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鱼 | 清代贡品,一种特别的裂腹鱼,因而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

文 / 图钓客 原创 以传播鱼类知识,弘扬钓鱼文化为宗旨

序言:

雅鱼的学名叫裂腹鱼,产于四川雅安青衣江支流周公河,河中有两种裂腹鱼,都叫雅鱼,雅鱼是雅安三绝之一,是代表雅安市的“城市生物名片”。雅鱼为什么能够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雅鱼的命名有哪些,何种命名才最有辨识度?作为生物名片的雅鱼对雅安市旅游发展有哪些潜在价值?

雅鱼 | 清代贡品,一种特别的裂腹鱼,因而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

雅鱼


作为读者的你,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如下内容:

  • 雅鱼能成为雅安市城市生物名片的原因是什么
  • 通过雅鱼命名的探讨,可以获得鱼类及相关文化知识
  • 两种雅鱼的生物特异性诠释了生物进化过程
  • 怎样挖掘雅鱼的潜在旅游价值


一、雅鱼作为裂腹鱼为什么能成为雅安市的城市生物名片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古代青衣西羌国的中心,古南方丝绸之路门户,又称大熊猫的故乡。雅安三绝是指雅鱼、雅女和雅雨。雅鱼味道非常鲜美,成为清代贡品,雅女指雅安地区盛产美女,雅雨是指雅安市是“雨城”,一年中下雨天数多达200多天。

雅安选择雅鱼作为城市生物名片,没有选大熊猫,一是因为大熊猫是国宝,不能作为一个市级生物名片,二是从侧面说明雅鱼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和优势,才能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具体原因如下:


1、雅鱼是唯一和美丽神话传说有关的裂腹鱼

裂腹鱼有很多种类,虽然有的成为河流的生物名片,如贡山裂腹鱼成为怒江生物名片;异齿裂腹鱼成为雅鲁藏布江生物名片;大理裂腹鱼为云南四大名鱼之一。但除了雅鱼(学名:齐口裂腹鱼)之外,没有另一种裂腹鱼和美丽神话传说有关。

雅鱼又称宝剑鱼,源自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相传女娲补天时,用尽了七彩石,天却还是有个小洞没补好,成为天漏,这个地方就是“雨城”雅安,在补天过程中,佩剑不小心落入青衣江,化作雅鱼。能获此类传说殊荣的鱼类,恐怕只有代表“白龙鱼服”典故的鲤鱼了。雅鱼和青衣江这两个词汇搭配相映成趣,很有国风味,古代戏曲中的青衣就是指端庄娴静优雅的妙龄女子。雅鱼、雅雨、雅女“雅安三绝”自然天成,极富诗意。美丽的神话传说让雅鱼打上文化标签烙印。


2、雅鱼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裂腹鱼,头骨中有一枚宝剑状骨刺,独一无二

裂腹鱼的分布受青藏高原的影响非常大,主要分布在云、贵、川、藏、青等省份。青藏高原河流中大型鱼类以裂腹鱼和裸鲤为主。它们外观相似,差别在于裸鲤没有鳞片,裂腹鱼有鳞片或无鳞。

裸鲤:顾名思义,是指没有鳞片的鲤科鱼类,如青海湖裸鲤(湟鱼)、花斑裸鲤、金沙江豹鱼(厚唇裸重唇)、尖裸鲤等。

裂腹鱼:为鲤科下面的裂腹鱼亚科鱼类,有三属:裂腹鱼属、裂尻鱼属、叶须鱼属。有些地方叫弓鱼,如大理弓鱼(裂尻鱼属)、塔里木弓鱼。裂腹鱼属下面有很多种类,如四川裂腹鱼、灰裂腹鱼、贡山裂腹鱼、云南裂腹鱼、拉萨裂腹鱼等,品种非常多。

雅鱼是齐口裂腹鱼的简称,属于裂腹鱼,在裂腹鱼中雅鱼很特别,不是所有裂腹鱼都叫雅鱼。因为雅鱼的鱼头内藏有一枚宝剑状的硬骨刺,而其他裂腹鱼的头骨中却没有这一显著特征,独一无二的特点让它成为雅安市城市生物名片的理由之一。

