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評論丨所有人都想著用人而不是培養人,何來優秀裁判?

中超聯賽第二階段即將重啟,有消息稱,儘管目前受到疫情的影響,對外交流活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影響,但有關方面仍計劃邀請外籍裁判執法中超聯賽第二階段比賽。

選擇邀請外籍裁判執法,無非是因為第一階段中超聯賽期間出現了太多裁判方面的爭議。而且不只是中超聯賽,像目前正在進行的女超聯賽、中甲聯賽等,也都出現了嚴重的裁判爭議判罰。儘管男足方面今年並未開出罰單,但女超聯賽方面卻因為爭議判罰而引發了嚴重的群毆事件。

中國的足球裁判究竟怎麼了?相信這是所有關心中國足球的人都希望能夠搞清楚的一個問題。

馬德興評論丨所有人都想著用人而不是培養人,何來優秀裁判?

本文作者馬德興(最右)出席2017年中國金球獎頒獎典禮(圖據東方IC)

圍繞著裁判方面的爭議,當然不是今年的各級聯賽中才出現的,而是這麼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某種程度上,中國足壇本世紀初的首次“掃黑”就是由裁判而起,而2009年那一次影響更為深遠的反賭掃黑,也首先是由爭議判罰所引發的。因此,裁判問題始終是外界關注的足壇焦點。

當然,經過2009年那一次“反賭掃黑”之後,相信現在的“官哨”“黑哨”等情況已大幅度減少,更多地,恐怕還是由於裁判員自身業務能力、業務水平不夠而引發的。比較能夠說明問題的一點:自從中國裁判在2002年世界盃賽場上首次亮相之後,之後的幾屆世界盃賽上,都沒有再見到中國裁判的身影。

雖然助理裁判穆宇欣曾有機會跟隨馬來西亞主裁判入選過大名單,但因為馬來西亞主裁判僅僅是作為替補,因而穆宇欣也就沒有了機會。直至2018年底,亞足聯在向國際足聯推薦的執法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賽的裁判名單中,來自中國的馬寧和傅明被列入其中,並將在2019年~2022年期間,作為亞足聯重點培養的裁判進行準備。如果準備得好,就有機會進入到執法2022年世界盃的最終名單之中。

馬德興評論丨所有人都想著用人而不是培養人,何來優秀裁判?

裁判馬寧(圖據東方IC)

從2002年到2022年,中國裁判整整花了20年才有可能重新現身世界盃。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更何況馬寧和傅明還未必就能夠最終入選。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足球裁判的整體水平不高。因此,現在國內賽場上出現各種爭議判罰,恐怕也就很正常,在今年的中超聯賽、中甲聯賽甚至女足聯賽中表現得就更為充分和明顯。

馬德興評論丨所有人都想著用人而不是培養人,何來優秀裁判?

裁判傅明

(圖據東方IC)

那麼,為什麼裁判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不高?首先恐怕就應該是管理方面的問題。

一名優秀裁判員的培養其實是相當困難的,這與優秀的足球運動員成才其實是一個道理。過去這麼多年來,由於我們在裁判員培養體系、培養機制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與我們的優秀球員出不來也是同樣原因。所以,當我們聯賽的發展需要有更高水平的裁判來支撐時,大家突然會發現:我們原來這麼缺少高水平的裁判啊!這與中國足球當下“青黃不接”完全是一個情況。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整個中國足球的環境、機制造成現在這樣的局面。

所有人都想著用人而不是首先想著培養人,優秀的裁判何以而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最近10年來,中國裁判執法亞洲洲際大賽決賽的第一人是誰?王迪!在2016年於印度進行的亞洲U16少年錦標賽上,王迪主裁了最後的冠亞軍決賽,而且賽後亞足聯的內部評價也不錯。要知道,王迪是參加了亞足聯組織的裁判培養班後逐漸成長為一名國際裁判的。在亞洲洲際國字號大賽中吹決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業務能力、業務水平不過關,根本就輪不上,否則為什麼王迪會成為過去這麼多年來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執法冠亞軍決賽的主裁判?而且,主裁了像亞少賽這樣的決賽後,未來的上升空間也就不難想象了。

但是,看看現在的王迪,甚至連國際級裁判都不是。國際級裁判是由中國足協提出申報的,一名被亞足聯裁委會所看好的裁判,在中國國內居然連申報國際裁判的資格都沒有,恐怕就不能簡單地從業務能力、業務水平上尋找原因。更深層的原因,恐怕也就不用多說了。

再舉一個例子:中國足協每年都有申報至少七名國際級裁判的名額。成為國際裁判至少英語要能夠進行簡單的交流,但是,中國的國際裁判有的甚至連一句英語都不會說,個別的甚至在擔任國際裁判期間連一次國際比賽都未能執法過。為什麼?就是連起碼的英語交流都無法完成。那麼,這樣的裁判又何以成為國際級裁判?

類似這樣的“怪事”“怪現象”其實還可以列出一大堆。很顯然,在這個過程中,成為國際級裁判的標準恐怕首先就不是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作為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如果不是將業務能力、業務水平放在第一位,那麼,實戰過程(執法聯賽)中出現錯判、漏判、誤判等一系列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當中國足協作為足球業務、足球專業的最高管理部門開始真正強調業務、注重專業時,情況或許會向著好的情況發展。否則的話,中國的裁判問題恐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或許有人會提出,中國本土裁判不行的話,可以聘請外籍裁判。這本身就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就好比現在的中國男足國家隊遭遇青黃不接的問題,一堆人“帶節奏”地大談“歸化”,甚至認為是越多越好,其中的邏輯是一樣的。當中超賽場到處都是“洋麵孔”執法時,中國的本土裁判何以有鍛鍊和提高的機會?這是一個需要平衡的問題。

本文作者:體壇週報副總編輯 馬德興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馬德興評論丨所有人都想著用人而不是培養人,何來優秀裁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