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十點讀書會,作者維豆

前幾天,微博上一個話題#90後的中年危機有多恐怖#,有800多萬人圍觀,說出了當代年輕人的現狀: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90後網友代表@城南郵局說:

今年起我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開始衰老,對未知事物的第一反應是逃避而非好奇。

當我想嘗試什麼的時候,下意識的覺得肯定會失敗。


以前以為自己的人生有千萬種可能,而現在就想過著平靜的日子,考慮什麼時候能安頓下來。

原來衰老的第一個體現,就是開始退縮,覺得自己不行。

80後網友代表@素節表示不服:

80後的老傢伙表示,孩子你們這不是中年危機。

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每個月的房貸、生活費、孩子的花費、人情世事來往的預算、逢年過節老人的孝敬費……被這些壓得喘不過氣來。每天工作累成狗,病了不敢請假,這才是真正的中年危機。

……

幾輪battle下來,大家一致認為字字誅心,現在很多成年人的狀態都是如此:

禿頭、養生、還貸、焦慮、麻木……

一心只想搞錢,對世界萬物包容心越來越大,相較於熱鬧的場合更喜歡一個人宅在家裡。

從之前的冒險主義變成了現在的保險主義。

時而元氣滿滿,時而懷疑人生。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還沒怎麼拼命,就拼不動了”

上週,跟朋友去看了一個展。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大家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匿名寫下來,放在信箱裡,工作人員會隨機挑出來幾個放在展覽框裡讓路過的人簽名。其中有一封我看到之後很受感觸。

她說:

我今年27歲,一事無成,一無是處。

沒掙多少,頭髮倒掉了不少。

精力越來越下滑,年齡倒是蹭蹭往上漲。

職位美名其曰:設計師。

你看到是光鮮,我體會的卻是心酸。

加班是家常便飯,有一次累到流鼻血,我不慌不忙跑到衛生間洗乾淨,然後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回到工位繼續修第232張圖。

那天又是晚上11點多才下班。

坐在回家的出租車上,我媽當天第三次打來電話問候。

問我到家沒?我說早到了。

問我吃了沒?我說早吃了。

問我什麼時候睡覺?我說就是睡呢。

不知道有沒有騙到我媽,我簡單說了兩句話掛了電話。有點心塞。

司機師傅突然跟我說話:姑娘,你騙不了爸媽的,爸媽心裡最清楚了。

哎呀,師傅這一句真的是,好吧我承認,有點想哭了。

我忽然間有點怕這種持久的狀態,在心裡罵自己:你到底在圖什麼呢?

結束內心戰鬥之後,這大概是我第500次想放棄吧。

……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很多人在這封匿名信旁邊簽了名字,大概應該都是同病相憐,想在這一刻,取取暖,也想告訴那個女生,你不孤單,這諾大的城市,我們都在並肩作戰呀!

我不知道那位女生現在過得如何了,但我想,她應該不會放棄。

因為她最後一句寫的是:

親愛的路人啊,這是我的經歷,不過啊,我想再堅持一天,如果明天還覺得不行,我就打道回府!

說實話,我懂她。

因為我也是靠這句話撐到了現在。

每當我覺得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再堅持一天,如果明天沒有好轉,就放棄。

就這樣,我每天想放棄的時候都會重複這一句話,堅持到現在。

我知道,每個年輕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刻。

一腔熱血出來打拼,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可當夢想遇見現實,第一回合都敗得慘不忍睹。

拼了那麼久,還是沒有起色,雖然自己還年輕,但有時候感覺已經拼不動了。

身心疲憊,傷痕累累。

現在有個詞叫“退休預備員”:是指二十出頭,就已經開始憧憬嚮往退休生活的年輕群體。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雖然現在才二三十歲的年紀,但已經想過退休的生活了。

對新鮮事物提不起興趣,脫髮,長胖,記性變差……這些外在壓力讓你不得不承認自己真的像是一個“中年人”了。

對此無語凝噎,惟有淚千行。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父母到了需要依靠我的年紀,

我卻一無所有”

2019這一年,不知怎麼了,朋友圈裡看到很多長輩生病的消息。

每當看到朋友圈裡的水滴籌都會點進去,嘆息一聲,然後捐上自己的綿薄之力。

很多人說,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就去醫院看看。

那裡有冷和暖、生與死,那裡會拆穿所有中年人的體面。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父母該依靠自己的年紀,自己卻一無所有。

前幾天,看馬薇薇主持的節目《我想和世界談談》,嘉賓劉媛媛說了一件男同學的故事:

大學畢業,男同學出來闖蕩,在公司做的還不錯,一兩年就做到了一個小管理層。

那時候正好是他春風得意的時候,卻被告知媽媽患了癌。

由於北京的醫療條件更好,他決定,把媽媽從老家帶出來治病。

可就在手術的時候,他媽媽在手術檯上就去世了。

劉媛媛打電話問其情況。

男同學說:“媽媽已經去世了。”

劉媛媛:“然後呢?”