雅鱼 | 清代贡品,一种特别的裂腹鱼,因而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

雅鱼头部有一枚宝剑状骨刺


3、雅鱼曾是清代贡品,是珍稀名贵淡水鱼,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我国不乏名贵淡水鱼类,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鱼类的美味趋之若鹜,如美味的河豚、鲥鱼等。北宋名臣范仲淹就写过“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诗句,诗中提到的鲈鱼指的是松江鲈鱼(四鳃鲈)。还有康熙帝赋诗“有依萃尾鱼,细鳞秋拨刺”赞美的细鳞鱼。而雅鱼被慈禧太后称赞为“龙凤之肉”,和飞龙鸟(龙肉)一样成为皇家贡品。这样的知名度有助于它成为雅安市的城市生物名片。


4、雅鱼是一道经典名菜,对提升城市软实力有帮助

雅鱼鲜美,无须放油即可生煎,做法多样,是旅游美食佳肴。其中“砂锅雅鱼”是雅安的一道传统名菜,被评为川菜十大经典名菜。常在待客筵席中以“压轴”出场,让食者对雨城雅安念念不忘。这有助于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二、通过雅鱼的命名考据,获取鱼类文化新知

一直很困惑,为什么叫雅鱼,是以前就叫雅鱼,还是后来才有此称呼,查询资料后发现雅鱼有丙穴鱼、嘉鱼、细甲鱼、齐口鱼、洋鱼之称,觉得非常有意思,还有一段描述雅鱼特征的文字:“裂腹红尾,形似鲤而鳞如鳟”。不由得要问自己,这些命名是怎么来的,准确吗?是否只有雅鱼才是裂腹红尾?“形似鲤而鳞如鳟”讲的又是什么意思?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考据,以便获得新知。

1、用丙穴鱼、嘉鱼称呼雅鱼是否有助于提升该鱼的辨识度

清末《雅安乡土志》有记载“嘉鱼: 由周公水逆行五里黄莺口之麓所产, 鳞甲光泽如金, 额有须二, 似古文丙字。旧有丙穴嘉鱼之目, 或好事者名之, 然雅鱼此最味美, 远近珍焉。”从这些描述文字中可以得出,雅鱼这个名称在清朝就出现了,不是后来命名的,并且早就有丙穴鱼、嘉鱼之称,雅鱼产于周公河上游山麓,这里的山麓就是指邛崃山的东麓洞穴,古人只知道这鱼有从洞穴里出来的习惯,又似丙字状。

  • 丙穴鱼的来由

唐代杜甫描写丙穴鱼的诗句:“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其实杜甫说的丙穴鱼是根据人们约定俗成的称呼雅鱼,但还不一定说的是雅鱼,他只是个诗人,不是生物学家。他也是跟着更早的古人来讲雅鱼,如先秦时期的《尔雅·释鱼》(第十六章): “鱼枕谓之丁, 鱼肠谓之乙, 鱼尾谓之丙。”,把弯曲的鱼肠形容为“乙”字,把八字形鱼尾巴形容为“丙”字,丙穴是指像鱼尾一样的洞穴,其实质上讲的就是洞穴或者岩腔洞,丙穴鱼就是洞穴鱼的意思,古人说的丙穴鱼并不是特指雅鱼,是洞穴鱼的泛称。

雅鱼 | 清代贡品,一种特别的裂腹鱼,因而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

象形文字“丙”,古代丙指鱼尾的形状


至于洞穴,清代嘉庆《洪雅县志》是这样描述的:“嘉鱼,瓦鱼: 出瓦屋山下火石鹿石等溪, 自山洞中出, 味极美。”事实上,雅鱼是半洞穴鱼,越冬的时候才去深水洞穴,现今对洞穴鱼的研究非常丰富翔实,有全洞穴盲鱼,也有半洞穴鱼,分布的范围也非常广,尤其以广西等喀斯特地貌山区种类最多,况且,雅鱼穴居的洞穴不只是溶洞,还包括河流中水下的岩石洞,四川当地人叫岩腔洞。这段文字界定了地域范围,出自瓦屋山,还叫它瓦鱼。

雅鱼 | 清代贡品,一种特别的裂腹鱼,因而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

岩腔洞


  • 古人说的“嘉鱼”是指什么鱼?

