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资本,是暂时"救"不了港剧的

总有港剧迷认为:

只要香港的电视公司有钱,港剧就能重拾过去的辉煌,轻易秒杀内地剧

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明显是不成立的

内地资本,是暂时

因为这几年来,内地的影视公司也投资过香港不少电视剧,为它们解决了资金问题,

但这些有内地资本的港剧,大部分都表现平凡,甚至让观众失望

内地资本,是暂时

《创世纪》的豆瓣评分

比如《再创世纪》难以再《创世纪》;

内地资本,是暂时

《溏心风暴3》难以再掀起风暴!

为什么会这样?

01

先从港剧的难题说起

港剧“缺钱”只是表面难题,实际上他们的真正难题,是缺市场

内地公司是有实力不断地解决港剧的资金问题,

但有实力解决港剧资金问题的香港本土的富豪,公司也不少啊

“曾经的华人首富”,现在也有“钞能力”的李嘉诚会没钱?

内地资本,是暂时

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李兆基会没钱?

有“股坛狙击手”之称,曾经是许多著名女星男友的刘銮雄会没钱?

.......

这些富豪,先别说他们背后庞大的集团,

就算他们只动用他们的个人资产,

让他们投资几部大制作,

也许就等于普通人买几斤菜而已

内地资本,是暂时

刘銮雄 (左)

不过,这要让他们愿意投资才行

而港剧正是缺市场,因此才缺钱的

港剧的主打市场,一直是局限于香港本土,

它们至今也没有打开内地市场,

而它们的制作成本又不断升高,

所以预期收入和投资不成正比,

换句话说,就是很难赚钱,不值得投资

因此香港本土公司很少用庞大资金投资港剧,

曾经出品过《大侠霍元甲》,曾经辉煌一时的香港亚洲电视台,

内地资本,是暂时

在本世纪开始索性以外购剧为主;

而TVB等其他主要的制片公司,也只能尽量减少成本来拍剧

这几年来,有不少TVB的“绿叶”被报道,说他们需要当保安,当外卖小哥来过日子,

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港剧缺乏市场。

这几年来,

一方面,内地公司希望尝试通过港剧,来增强自己在内地市场的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盈利;

另一方面,

香港的电视制作公司也需要内地公司的资金,和内地公司在内地的经验等,来开拓自己的市场,解决根本难题;

因此不少内地公司与香港电视制作公司展开合作,

不少内地资本投资到港剧

02

但,

既然有内地资本投资港剧,为何还是难以拯救港剧?

首先排除港剧不适合大制作,不适合“花大钱”

有许多大制作港剧,质量都挺高的,

比如《创世纪》,《冲上云霄》,《珠光宝气》,

内地资本,是暂时

《创世纪》

特别是《创世纪》,

现在把它放在在整个华语电视剧领域,都是商战片的巅峰之作!

因此,港剧也是适合大制作的!

内地资金目前难以拯救港剧,首先是因为:

有内地资本支持的港剧,是钱多了,但要兼顾内地市场!”

过去港剧质量之所以那么稳定,

其中一个原因,是考虑的市场比较小!

因为香港的电视制作公司,

它们主要的收入来说,是电视广告,

而这些广告,主要是香港市民看的,

所以他们制作电视剧的时候,主要是考虑香港本土的市民喜不喜欢看!

内地资本,是暂时

这虽然限制了港剧的格局,

但有利于港剧的稳定,

因为市场的变化不大,只需要顾虑一座城市市民的爱好

而港剧获得内地资本后,必须要考虑内地的市场,

因为这是内地资本投资港剧的根本目的

这对于香港创作人员来说,是非常大的难点

内地市场是非常庞大的市场,是非常复杂,千变万化的

不像香港市场那样,“做人最重要开心”的理念可以经常用;

内地资本,是暂时

比如:

北方观众新年喜欢看“央视春晚”,广东的观众的“春晚”味就没有那么浓;

因为内地经济变化发展很快,每代人的成长环境都不同,

所以60,70,80,90,00后的文化差别非常大,喜欢的剧集都非常不同;

因为语言问题,

港剧在广东也许比较受欢迎,在其他省份的关注度就不是很高

......

面对这种情况,

制作有内地资本港剧的时候,

无论是情节,还是台词,

港剧的创作人员都要考虑清楚,要顾虑目标观众是否能看懂,

内地资本,是暂时

从考虑一座城市的观众,到考虑一个国家的观众,

港剧的创作人员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过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因此,目前有内地资本的港剧还不成熟,

仿佛“香港不像香港,内地不像内地”,

既不讨好内地观众,又不讨好香港观众。

大制作更需要先考虑市场,其次才是质量

而在内地市场受欢迎的,未必是高质量剧

这也是有内地资本的港剧,表现不好的原因!

内地资本,是暂时

经常有人为港剧“喊冤”

比如他们经常为“港剧”因为没有资金,所以场景“寒酸”而抱不平,

在另一方面,

他们又会骂内地剧有钱不好好花,内地总是“砸钱”拍烂剧;

这里我要为内地剧,

准确来说,应该为内地剧的创作人员“喊冤”

内地资本,是暂时

实际上,内地的创作人员,他们也很“苦逼”

他们拍剧的时候,

是比香港的创作人员“有钱",

但创作的自由度可能远远低于香港的创作人员

因为内地剧的投资往往很大,公司不想亏钱亏到倒闭,就必须一切从市场为导向。

然而,质量高的电视剧,未必是高收视,高播放量的,

特别是前几年,

逻辑严谨,有思考性的电视剧,

它们的播放量等,往往远远比不上流量明星主演的青春偶像剧

内地资本,是暂时

比如一部《翻译官》,

内地资本,是暂时

如果它是挑选演技超好的演员,认真讲翻译官这种职业,它的播放量会低到可怜,

但它最终选择使用“流量”比较大的明星,

内地资本,是暂时

另外,剧中“翻译官”不是重点,重点是秀甜蜜爱情,制作浪漫场景,

结果非常受欢迎!

在内地前几年,

“流量明星”之所以有“天价片酬”,也许也是基于这种原因,因为他们有市场。

当时“流量明星”背后的团队,甚至能“指挥”导演,现场要求导演临时改剧情,

在这种情况,内地剧的创作人员经常容易被市场所左右,想不拍“烂剧”都难

内地资本,是暂时

港剧创作人员有了内地的资本后,

也必须接受内地的市场环境,接受内地的市场导向

因此也容易把“大制作”港剧拍成烂片

另外,香港的电视剧人才流失严重,早就不是当年那么强大,

这也是即使港剧虽有内地的资本,却无法达到高质量的原因

内地资本,是暂时

总的来说,目前内地的资本是暂时救不了港剧的,

但目前内地的电视市场也在慢慢变化,越来越多样化了,不再是“流量明星”主导

未来港剧只要能适应内地市场,并且打造好自己的特色,

内地资本,是暂时

再现辉煌也许是不可能的,

但至少还能体面地“活”下去

洞察影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