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作者:大黎

01小说背景和主要内容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作品。

想要读懂一本外国小说,很多时候不得不了解相关时代背景。

从1918到1929年,这十一年被称为美国的"爵士时代",也被称为"热闹的20年代",菲兹杰拉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表人物,而《了不起的盖茨比》更被认为是单独定义了一个时代的伟大作品。

1919年1月16日,美国国会批准了《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其中"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内酿造、出售或运送作为饮料的致醉酒类;禁止此类酒类输入或输出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

因为这条规定,很多不法商人开始走私酒精饮料而一夜暴富,而小说的主人翁,就是从事酒精饮料而发家致富。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了不起的盖比茨》曾经登上过二十世纪百大小说的榜眼,但是在此之前,从1925年2月定稿到作者1940年因为心脏病去世,它都是一本默默无闻、销售惨淡的作品,直到1942年美国部分图书销售商、出版商、图书馆和作家一起组建了一个非营利组织:"战时图书协会"。它的目的是通过图书来影响美国人对二战的思考,为作战的士兵提供精神食粮。

正因为这个契机,《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销路欠佳的图书之一,入选了"部队专供图书",被广泛阅读,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这部小说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讨论,成为了"最具匠心的美国小说"。

这部小说以叙事者尼克·卡拉威角度,对盖茨比的生活展开叙述,描绘了一幅"热闹的20年代"有钱人纸醉金迷又空虚寂寞的画卷,讽刺了上层阶级的虚伪和冷漠,对人在道德上的缺失进行否定和批判。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02不是每个人都有健全的道德观念

在小说的第一章,叙事者尼克就提出:

"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在开篇第一章就提出这个观点的用意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健全的道德观念,所以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人。

然而,接着尼克又说:

"如此自夸宽厚待人之后,必须承认的是,我的宽厚也有个限度。"

这句话为他最后与那些极度缺乏道德伦理观念的人划清界限埋下了伏笔。

小说的主人翁盖茨比是一个神秘的富豪,他买下一座豪宅,每周末都在家里宴请来自四面八方的知名人士或纯粹为了蹭宴会的陌生人。数不清的鲜花和酒水从他的豪宅中运进送出,招待那些和他毫不相关的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一个女人,黛熙。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黛熙和盖茨比以前是一对恋人,但是黛熙是富家小姐,盖茨比是穷小子,后来盖茨比离开,黛熙嫁人,直到他转身一变成为神秘富豪,买下了黛熙家对面的豪宅,想尽办法见到黛熙。

然而,再次相见他发现了黛熙的变化,连笑声里都有金钱的味道。

黛熙的丈夫汤姆是一个浪荡子,虽然娶了黛熙还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却在外面养着情妇,在黛熙生产的那一天都没有出现。

小说中尼克用了一句话来形容汤姆的背景:"我很难想象竟然有同龄人会富裕到这种程度"。说明了汤姆是一个有钱人。

所以当尼克又说:"我认为黛熙应该做的是抱着孩子逃离这座别墅,但是她显然没有这种念头"时,黛熙的虚荣和冷漠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正是盖茨比梦寐以求的女人,我想这也是最后他悲剧下场的原因。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03沉迷于物质享受的上流社会的生活真的值得称赞和向往吗?

小说虽然整体营造了一种上流社会的喧嚣与繁华,然而盖茨比在宴客的时候不会参与其中,他总是在旁冷眼旁观那些白吃白喝的人,在他的房子里放纵享受,而舞技精湛的他,数次宴会中只和黛西跳过一次舞。

那么,盖茨比既然是宴会的主人,为何不参入其中?

小说隐晦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沉迷于物质享受的上流社会的生活真的值得称赞和向往吗?

我想,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盖茨比拥有了物质上的一切,但他过得并不幸福,看着起舞喧嚣的人群,他感到的是空虚和寂寞,所以才会对这一切冷静甚至厌恶,而他还是坚持这样做的原因无非为了梦想中的爱情。

这是可悲的,也是可敬的。

可悲的是他的爱情梦必须建立在这些浮华之上,可敬的是他的梦想干净无瑕,没有虚假。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然而,就像这副华而不实的画卷一样,建立在这种背景之上的梦想,注定会成为悲剧。