有人指出,雅鱼、嘉鱼、丙穴鱼三种命名, 以“嘉鱼”一名出现最早。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如此描述: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明代初年四川大才子杨慎咏嘉鱼的诗句:“南有嘉鱼, 出于丙穴。黄河桃花, 味与相颉。最宜为脡, 鬲以蕉叶。不尔脂腴, 将滴火灭。”

宋代朱熹注解:“嘉鱼, 鲤质, 鳟鲫肌。”

《广西山川志》浔州府·贵县注:“嘉鱼井在县西, 泉通江穴, 时出嘉鱼。”

诗经中的“南有嘉鱼“所指其实也是很宽泛的,意思是南方有些味道鲜美的鱼,出自洞穴,叫嘉鱼,因此嘉鱼其实是一些洞穴鱼的总称,或借指鲜美的鱼。宋代朱熹解注更具体一点,说嘉鱼有虹鳟鱼一样的鳞片及鲫鱼的肉质。除朱熹以外,其他更多的指洞穴鱼,而广西山川志记载的嘉鱼是指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半洞穴习性的墨头鱼、华鲮鱼等。

雅鱼 | 清代贡品,一种特别的裂腹鱼,因而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

广西半洞穴鱼--华鲮、墨头鱼


雅鱼这个称谓,比较好理解,是特指产自大渡河雅安江段,头部有宝剑状骨刺的裂腹鱼。对于“嘉鱼”这个名称,很多人在理解上还有一些误区,乃至争论。有人以为嘉鱼是以地区名称命名的。现在的乐山市古代称嘉州,于是,如有人说嘉鱼取名于古代嘉州的“嘉”字。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但雅鱼的产地模式和洪雅县有关,瓦屋山麓是雅鱼的洄游地,青衣江支流周公河的上游就在瓦屋山下,熟悉的朋友都知道,瓦屋山下的瓦屋山水库现在都改名成雅女湖了。


结论:古代人们对于鱼类的命名是比较笼统的,如南方喜欢把条状的小鱼叫“刁子鱼”,把白条、马口鱼、小翘嘴鱼、拟餐、鮈、鲴鱼都叫刁子鱼。同理,在鱼类生物学建立前,“丙穴鱼”和“嘉鱼”这两个名称,只是现在约定俗成特指雅鱼,但并不能有效的将雅鱼和其他洞穴鱼类做有效区分,更不能在小范围内和其他裂腹鱼加以区分。而学名齐口裂腹鱼太过学究绕口,也不符合发展的需要,因此,雅鱼这个称呼最贴切!最有辨识度。


2、“细甲鱼”和“形似鲤而鳞如鳟”的定义和描述能否让我们有效区分近似鱼?

古代典籍除了定义雅鱼的名称外,还有一些描述雅鱼特征的文字,如“细甲鱼”、“形似鲤而鳞如鳟”。这些描述是否准确?个人认为“细甲鱼”不是特别准,太过抽象,因为有类似鳞片的鱼类有很多,不能做到有效区分,古人描述鱼类鱼鳞是比较混乱的,多冠以白甲鱼、细鳞鱼、细甲鱼等称呼。

白甲鱼多指南方的一些鳞片大而密集的鱼类,类似我国古代的鱼鳞甲胄,如南方白甲鱼。

细甲鱼指鱼鳞间隙较大,类似中亚武士的锁子甲,如铜鱼、大鳞鲃、鱤鱼等。

细鳞鱼指鱼鳞小而密不透风,多指鲑科鱼类,如秦岭细鳞鲑、虹鳟鱼、哲罗鲑、北极茴鱼等。

下面这些鱼,要是按照古人笼统的用细甲鱼、细鳞鱼定义辨认,不加以仔细描述,是很难做到有效区分的。

雅鱼 | 清代贡品,一种特别的裂腹鱼,因而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

外形、鳞片和雅鱼非常相似的鱼类,如果仔细点,能分辨出来吗?


