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金融法院、上海市法学会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金融法治在上海:‘变’与‘不变’”研讨会在花园饭店百花厅圆满落幕。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伴随“十四五”起航进入倒计时,新的起点决定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向更高能级迈进,而这离不开完善的金融法治体系、优良的金融法治环境和高质量的金融纠纷解决法律服务保障。如何应对“十四五”期间及中长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仲裁中心建设面临的“变与不变”?围绕这一议题,上海金融法律界发出了行业“强音”。

01

变的是环境

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

过去十年,上海在奔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又踏上了全新的高度——上海金融市场成交额1934.3万亿元,增长近7倍。同时,持牌金融机构达1646家,增加660家,人民币跨境结算量9.78万亿元,增长量级以千倍计。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通过不同的阶段逐步实现,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必当贯穿其中、不可缺位。金融与仲裁同属法律服务的细分行业,金融法律服务主要在于防范交易风险,而仲裁法律服务则侧重于争议和纠纷解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业务创新成果,促进行业发展,进而实现商业发达和经济繁荣。

受疫情影响、国际局势变幻,生产生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在“发展高地”和“变局时代”的交叉点上,上海的金融法治应如何把握“变”与“不变”?这一场研讨会为行业和从业者清晰指北。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 马屹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律新社了解到,自去年首届上海国际仲裁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后,该论坛已成为一年一度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和上海国际仲裁每年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今年,该论坛同时启动了“2020上海仲裁周”,作为对标国际的上海仲裁品牌。

本次“金融法治在上海:‘变’与‘不变’”研讨会即是“2020上海仲裁周”分论坛之一,聚集了来自金融企业界、法律界、学界的150余名专业人士莅临参加。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马屹主持,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周敏浩、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伟东、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副理事长范永进到会并致开幕辞。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 周敏浩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周敏浩在致辞中指出,在金融纠纷解决领域,上海仲裁机构与上海法院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共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有效发挥了金融中心与争议解决中心的联动效应。

他通过一系列的数据,从服务实体经济、对外开放、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这四个维度表明,上海已基本具备国际金融中心的四大特征。他表示,面对金融市场和仲裁法律服务市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变局”,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今后将继续坚定服务国家和上海改革发展大局的战略使命,坚持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以坚守讲法治、重契约、守规则的上海城市商业文化基因的“不变”来应“变”,努力提升商事仲裁服务金融产业、实体经济和国家上海发展大局的效能。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 施伟东 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

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伟东阐述了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各级法院、上海本地仲裁机构在金融法律前沿问题研究、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金融纠纷的多元化解决等方面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改革的不断推进,他就“如何走在前面?”提出了三点想法:

加强城市法治文化的研究,将法治打造成上海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法学会将做好平台作用,为法律机构和项目输入强干的服务人才。

打造有利于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传播生态,竖立高端法律服务行业形象。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 范永进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副理事长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副理事长范永进向与会者分享了两大成绩——今年,上海超越东京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经济总量跃居全球总量第6位,仅次于纽约。他深情回顾了浦东开发开放的30年,仲裁实现从零到一再到领先,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面对更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将发挥好金融各业态之间合作创新的交流平台作用,联系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向境内外宣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窗口作用,与各界携手,大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02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的争议解决优选地

1073起,234.57亿元。这是过去三年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受理的金融仲裁案件数量及争议金额总数。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新受理案件数量和争议金额分别同比增加了

5%13%,各项业务数据将继续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正大力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自2018年开始,上海已累计向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上报五批48个对外开放项目,涵盖银行、证券、基金、保险、资管等多个领域,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项目率先落地。此外,上海发布了关于临港地区发展、外商总部上海落地、负面清单管理等多项制度,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对应地,上海仲裁业务齐头并进,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仲裁业发展呈现出活力与日俱增的良好态势。从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来看,商事仲裁特有的中立性、专家断案、保密性、裁决跨国可执行性等优势,非常适应金融纠纷的争议解决需要。

金融法治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对保障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与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与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肖凯分别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及“国际金融中心背景下的金融纠纷解决”两大主题作了主旨演讲。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 屠光绍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

屠光绍指出,在高质量发展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逐步形成金融服务新循环格局,其中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金融服务新循环格局的重要抓手,金融法治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

