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刚《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

有声读书||刘守刚《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


有声读书||刘守刚《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

推荐语


相聚共读,每周一书。您好,这里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科学”微信公众号“有声读书”栏目。

本期,我们为大家推荐《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一书,本书由上海财经大学刘守刚副教授撰写。《中国财政史十六讲》一书,不以传统的史料堆积为主要内容,也不以简单的时空框架为安排形式,而致力于运用财政政治学理论来重新阐释自商周直至当代的财政史料,从而以财政的视角揭示中华国家的发展规律,通过将财政思想演变与财政制度实践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揭示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的秘密以及向现代转型的艰难路径。

以上就是该书的介绍,如果您对这本书感兴趣,欢迎您分享。相聚共读,每周一书。“财政科学”微信公众号“有声读书”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目录


有声读书||刘守刚《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


作者简介


刘守刚,

男,1971年生,江苏建湖人。2000年、2004年分别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史专业毕业,分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与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从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1年起至今,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财政史、财政思想史与财政政治学。已出版《中国公共生产探源与政策选择》《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等专著,以及研究生教材《财政经典文献九讲》,并在《管理世界》《财经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精选文摘


如前所述,“中国财政史”虽然作为财税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而在财经院校中广泛存在,但其教学活动与教科书编写大多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一方面,由于许多教材和教学活动仍将自己陷于史料的堆砌中,缺乏理论与分析,因而使该课程显得琐碎而无趣;另一方面,由于财政史常常将自己局限为经济学学科,而经济学又持有一种非历史的方法论,从而既让财政史的研究缺失了理论指引又丧失了其应有的指引财政实践的智慧。

(一)本教材的旨趣

著名学者熊彼特曾经这样强调财政史的重要性,“财政史是一个民族整体历史中最为基本的部分……财政史使人们能够洞悉社会存在和社会变化的规律,洞悉国家命运发展的推进力量,同时也能洞悉实在的条件(特别是组织的形式)发展和消失的方式”。本教材基于财政政治学来叙述中国财政思想与制度变迁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回应熊彼特赋予财政史的使命,即“洞悉社会存在和社会变化的规律,洞悉国家命运的推动力量”。具体而言,本教材试图从财政政治学视角回答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①维持中华国家长期发展的财政机制是什么?②主导传统中国财政成长及向现代转型的内在机理是什么?③从财政上看,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道路有什么独特性?④中国政治发展的财政动因是什么?

大体上,财政史研究可能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蚂蚁型,就是说在研究时像蚂蚁储存粮食那样,不去改造材料的性状,而是运用比较简单的框架来堆积与安置各种材料。第二类为蜜蜂型,就是说在研究时像蜜蜂将花粉加工为蜂蜜一样,对材料加以一定的加工并形成新的东西,但新东西与旧材料之间的关系仍清晰可见。第三类为蜘蛛型,即在研究时像蜘蛛吐丝一样,以创造全新的东西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新东西肯定来自于旧材料,但旧材料早已被消化干净,从新东西中甚至看不出旧材料的痕迹。

以这三种类型来衡量,本教材的旨趣属于第二类,就是说努力运用政治学理论框架来整理中国财政史的材料,以此为基础获得对中国财政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尝试着回答上述四个问题。因此,本教材的写作方式可能有别于目前的许多《中国财政史》教材,主要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时空框架内的史料堆积(即第一类财政史研究),而是从较新的视角(即政治视角)出发,用理论来阐释财政史料,揭示财政发展规律与财政治国的智慧。在写作上,本教材在处理理论与史料的关系时所秉承的原则是:在尊重史料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让史料服从理论。

除此之外,本教材在展开过程中,还试图坚持以下两个立场。

(1)从一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材料出发,而不是从想象和抽象逻辑出发进行研究。就是说,从历史过程本身来总结其中蕴含的意义,以概括和提炼相关理论。强调这样一种立场,是试图区别于主流经济学从抽象原则出发进行的研究。从抽象前提出发,经过演绎来获得整个理论体系的立场,也许适用于主流经济学,但财政研究肯定不能局限于此。因为财政制度和财政思想,是现实历史演变的结果,其丰富性不是仅从抽象前提进行演绎就能完全把握得了的。

(2)坚持中国中心观立场,从中国自身的逻辑出发进行研究,从“中国”看中国。就是说,从中国自身的历史变迁和逻辑过程来组织材料.提炼概念、构建理论,将当前中国的现实看成本民族机体自然成长的结果。这一立场,在史学界被称为“中国中心观”或者“中国中心取向”。中国中心观,区别于以西方为出发点研究中国的学术立场,它着力于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深入精密地探索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仍有不少学者习惯于用源于西方的概念(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和理论,来宰割活生生的中国现实,而未能做到从中国自身逻辑出发,运用与构建适合于中国现实的概念和理论。

(二)叙事主角

传统中国财政史的叙事主角大多是王朝,它讲述每一个王朝的财政状况(收入、支出与管理情况)。这样的框架在安排相关史料时比较方便,也有利于读者按字典方式查找相关的内容。但该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在形式上显得呆板僵硬,在内容安排上也容易失衡或重复,因为不是所有的王朝在财政史上都同等重要(如秦、隋等王朝过于短暂),也不是所有的王朝在制度建设方面都有值得书写的新意(如东汉相对于西汉,清相对于明,都了无新意)。更为重要的是,以王朝为叙事主角,似乎看不出鲜活的.有机的财政制度成长与思想演进,而只看到可叹的王朝循环与博古架上似乎僵死的文物。

本教材的叙事主角是帝国,这是第二讲将讨论的一种国家类型。在中国这一地理空间上存在的帝国,本教材将其称为中华帝国。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华帝国是帝国这一国家类型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代表,它帮助了身处其中的人群克服种种的生存危机,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文明。

当然,中华帝国是一个总的名称,在历史上它以不同王朝的面貌出现,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教材按照其内部发展轨迹,把中华帝国比较典型的阶段(统治期较长、统治比较稳固的王朝),依照制度发展阶段上的重大差异,划分为第一帝国(西汉与东汉王朝)、第二帝国(唐宋王朝)和第三帝国(明清王朝)。这一分法参考了黄仁宇先生的说法,不过也有所不同,因为他区分的三个帝国分别是,第一帝国包括秦汉王朝,第二帝国包括隋唐宋王朝,第三帝国包括明清王朝。而且他没有指出如此区分的标准何在。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教材所区分的三个帝国中,君相关系、指导思想、人才选拔机制、财政制度等四个方面存在着足以区分彼此的差异。还需要指出的是,三个帝国的划分,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华帝国从初生到成长再到成熟这样有机生长的三个阶段。

具体可参见表1.1的内容。

有声读书||刘守刚《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

感谢关注,敬请期待下期“有声读书”



文章引自“财政科学”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有声读书||刘守刚《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