雅鱼的鳞片和虹鳟鱼最为接近。因此,朱熹的描述:“嘉鱼, 鲤质, 鳟鲫肌。”是比较准确的。

雅鱼 | 清代贡品,一种特别的裂腹鱼,因而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

虹鳟鱼和雅鱼的鳞片最接近


3、是否只有雅鱼是“裂腹红尾”?

描写雅鱼是“裂腹红尾”这段文字只是说明雅鱼具有红尾这个特征,但不能作为区别其他裂腹鱼的一个标准。因为不只是雅鱼的尾鳍是淡红色,昆明裂腹鱼、大理裂腹鱼的尾巴也是淡红色的。


三、两种雅鱼的生物特异性诠释了生物进化过程

重要的介绍再重复一次,在青衣江支流周公河等水域中生活着两种裂腹鱼,它们都有宝剑状骨刺,都属于雅鱼。学名一个叫齐口裂腹鱼,一个叫重口裂腹鱼,属于哥俩关系。齐口裂腹鱼以植物性藻类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重口裂腹鱼是以动物性水生昆虫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这恰好证明了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 两种雅鱼为了适应环境各自有哪些不同的进化?

齐口裂腹鱼为下口位,下唇具有发达锐利的角质层,便于捕食底栖生物和刮食水底石头上的附生藻类。鳃细小,排列紧密,便于过滤水,留下食物。咽喉齿像勺子凹陷状,有发达的角质垫,便于咀嚼摩擦碾碎食物。咽喉齿的上部尖呈弯钩状,可以起到撕裂切割一些藻类苔藓的功能,这点和草鱼、青鱼一样。肠道弯曲细长,便于消化食物。

重口裂腹鱼主食水生昆虫、昆虫的幼虫,还吃小型鱼类,以及藻类,植物碎片残渣。口也是下位,但有发达的口须和唇,口须便于它发现石头底下的水生幼虫。唇部像鲤鱼一样有个可以伸缩的管状口,口腔可以张得很大,口腔中有很多体验味道的味蕾和黏液细胞,它可以像鲤鱼一样翻泥找水生虫子,并能辨别食物是否美味。鱼鳃的滤食功能没有齐口裂腹鱼强。肠道粗而短,还可以分泌润滑粘液,便于较大食物通过,肠道盘曲较简单,但具有肠道内壁皱褶,具有伸缩性,可以增加消化吸收面积,这样的肠道是为动物性食物准备的。


  • 两种雅鱼产生不同进化的原因分析

雅鱼生活的水域范围较小,“雨城”雅安海拔高度达到2000米左右,属于冷水环境,河流中鱼类食物来源主要是藻类和昆虫的水生幼虫,为了最大限度的生存下去,一种雅鱼(齐口裂腹鱼)进化出以藻类为主食,下颌有锐利的角质层。一种雅鱼(重口裂腹鱼)唇部像软管可以伸展吃虫子,并且触须较长,便于找动物性食物。这样的进化,目的是把食物资源功效最大化,不会出现抢食一种类型的食物,而置另一种食物于不顾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满足物种整体生存延续的需要。


四、雅鱼对雅安市旅游发展有哪些潜在价值?

雅安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城,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多。雅鱼味道鲜美,雅鱼具有美丽传说,加以合理利用,有一定的潜在旅游价值。

雅鱼 | 清代贡品,一种特别的裂腹鱼,因而成为雅安市的生物名片

雅安周公河景点


1、可以利用雅鱼的传说主打文化牌,编成大型歌舞剧,挖掘旅游价值。像岳阳就有岳阳楼巴蛇传说的洞庭广场。再如杭州根据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造了一座宋城,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演绎的就是宋文化内涵,成为宋城的灵魂。女娲补天神话传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原生态文化主题。雅鱼、雅女、雅鱼及雅安茶文化,羌文化,大熊猫都是不错的文化素材。和周边旅游景点如瓦屋山等形成旅游矩阵。

2、发展旅游养殖业,雅鱼现已能够人工养殖,可以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利用水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雅鱼养殖业;还可以建立雅鱼路亚垂钓城;改造周公河雅鱼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赏鱼走廊;或者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发展雅鱼食品深加工产业,成为旅游手信零食。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