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不僅僅是男性!

最近的熱播劇《我是餘歡水》,講述了一個小人物在職場、經濟、家庭、身體、心理、感情等方面遇到的問題,詼諧荒誕的劇情走向,讓觀眾們邊吐槽邊聯想自身,人到中年都這麼不容易嗎?


中年危機,不僅僅是男性!


百度百科對中年危機的解釋為: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綜合徵”。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各類影視劇、論壇、書籍、媒體、甚至社會定義,好像都把中年危機和男性掛鉤。

那小編就有疑問了,男性和女性都會經歷中年,

為什麼大家都在討論男性的中年危機?

討論女性的中年危機的人很少?


女性的中年危機也應該受到關注。

和男性一樣,女性也會遇到家庭、事業、感情等等各方面的問題。

隨著時代和就業觀的發展,女性在職場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也會面臨晉升、職業規劃、職業發展等問題,

很多事業型女性要面臨一個男性幾乎不需要面臨的問題: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


所以,不應該只討論男性的中年危機。

社會對於女性中年問題討論最多的,往往是 “更年期”這個生理問題,這個因為生理變化,引起的其他變化,往往也帶有諷刺色彩。甚至有人在對他人惡語相向的時候,也會說,“你是進入更年期了嗎?”

女性明明要面臨的問題不比男性少,為什麼關注點不那麼廣泛呢?

我苦思冥想,帶著不理解的心情,覺得以下幾個原因,可能導致了這種現象。


中年危機,不僅僅是男性!


1、 性別差異,導致的天賦差異

不得不承認,在家庭方面的天賦,女性往往高於男性,特別是作為母親對子女的教育天賦,女性起著絕對作用。我們常常說看一個孩子的未來,就看母親的教育。

在印度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培育一名男性,只是培育了一個人,培育一名女性,會培育一整個社群。

這就決定了,在家庭和事業之間需要做取捨的話,犧牲的往往是女性,女性迴歸家庭,在職場中佔據大多數的男性就會主導社會的話語權。

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時候的男性作為家庭經濟收入的來源,一旦他們發生什麼變故,整個家庭都會遇到問題。爆發點是他們,討論的焦點自然是他們。


中年危機,不僅僅是男性!


2、 職場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雖然今天男女平權的意識逐漸深入人心,職場中女性的身影也越來越多,但是變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得不承認,職場中的性別不平等還是一個大問題。

到婚姻年齡的女性在求職中往往不會那麼容易!

過了婚育年齡的女性,晉升往往會比男性困難,看看企業高管的性別比例就知道了!

貝恩諮詢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高級管理崗位上的女性比例不到10%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9日報道,在全球範圍內,只有3%到4%的公司主管為女性。

同崗不同酬的現象在性別方面也存在,女性的薪酬往往是男性的80%.

……

在職場中的弱存在,使得女性更難生存,所以在職場女性面臨的不是一時的中年危機,她們一直都存在危機,這些問題可能往外延延伸涉及到男女平權,中年危機那一小點點的問題對女性來說,已經不足以拿出來討論了。


中年危機,不僅僅是男性!


3、 男性的中年危機,潛臺詞是“女性也有份”

“中年危機”首先爆發在男性身上,但是女性同樣可能受到了影響。

一個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就是男女共同組建的家庭,危機爆發在職場,影響最大的是家庭,從這個層面來說,男性的危機等於女性的的危機。

對於所有危機,我們保持理解的態度,但是從我們剛開始講的女性回顧家庭的社會分工來說,女性很好的兼顧了家庭,盡到了社會責任,男性的中年危機,代表他的社會責任沒有盡到位。

但是女性這時候必須和男性一起承擔危機帶來的影響,說起來有點“虧”

中年危機是男女都會遇到的問題,每個人的內容不同,程度各異,原因有差,希望我們都可以理性對待,共同解決,做好交流溝通,把事情往積極的方面引導,再大問題也可以解決。

最後,祝你人生美好,萬事皆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