他进一步建议,以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仲裁中心建设为导向,完善金融法治体系;以临港新片区为基地,建立国际化金融法治试验区;以金融科技发展为抓手,健全上海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速完善上海金融法治建设,保持建设全球一流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不变,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竞争力。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 肖凯 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

肖凯回顾了过去五年,无论是上海法院一审金融商事案件数量,还是上海本地仲裁机构受理的金融案件数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自上海金融法院自成立后,首创了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出台了全国首个证券纠纷诉讼代表人机制,应用司法科技高质量、多元化解决纠纷,探索建立“测试案例机制”……不断创新与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法治水平。肖凯表示,在持续的金融开放环境下,需从完善专业化审判机制、完善金融仲裁机制、提升金融律师水平、完善域外金融诉讼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金融法治,将上海打造成为金融纠纷解决的优选地。

03

“创新+监管”助飞3.0之翼

事实上,早在2009年6月出台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中,就已经提出上海要支持金融法律服务业发展,鼓励法律服务机构拓展金融法律服务领域,为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个人提供金融法律服务。发展至今,上海已经聚集了相当多的专业金融机构和专门从事金融法律服务的人才,会成为上海新一轮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依托。

如何开启新一轮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法律服务又能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圆桌讨论第一环节,在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会长吴弘的主持下,来自银行、期货交易所、律所的与会嘉宾围绕“开放与变革:‘新一轮国际金融中心’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法律顾问姚建波

就如何留住已进来的外资发表了看法,并论及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巡回审理协作部负责人程红星认为,金融法治给予金融创新重要的支持,变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不变的是法律关系,包括监管关系,需将场外衍生品纳入到监管范围。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方健则从法律适用问题、金融监管趋严、分业监管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促进境外金融机构融入中国金融市场等建议。

从2015年以来,金融机构因资管业务问题产生的纠纷明显增加,系列资管新规的施行,在有力防控金融资管业务风险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资管争议问题,给争议解决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数据显示,上海法院和上海仲裁机构从2016年开始受理、审理资管业务争议的数量显著增加。

应对资管纠纷,解决的首选方式是什么?如何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在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二庭庭长符望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围绕

“规则与治理:‘全球资管中心’背景下的资管纠纷解决”议题展开了第二场圆桌讨论。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杨路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金融监管规则与政策的态度、传统民商法规则适用的局限性以及裁决的可执行度四个维度,阐述了涉资管纠纷仲裁案件审理与裁决的新思路。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申黎从私募基金运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切入,提出了资管案件审理过程中,仲裁庭独立仲裁与类案统一、规则之治,仲裁裁决与司法政策、监管政策,仲裁裁决与司法执行相互协调的应对路径。

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二庭庭长符望结合审判实践,围绕刚性兑付或变相刚性兑付的认定、资管争议解决中清算的痛点与损失的认定、仲裁协议无法约束第三人在解决资管争议中的限制三个问题阐述了观点。他总结道,“仲裁是解决资管纠纷的首选,应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发挥仲裁制度优势。”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


▲ 马屹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当前,无论是内外环境、国家顶层设计、还是市场主体对仲裁的接受程度,都显示出仲裁发展形势一片良好。”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马屹在会后接受律新社采访时表示,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是一个争议解决机构,有必要更多地站到台前,组织大量的专业学术研讨会,打造仲裁高效、专业的解决跨境争议的定位和形象。

放眼几大国际主要仲裁机构,金融争议占比都非常高,因此,对于即将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来说,金融法治是非常重要的保障。马屹秘书长介绍到,本次分论坛在前期设计上做了周密考量,将代表公权解决争议的法院、代表私权解决争议的仲裁、代表法学理论界的上海法学会以及代表行业协会的金融业联合会的各位专家领导聚集在一起,共同反思和构建新形势下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一轮建设的金融争议解决机制。

马屹秘书长在闭幕致辞中展望未来,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将依托上海国际仲裁高峰论坛和上海仲裁周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与上海金融法院以及上海律师界、金融界的合作和交流,进一步优化自身提供金融仲裁法律服务的水平,从法治保障和争议解决服务两个层面,共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仲裁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