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的價格授權,錢多人傻的時代過去了

2016年,蘇寧旗下PP體育以7.21億美元拿下2019-2021賽季(2021賽季持續到2022年)三個賽季英超在中國大陸與澳門地區的獨家媒體版權。

版權費是之前的12倍

2020年9月3日晚間,PP體育與英超先後發表聲明稱,終止合作。相當於鬧掰了,還要打官司的那種。

英超的版權1/24的價格授權,錢多人傻的時代過去了

2020年9月17日,關於英超版權在中國地區的最新歸屬:騰訊將獨家接手英超本賽季在中國大陸的全場次視頻版權運營,暫定一年。

學過小學數學的都能算出來,原先每賽季2.4億美元的版權費用,到騰訊這裡只有0.1億美元。整整相差24倍

PP體育的版權簽約價格是以前的12倍,騰訊簽約價格是PP體育的1/24?

2016年的樂視網“如火中天”的時候,當時樂視體育首席內容官講:“哪怕我們只收5塊錢,也要把這種收費的模式建立起來。如果建立不起來,中國職業體育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就,這是一個循環。”

回頭想想這個說法並不準確。職業體育同付費收看沒有半毛錢關係。靠C端用戶收費的視頻網站商業模式到今天都沒最終確立。

好的商業模式就是要可持續性

倒賣版權其實是一種生意,不是一種商業模式。作為倒賣的生意,就得很便宜的價格買回來,很貴的價格賣出去,這樣才是好生意。像一些企業很貴的價格買回來,很便宜的價格賣出去,小學生都能算出來肯定虧本。這裡有2種形態:

1、暴利模式。“清倉價”購入,原價賣出。從騰訊獲得獨家英超播放權,價格同比算是低價;

2、薄利多銷。5元的會員模式屬於薄利多銷模式。

這裡不得不提到的三個要素:好行業、好產品(品牌)、強護城河。體育版權其實3條都沾邊,核心是低成本運營。

體育版權是時效性強,最終形象還是俱樂部的一種商業模式形態。想通過版權獲利要麼低價倒賣,要麼迅速系統用戶用平臺模式引導用戶消費其他的產品,當做引流途徑。通過版權前端用戶付費來實現盈虧平衡既不互聯網,也不符合用戶消費習慣。

不知道蘇寧張近東當年是怎麼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