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七十二峪

在秦岭北麓,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深切的山谷,他们被称为秦岭七十二峪。秦岭七十二峪在今天已经是陕西秦岭重要的代名词之一,秦岭七十二峪对关中城市群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秦岭北麓到底有多少条峪道?峪道内都有什么资源?峪道对关中人民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等等问题,从古至今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答案。

秦岭北麓千沟万壑,当然不止七十二峪,156年前的清末,毛凤枝所著的《南山谷口考》(1862年)里就称“南山谷口北向者,得一百五十”,但这也仅仅是毛凤枝自己根据当时所需和初步的考察得出的数字,很多山谷并未书写进去。古人有三十六行的论述,见于宋代周煇所撰《清波杂录》。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由此可见,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都是虚指数,并非具体数字。中国历来有用语的习惯数字,比如三六九、三十六、七十二。因此,秦岭北麓的峪口比较多,无法准确统计,后人就以七十二峪来代替,在概括的基础上极言其多而已(摘自《秦岭七十二峪》)。《秦岭七十二峪》这本书在详细的考察基础上即列述了226条峪道。还有一些更小的峪道,限于篇幅并未列入。可以说,秦岭北麓陕西段的峪道远远不止200多个。

陕西省境内的秦岭72峪(自东向西排列):

渭南市:

潼关县7个(西峪、桐峪、善车峪、太公峪、麻峪、蒿岔峪、潼峪)

华阴市10个(蒲峪、杜峪、黄甫峪、华山峪、仙峪、翁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葱峪),

华州区6个(沟峪、小夫峪、石堤峪、桥峪、东涧峪、西涧峪)

临渭区2个(箭峪、黄峪)

西安市:

蓝田县6个(清峪、道沟峪、辋峪、岱峪、洋峪、东汤峪),

长安区17个(库峪、小峪、大峪、太乙峪、子午峪、扯袍峪、白道峪、土门峪、蛟峪、石砭峪、

天子峪、抱龙峪、白石峪、皇峪、沣峪、祥峪、高冠峪)

鄠邑区11个(紫阁峪、太平峪、鸽勃峪、乌桑峪、黄柏峪、化羊峪、曲峪、涝峪、栗峪、潭峪、甘峪)

周至县7个(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骆峪、竹峪)

宝鸡市:

眉县6个(泥峪、西汤峪、滑峪、小黑峪、大黑峪、斜峪)

陈仓区1个(晁峪)

从这72峪的名称中就能体会到浓厚的秦岭北坡地区的历史人文氛围。就拿正对西安南部的长安和户县来说:

库峪:古时叫苦谷,传说水质苦涩,土人曰苦,后音转为库。后来人们才明白,是因为谷中盛产金银等矿物质;

扯袍峪:传说太宗李世民于山中行猎,在此龙袍被树枝扯烂,故名;

大峪:原名义谷,后人称大义谷,简化为大谷;

小峪:原名锡谷,较大峪小,又由锡谷谐音成小峪;

太乙峪:传汉武帝到太乙湫池祭太一神、建太乙宫,谷随宫名;

石砭峪:古名石鳖峪,以谷口有巨石如鳖得名,后谐音今名;

天子峪:因传说唐朝一太子在此峪中出生,得名;

抱龙峪:因传说在天子峪出生的唐朝太子从此峪抱回长安,得名;

子午峪:古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此峪正对唐长安城中轴线,故名;

皇峪(黄峪):唐代皇帝在此建有翠微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临终之地;

沣峪:以沣河发源此谷得名,出峪口不远的沣河两岸就是周王朝的都城沣和镐;

高冠峪:谷之右侧有一座高耸的秀峰,形似头戴高帽的巨人,故名;

紫阁峪:因其内的紫阁山(峰)而得名,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最爱,留下了诸如李白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杜甫的“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白居易的“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岑参的“东望紫阁云,半入紫阁松。”等诗句;

太平峪:因隋朝皇帝在此建太平宫而得名;

黄柏峪:因山谷内柏树多而得名;

化羊峪:因峪口有化羊庙而得名,化羊庙又称化羊宫、华阳观、东岳庙等,现存的东岳献殿为陕西省内保存的为数不多元代建筑;

曲峪:因谷道弯曲不直而得名。

最近10年西安市沿秦岭北坡修了环山公路,修通了从市区通秦岭的几条宽阔的公路,现如今从市区到山边开车约30分钟左右,民众探访秦岭72峪会非常便利。

现在也有很多公交线路开往秦岭:

环山旅游1号线路:圭峰山、直峪口、栗峪口、耿峪

环山旅游2号线路:石砭峪、南五台、嘉午台、大峪口

以上线路站点都在环山公路边,要到峪口还需要走1个多小时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