在一次聚会上,盖茨比和汤姆摊牌,就黛熙究竟爱的是谁大吵了一架,最后黛熙和盖茨比先开车离开,汤姆、尼克和其他人开另一辆车。

但在归途中,黛西驾驶的车辆撞死了人,这个人就是汽车修理厂老板威尔逊的老婆梅朵,也是汤姆的情妇。

正房撞死了情妇,这个情节也是非常讽刺了,然而更加让人不可置信的是,黛西和汤姆隐瞒了事实,误导了威尔逊,以为撞死梅朵的人是盖茨比,导致了他的死亡。

而黛西和汤姆离开了这个地方,继续"幸福"的生活。

所以到了最后,尼克再见汤姆的时候,连和他握手都不愿意。

"汤姆和黛西——他们把东西打碎,毁掉别人的生活,然后龟缩到金钱、巨大的冷漠或者随便什么让他们蝇营狗苟地相处的东西里面,让别人来理清他们留下的残局……"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这就是金钱包裹下的灵魂,丑陋、自私、冷漠、无知,像是不用为自己负责的婴儿,单纯天真又自欺欺人。

而作者借着盖茨比的死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和讽刺。也呼应了最开始尼克所说的"我的宽厚也有个限度"。

"别人的行为或有磐石般靠得住的基础,或有烂泥般靠不住的理由,可是一旦过分到某种程度,我也就不管了。"

所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随意批评别人的尼克,在和盖茨比最后一次分别的时候会说:"他们都是烂人,那帮混蛋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你高贵。"

在小说中,盖茨比虽然是一个神秘的富豪,但是也是一个被人说三道四的暴发户,他那身粉红色的西装正是被人嘲笑的得对象,又土又俗,毫无贵族气质。

而正是这样一个给人初印象就是一个没有素养的暴发户的盖茨比,最后却得到了尼克的青睐和敬佩,而那个"擅长各种运动的全国知名人物,年仅二十一岁就在某个领域登上最高峰,家族富可敌国"的汤姆,到最后尼克连握手这种表面功夫都不愿意跟他做。

这也是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另一个观点:很多事情表面上看到的和真实情况并不是一回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04道德自省的必要性

小说的背景是美国的爵士时代,而这本书既然能够被誉为"独立定义一个时代"的作品,跟小说中对当时的场景描写有一定关系。

比如说:

"在这个世界里,轻歌曼舞尽日不息,声色犬马终年无休。萨克斯管彻夜吹奏着如泣如诉的《华尔街蓝调》,上百双金色、银色的舞鞋踢起闪亮的灰尘。"

而在这种瑰丽华美的背景下,却掩藏着让人不敢窥视的人性。

也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作者才借尼克之口,表达了道德自省的必要性。

在书中,尼克有一个恋人叫贝克,但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她,究其原因,他看清了她的嘴脸。

贝克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傲而冷漠。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她平躺在贵妃榻上,纹丝不动,下巴微微翘起,仿佛上面有东西就要掉下来,而她正努力让其保持平衡似的。"

这种装腔作势的姿态,并不能让不随便批评别人的尼克否定她,而致使他最后选择放弃她的原因,是"她不诚实得无可救药"。

拥有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却没有相应的实力,于是学会了各种骗人的手段以维持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不可一世的嘴脸。这就是贝克。

尼克爱上了她,但是,"我是个愚钝的人,内心有许多做人的准则,它们刹住了我的欲望"。

所以,他选择离开她。

"每个人都怀疑自己身上至少有一种美德,我是这么想的:据我所知,世界上诚实的人不多,而我是其中一个。"

贝克的道德标准线和尼克的永远不会有交汇点,因此两人走不到一起。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一个女人为梦想的,神秘富豪的悲歌


05最后

在小说中,尼克的身份是一个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的叙事者,故事是以他的名义写下的,而作者塑造的这样一个敢于道德自省的人物,以参与者的角度写下这段经历,既是对主旨观念的输送,也是对背对面的批判。

在小说的最后,尼克为盖茨比举行葬礼,而那些曾经在他家觥筹交错的家伙却一个都没有出现,尼克无不悲哀的感叹:"最让我失望的是,站在盖茨比那边的只有我自己,只有我一个人。"

如果盖茨比的死表达了对上流社会人物的讽刺,代表着人性中干净的一面,那么只有作者创造的这个叙事者尼克,站在道德的一边,这代表着什么?

是对繁华时代下阴暗面的讥讽,还是对已经被物欲冲刺得扭曲变形的人性的呼唤。

我想,都是。

这就是这部作品最可敬之处。

作者:大黎,写优质的文章,说有趣的废话。

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大黎说成长,一起读名著故事,品百味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