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嫂和行政秘书,谁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育儿嫂和行政秘书,谁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在看这篇文章的正文内容前,大家可以先试着回答一个问题:

两种职业,一个是育儿嫂,另一个是行政秘书,如果是你做选择,你会优先考虑哪个职业?你认为这两个岗位哪个更有前途?

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就回答道:“当然是行政秘书了,这个毕竟属于白领阶层,学历和素质都比育儿嫂要高得多。”

还有人会说:“育儿嫂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伺候人的工作,能有什么前途?”

从传统观念上来说,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行政秘书一定比育儿嫂未来更有前途吗?

现在看来,答案还真不一定!

因为我们面前都有一个强大的对手——人工智能。

“麦肯锡”全球研究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3.75亿人的工作,也就是大约全球14%的劳动力可能被自动化。

马斯克也曾公开说过:“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文明有史以来面对的最大威胁”。

按照北大光华学院副教授香帅老师的话来说就是:

“‘可编码’型的工作岗位最有可能会遭受人工智能的“降维打击。”

育儿嫂和行政秘书,谁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01 什么是“可编码型”的工作岗位?

简单来说就是,未来很容易被计算机软件代替的工作。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行政秘书的岗位。

原因也非常简单,公司文秘的主要工作就是资料整理、数据统计、会议记录等。

这些工作内容可以说未来是非常容易被计算机软件实现的,因为这些工作“可编码”。

那么,为什么育儿嫂这种看上去比较低端的岗位却不容易被替代呢?

这就要说到一项最新研究了,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技能主要有三类:

  1. “社交智慧”(social intelligence)
  2. “创造力”(creativity)
  3. “感知和操作能力”(perception and manipulation)

“社交智慧”包括社交洞察力、谈判能力、同情心等社交和情感能力;

“创造力”包括原创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感知和操作能力”主要指手指灵敏度、协调操作能力和应付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

这几种技能主要包括“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或者是那种抽象的能力,非常动态和不可预测 。而这正是人工智能的命门——所以任何对这三种能力要求高的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都极低。

育儿嫂和行政秘书,谁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02 社交智慧型职业、创意型职业、感知和操作型职业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下这几种最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以及这三种职业类型里面有哪些典型的代表。

(1)社交智慧型职业

社交智慧型的职业重点在于社交和情感的能力,就拿我们上文中说到的月嫂来说,表面上看这是个伺候人的差事,但其实这个职业就属于典型的社交智慧型职业。

她们的工作除了洗衣做饭、拖地打扫等机械性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与孩子的沟通,一个优秀的育儿嫂可以帮助孩子在动作技能、智力开发和人格发展方面进行早期训练。由于受过专业的训练,甚至在某些技能上都比孩子自己的父母要厉害得多。

另外,因为中国式的家庭一般都是几代人同堂,至少是三代。因此育儿嫂除了要和孩子沟通外,和家庭成员的沟通反馈也很重要,这就体现了她们的社交智慧。

我们从身边或者是市场行情上都可以看到,优秀的育儿嫂绝对是一个“香饽饽”,在一线城市中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

而且根据数据显示,育儿嫂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仅为8.4%,远远低于秘书的96%,甚至低于专业经济学家的43%。

现在,你清楚行政秘书和育儿嫂未来谁会更有前途了吧?

(2)创意型职业

如果问到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时候不少人都会嚷嚷着以后要做一名科学家、艺术家、设计师、作家等等,这些其实都属于创意型的职业。

我自己本身从事的就是文案策划的工作,对于创意本身的要求并不低。有时候为了甲方的一个创意,经理会把我们“关”在一个会议室里面,除了上厕所、喝水外,基本上半天都在那里面耗着,创意的数量和我们的发量有了明显的反比效果。

再比如说软件应用开发工程师,你以为他们的工作应该就是敲敲代码这种重复的内容?实际上它也属于创意型的职业,因为他们往往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计新软件,开发软件新功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也只有4.2%。

育儿嫂和行政秘书,谁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3)感知和操作型职业

这个岗位可能你听起来会有点陌生,但其实换个说法你就很容易明白了。

我们常常形容某个女生“心灵手巧”,或者跨某个男生“方向感十足,简直就是一个活地图”......

这些其实就是形容某些人感知和操作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他们往往有着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在职场中是属于比较受欢迎的一类员工。

那么,哪些属于感知和操作型的职业呢?我举三个典型的例子给大家做参考:

1.美容美发师

可千万不要小瞧了美容美发师,虽然说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但对千人千面的顾客,美容美发师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脸型和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造型,这里就要用到许多非标准化的精细操作,是典型的感知和操作型职业。

2.急救科医生

要说所有行业里哪个风险最大?急救科的医生绝对算得上一个。毕竟送过来的一般都是情况非常危急的病人,稍一不留神,病人的性命就不保了。

所以他们需要对病情迅速变化、病况复杂的患者,在短时间内作出及时、精准的判断,采取精细专业的抢救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生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也仅有4.9%。

3.飞行员

看过《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的人,就知道对于驾驶飞机这样一个巨无霸来说有多难了。抛开复杂的操作按钮和步骤不说,更考验的是飞行员对于突发情况的应对方式。可以说这是个对精细化操作极其严格的岗位,容不得一丝差错。

育儿嫂和行政秘书,谁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因此每个机组人员都会配好一个清单,清单的种类也非常多,包括常规操作清单、紧急情况操作清单、飞机遭遇故障时候的操作清单等等。

当然,也有人会说上面说的三种职业类型并不能完全独立开来,有不少岗位都会涉及到这三个方面。

比如我们周围的医护人员,他们就是典型的“全能型”职业:

一方面他们需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给予病人人文和心理关怀,这里用用到的就是社交智慧;

另一方面,由于在工作中要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他们就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作准确判断,并给出不同的“治疗药方”,有时候如果出现新型的病毒和病例,他们还得靠自己去独立摸索,这些就都需要创造力;

另外,在手术、理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更需要大量的精细操作,这就要考验他们的“感知和操作能力”。

一个职业入如果包含以上三种能力,可以说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03 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助力“好职业”?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的到来的确会对现有的岗位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化,这让不少职场人都产生了恐惧的心理状态。但这也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因为社会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排斥,而是应该学会如何借助它们强大的力量为我所用。

上面所提到的一些职业,都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有潜力的职业。它们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

职业发展主要依赖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社交能力、创造力、感知和操作能力,难以被“编码”。

所以,年轻人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需要去优先考虑人力资本增长速度快,折旧慢的赛道,这样就相当于选择了更有潜力的财富创造赛道。

换句话说,属于上面说到的三种类型的职业不但不会被取代,人工智能反而会给它们提供助力。

育儿嫂和行政秘书,谁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因为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职业,其实也包含着大量的重复性劳动:

例如一个新媒体作者每周都要选题、找素材和撰写某一个类型的文章;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每天都要接受相关的飞行训练,即使他们每个月飞的都是同一条路线;一位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需要重复千万次的实验......

而以上的这些繁琐的程序化劳动,人工智能都可以取而代之。这样做的一个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让人类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需要更多创造力、判断力、社交力的部分,提高这些“不可编码”技能的溢价,这无形中又为这些职业提高了价值,增强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人工智能时代,究竟什么行业更有前途?

不妨从社交智慧型职业、创意型职业、感知和操作型职业,或者以上都要具备的全能型职业中进行选择,也许你会发现看待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不错的角度。

最后留几个问题给大家,期待大家在留言区踊跃发言:

  • 你目前的工作属于这三种职业的哪一种?
  • 你认为它未来会如何发展?
  • 如果以上三种都没有的话,你会做点什么来让自己靠近它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