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扫码”到“刷脸”,换个赛道再起跑

支付方式的变革周期越来越短,扫码支付改变我们的生活好像就在昨天,今天,刷脸支付已经呼啸而来。

扫码支付战局突变

2019年8月,央行向外部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从各个方面确定了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大方向。其中,关于支付服务着重提到:

“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考虑到这是三年规划,意味着2021年之前,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或将落地。

规划一出,微信、支付宝如遇当头棒喝,中小支付机构喜笑颜开。

从“扫码”到“刷脸”,换个赛道再起跑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当前的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是当之无愧的领跑选手,他们在二维码支付的赛道占尽先机。这种先机不仅仅是先行一步那么简单,更是真刀真枪推广,真金白银补贴砸出来的战果。

而现在,一纸规划,意味着支付宝与微信当年打下的战场要免费开放出来与大家共享。各中小支付机构喜得“免费午餐”,省下了巨额的市场推广成本,迎来新机遇。

从“扫码”到“刷脸”,换个赛道再起跑

换场刷脸支付

市场突变,但对此,微信支付宝并非毫无准备。

2015年,马云在德国首次公开演示刷脸支付;2019年5月8日,马化腾与王健林一同现身万达广场考察,马化腾亲自体验刷脸支付。大佬公开站台,足见刷脸支付的重要性。

在占据绝对市场优势的情况下,巨头们依然在寻找新的战场。

同样,在《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还中特别提到,“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

监管层正在从底层打造刷脸支付的规范篱笆,同时支持技术创新,给予刷脸支付较大的成长空间。

2018年年底开始,支付宝与微信展开了在刷脸支付市场上的狂飙突进。

2018年的12月13日,支付宝推出了蜻蜓一代,4个月已经在全国300个城市落地;2019年4月份,支付宝又升级了蜻蜓二代。

从“扫码”到“刷脸”,换个赛道再起跑

2019年3月,微信推出小屏刷脸支付设备-青蛙;8月,微信发布了双面屏刷脸设备青蛙Pro,并实现“刷脸即会员”解决方案。

从“扫码”到“刷脸”,换个赛道再起跑

“国家队”银联也不甘落后。2019年10月,银联推出刷脸设备“蓝鲸”,并在旗下云闪付APP推出刷脸支付服务,目前已开通多个城市,支持近20多家银行卡。

从“扫码”到“刷脸”,换个赛道再起跑

二维码的战争结束,新赛道已然开启,支付巨头的角逐换场刷脸支付。

相比二维码支付,刷脸支付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和设备成本,三大巨头这次的先发优势更加明显。

对支付市场的其他选手来说,刷脸支付是注定落后一步但又不得不跟进的市场趋势。二维码互认互扫带来的机遇,并不能助力他们跑上新的赛场。

福兮祸兮,言之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