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世居紅土高原的人們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獨有的生活習俗,到20世紀以來,大量的人們移居南邊,視雲南與其他地區不同的奇風怪俗稱之為怪,逐漸流傳開來,最終形成名揚四海的“雲南十八怪”。

#雲南爆料#

第一怪 竹筒當菸袋

作為植物王國的雲南,竹資源相當豐富,而且利用廣泛,人們用竹子造竹樓,編竹笠、竹蓆、竹床、竹桌、竹椅,甚至還用竹筒來杯水、當鍋來燒飯燒菜。

最特別的是用竹筒做菸袋,竹煙筒水中過濾過的煙氣既保持了旱菸的醇香,又消除了煙氣中的焦辣,滋潤了喉嚨,而且還有“咕嚕咕嚕”的聲音,用它來吸菸,真的是聲、色、味俱全,很是愜意。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第二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

雲南地處山區,道路坎坷難行,商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始終是一個難題。

雲南盛產稻穀,稻草柔韌而且隨處可得,用稻草把雞蛋紮成串來賣,既解決了運輸中雞蛋容易破碎的難題,又便於買賣雙方公平計價,童叟無欺。這是智慧的雲南人發明的早期包裹。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第三怪 草帽當鍋蓋

雲南草木茂盛,人們就用這些隨手可得,用之不竭的原料,編織成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簾子、帽子、鍋蓋、蓑衣和草墩,還有各種造型別致的工藝品。初到雲南來的外地人時常將外形相似的草帽和鍋蓋混為一物,誤以為雲南人是摘下草帽當鍋蓋。

實際上用草編織成的形同草帽的鍋蓋,因為吸溼,沒有蒸汽水下落,具有良好的保溼和透氣功能,既給蒸出來的食物增添了清香,又使飯菜在熱天時不易變壞,非常實用。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第四怪 豆腐長毛才出賣

雲南許多地方天氣較熱,不易保存新鮮的食物,由於許多雲南人都愛吃臭豆腐,人們乾脆就把剛做出來的新鮮豆腐用稻草捂上幾天,直到長毛變成臭豆腐,才拿到街上去賣。

此豆腐烤著吃,配上一些辣椒麵、鹽等佐料,吃起來美味得不行,可謂“嗅著臭吃著香”。

據說康熙皇帝品嚐之後,龍顏大悅,賜名“清方臭豆腐”。因而,燒豆腐鄉遍佈城鄉。臭豆腐還可以煎、炸、蒸或醃製成豆腐乳,是雲南別具風味的下飯小料。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第五怪 青菜叫苦菜

雲南多樣的氣候致使植物種類繁多而且生長旺盛,特別是滇中南雨水較多的地方,在內地被人稱為青菜的蔬菜不具有識別特徵,反而以口味為識別標準,因此,略帶苦味的青菜就被稱之為苦菜。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第六怪 米飯粑粑叫餌塊

古代中原將稻米制作的糕餅叫餌,最早進入雲南的漢族大多是在明朝時期。而云南盛產稻穀,為了便於人們外出攜帶乾糧,雲南人將蒸出來的米飯糰舂揉成餅,稱之為“餌塊”。

放在木炭上烤一烤,根據個人不同的口味,加上辣、甜不同醬料,還有肉醬、醃菜、豆芽、花生……吃起來滋味十足,中原古風猶存。此外,餌塊還可以炒、煮、煎、炸。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南明時的永曆皇帝逃難到騰衝,飢餓難熬,當地人炒餌塊給他吃,吃完大叫美味,贊曰:”此乃大救孤駕也!”此後,炒餌塊得名“大救駕”傳遍雲南各地。

雲南十八怪尋蹤(一)

雲南十八怪,每一怪都能勾起雲南人無數的回憶,有的甚至伴隨著我們的童年直至現在。#美食#

剩下還有十二怪是什麼?

#喚醒好春光#

下一集再來說道。#爆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