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老庄供奉着猪八戒,600年来香火不断,当地人自称是其后人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嘉靖帝在位时期。而《西游记》的故事当然很多并非吴承恩独创。《西游记》成书之前,西游故事便在民间广泛流传,甚至在宋元话本里面,就有很多关于西游故事的素材。这些素材在吴承恩的笔下,经过一番大规模合编整理,就产生了当下的《西游记》故事。

云南高老庄供奉着猪八戒,600年来香火不断,当地人自称是其后人

在《西游记》故事里,猪八戒曾在高老庄骗婚高家小姐,那么,高老庄在哪?相信很多网友对此感到茫然。事实上,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多次提到高老庄的地理坐标:乌斯藏高老庄。宛如前文说的《西游记》成书于明朝,因此吴承恩在整合《西游记》的时候,不经意中将大量明朝地名植入《西游记》,其中,乌斯藏就是典型。

所谓的乌斯藏,是明朝对西藏的称呼。那么,似乎猪八戒是藏族大婶的女婿?答案又是否定的。

云南高老庄供奉着猪八戒,600年来香火不断,当地人自称是其后人

因为,云南保山市境内存在着一个高老庄,这个高老庄和《西游记》里描述的高老庄有一点是吻合的,那就是这个高老庄里供奉着猪八戒,并且村民祖祖辈辈有禁忌:禁止吃猪肉。同时,猪八戒的庙宇里香火旺盛。根据该村村民介绍,该村庄的百姓们,祭祀、崇拜猪八戒已经长达六百年了,按照时间线推算,该村庄百姓的祖先崇拜猪八戒,最早是在元末明初时期。

神怪猪八戒

在云南高老庄的民间故事中,猪八戒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其人生轨迹明显不一样。

在云南高老庄的故事中,猪八戒是当地的一个神怪,时常在阴雨天破坏村子里的堤坝,而往往阴雨天是村民最需要堤坝保护庄稼的时候,虽然村民们也多次和破坏堤坝的猪八戒进行较量,但是,作为神怪的猪八戒,和《西游记》中笨拙、行动迟缓的猪八戒截然不同,神怪猪八戒逃窜很快,等到村民来驱逐神怪猪八戒、保护堤坝的时候,猪八戒也早已逃之夭夭了。

云南高老庄供奉着猪八戒,600年来香火不断,当地人自称是其后人

并且,神怪猪八戒起初只是破坏堤坝,到后期,则开始破坏乡民的田园了,这些让村民不得不考虑和神怪猪八戒求和,于是村民委托巫师和神怪猪八戒进行沟通,承诺愿意修庙给神怪猪八戒,供奉香火给神怪猪八戒,神怪猪八戒也同意了村民的求和条件。

于是,村民花钱为神怪猪八戒塑造了金身,同时修建了“八戒寺”来容纳这个金身。起初神怪猪八戒没有名字,村里的老百姓见神怪猪八戒是猪的形象,并且希望神怪能守住“八戒”,于是将这个神怪称之为猪八戒。

受到村民香火供奉的神怪猪八戒从此以后开始造福一方。

不过,神怪猪八戒之后的故事,开始有了《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了。

云南高老庄供奉着猪八戒,600年来香火不断,当地人自称是其后人

受了供奉的猪八戒,看上了村里一个叫高翠兰的姑娘,猪八戒为了追求高翠兰,整天在高翠兰家的后园做农活,希望能收获高翠兰的芳心。

但是,这却让高老爷感到忧虑:因为一来神怪猪八戒是个猪精,相貌丑陋,并且还是个妖精,因此高老爷不愿意许可这门亲事,但是架不住神怪猪八戒整日上门干农活,最终,高老爷被迫同意让高翠兰嫁给猪八戒——当然这里面是否有胁迫成分,那就有些难说了。

毕竟,神话故事是现实生活的投影。

云南高老庄供奉着猪八戒,600年来香火不断,当地人自称是其后人

如果将神怪猪八戒的故事折射成现实版,那么可以这么讲述:

元末明初的云南处于土司政治的统治下,以至于洪武皇帝对云南局势不放心,专门委派沐英来镇守云南,至于县城外乡村,则处于乡绅自治的状态。

猪八戒的原型很可能是元末时候附近的某个山贼,时常骚扰村子,而村子的地主武装打不过这些山贼,最终,乡绅委托中间人和山贼和谈——愿意缴纳一定的保护费,来换取村子太平,而山贼头目看上了村里高老爷的女儿,于是通过各种手段逼迫村里同意这门亲事,于是村里被迫同意了高翠兰的“和亲”。

云南高老庄供奉着猪八戒,600年来香火不断,当地人自称是其后人

而随着时间流逝加之故老相传,这段被遗忘的村民、山贼的斗争史,最终演化出了神怪猪八戒的神话,同时,村里人将猪八戒演化成了神怪,并将其视为村里的守护神进行崇拜、祭祀,并在后世流传。

其实从宗教学、民俗学等角度来说,很多远古的神话、民俗,其实都源自部落酋长的事迹乃至生平,甚至很多神话故事,本身就是部落发展史的投射。

猪八戒的命运

从民俗史角度来说,不论是宗教也好,鬼神也罢,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完全和掌握话语权的人是否积极推动息息相关。

云南高老庄供奉着猪八戒,600年来香火不断,当地人自称是其后人

比如说朝廷算是宗教和鬼神的重大推手之一。在历史上,妈祖是福建的地方神,三山国王是广东潮汕人的地方神,但是在去年某个大新闻之前,三山国王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反倒是妈祖在全国人尽皆知,归根结底在于明清朝廷积极册封、提拔妈祖,妈祖才从福建的地方神一跃成为全国都知道的神仙,而三山国王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因此,始终默默无闻。

除了朝廷之外,文学家的笔,也是可以和朝廷的推广相提并论的推手。

吴承恩时代,距离乡民们修建猪八戒庙,已经过去二个世纪左右的光景了,而作为江苏人的吴承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又是怎么知道遥远的云南,有个叫猪八戒的神仙?

云南高老庄供奉着猪八戒,600年来香火不断,当地人自称是其后人

有说法认为,元末明初时候,江苏的几个大宗族被迁入云南——明初发生过大规模移民运动,而江苏的几个大宗族中,就有高家。大约是明朝中期,大宗族中的董家因为某种因素,回迁回了江苏,将云南的风土传说传入到了江苏。

吴承恩在这个环境下,得知了猪八戒的传说,并把猪八戒娶高翠兰的传说,糅合到了《西游记》中,就这样,猪八戒从云南的神怪,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