男同學波瀾不驚地回答:“然後我接下來要聯繫殯儀館來派車,把媽媽載過去火化。”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劉媛媛聽完很驚訝:“不會吧,為什麼要這麼著急。你太快了吧,你不要等一下,讓家裡人過來做個告別嗎?”

男同學接下來說:

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我不知道把我媽帶去哪?我沒有房子……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這件事對劉媛媛打擊很大,也成為了男同學終生遺憾的一件事情。

劉瑜說:不得已的,總是叫生活本身。


你以為自己還是小孩子,可生活正在逼著你做大人,你連哭的時間都沒有,無能為力卻也硬著頭皮承擔著這個年紀本不該承擔的痛苦。


曾有個讀者給我發私信,說了她正在掙扎的生活,最後她說:

“突然明白,我要成為一個有擔當的大人了。像爸爸一樣有擔當的大人。”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我回她6個字:辛苦了,拍拍你。
不瞞大家說,這6個字,是之前有段時間我壓力特別大,經常失眠的時候,我爸爸發給我的一張圖片。

圖片上有對這6個字的解釋:

“辛苦了,拍拍你”這句話真的笨拙到可愛,它的意思無限接近於“我很想安慰你,但我怎麼思考都無法說出好聽的話,即便如此,我還是想給你一點回應,讓你不要這麼孤獨。


看過之後,我懂得了爸爸的良心用苦。

爸爸媽媽知道你有多累多辛苦,他們何嘗不想陪在你身邊拍拍你,告訴你:我的孩子,辛苦了!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你沒有變老,你只是長大了”

知乎上有個話題:長大是什麼感覺?

答主@loen回答:

1. 開始相信人生可能性很有限,接納生活的缺憾和不完美;


2. 接納自己的優缺點,並與之和平共處;


3. 學會了自我治癒及自我安慰,並且多聽他人的解釋,安慰他人;


4. 對事情不再有偏激,極端的看法;


5. 別人說的話,隨便聽一聽,自己做決定;


6. 理解人生的本質就是孤獨;


7. 突然很想安定下來,有個人陪伴。

對於現在的我,似乎每一條都中招。

做事不再不顧後果,心態越來越平和,對生活中看不慣的事也越來越能接受了,每天的開心像是賺來的,對責任開始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越來越想多陪陪爸媽。

我總是感嘆自己快30歲了,還一事無成,對90後的中年危機更是焦慮。

在我27歲生日那天,媽媽第一個發來消息提醒我生日。

我說,媽,我都這麼大了,不過生日了吧。

我媽回我,胡說,還小著呢!

你看,她不說你還年輕,她說你還小著呢。

而理性的老爸給我發來消息,我跟他說了最近的“中年困惑”。

我爸回我:閨女,你沒有變老,你只是長大了。

我爸終於承認我長大了。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電視劇《嘿!老頭》裡,有句臺詞說:


人會長大三次。


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


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我們很多人處在二三階段。

從小時候的羨慕、嚮往、一往無前,到現在的質疑、不甘、無能為力,都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它沒有好壞之分,只是讓你明白,你該走的路一點都不會少。

長大會讓你認清很多東西,但這種“認清”不是全盤否定過去,而是覺得過去那些曾認為不值當的小事竟然也有幾分意義,但凡是有意義的事,就沒有浪費。

要說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很多人都懂得了如何與生活更友好的相處。

或許現在的你籍籍無名,微不足道,但依然想熱氣騰騰地與這個世界交手,正當好的年紀,怎麼可以輕易地認輸。

縱然成年人的“危機”從來沒斷過,我們也定會窮極一生好好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

被“中年危機”榨乾的中國年輕人

我今年28歲,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我今年30歲,左手房貸,右手車貸;

我今年35歲,依舊很平凡,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

彆著急,慢慢來。

出人頭地值得慶祝,而平凡也是生活的答案。

小時候喜歡的動畫片《蠟筆小新》裡有這樣一個情節:

小新跟媽媽說:平凡是最幸福的。

媽媽回答:生病、意外、倒閉、離婚,這些事,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如果能平凡度過一生,那當然是件可喜可賀的事。

小時候以為是兒戲,長大了才知道是人生。

所以,當下的你無論成功與否,但行好事即可。

學會接受自己的缺點,擁抱自己的平淡,這一生只願只要平凡快樂,誰說這樣不偉大呢?

生活不會按照我們所規劃的方向走,既然如此,那就在它給出的答卷上,盡力而為。

山重水複,總會柳暗花明。

願你從今往後的人生,隨興而行。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開心,好好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