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被世人誤解了

以前看書經常看到這樣的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子不得不亡”,另外也看過《二十四孝圖》,所以對所謂的“孝道”沒有好感,認為是統治者洗腦的工具。但自從讀了《孝經》原文之後,我的觀點變了,也成了孔子粉絲。孔子的言行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而是為了中華民族千秋萬古的前途而活。

“孝”被世人誤解了

“孝”出自《孝經》: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 君,終於立身。”

孔子說的“孝”是一個民族人種的大戰略,今天有我們,要感謝孔子的這個大戰略。孔子的孝由三部分組成。

1、傳宗接代。讓本民族人種得到有效的傳承,這是最基礎的孝。如果人種無法傳承,就沒有今天的你、我、他,也就沒有討論這個文化的必要了。

2、有意義的活著。孔子認為,人要活著,就要學一門技藝來謀生。用這門技藝謀生的同時,順便為這個民族服務,為民族做貢獻。也就是後人概括的“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3、青史留名,光宗耀祖。孔子認為,最高級的孝,是“青史留名”。“要青史留名”,就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為自己的民族做讓後人永遠記住的貢獻。讓後人把他的名字記入史冊,讓子孫後代一提到他就感到自豪。這是最高級的“孝”。

另、被誤解的“孝”:

而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孝”並不是孔子的儒家原孝。比如“二十四孝”就不是儒家之孝,而是佛家之孝。它是佛教到中國傳播的一種本土化的宣傳。

另外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也不是孔子的“孝”,這是非漢族統治者為了加強統治動過手術的“孝”。《孝經》諫諍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 於 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從《孝經》原文大家可以發現,原義的“孝”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孝”是完全不同的。原孝非常人性、非常民主、說的是人活著的哲學。

“孝”被世人誤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