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人繞不過的情結,是回家的集結號,你回了嗎

春節是團圓的代名詞,無論你身在何處,春節是華夏兒女回家的集結號。關於回家,任何約束和強制都無法比擬春節帶來的自覺性。

無論我們多麼優秀,多麼出類拔萃,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們不過是一抹浮雲,家才是我們永遠的根,是我們“療傷”的港灣。

對於在外漂泊的遊子來說,是春節將家聯繫到了一起。無論山高水遠,還是風霜冰雪,都無法阻擋我們回家的步伐。

那麼,春節是怎麼形成的?怎麼就跟團圓聯繫在了一起。

春節是中國人繞不過的情結,是回家的集結號,你回了嗎

華夏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農耕就得看天吃飯。我們的先祖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不停地觀察和總結自然規律,最終形成了曆法,掌握和運用節氣,助推了農業生產。

在日常生活中,白天和黑夜是人們最直觀的感受,隨即而出現的就是太陽和月亮。我們的遠祖從月亮圓缺的變化規律中,總結形成了曆法,這種以月亮為週期,實際就是按月亮繞行地球一週的規律總結的歷法,被稱為“太陰曆”。

在古埃及,人們觀察天體的切入點跟中國人有區別,他們為了掌握尼羅河氾濫的週期,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總結,發現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過後,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氾濫,於是他們把這一天作為一個週期的起始,也就是一年,這種以太陽的週期安排的歷法,被稱為“太陽曆”。

太陰曆是以月亮的運行為規律,它的週期為月,古人稱之為“朔望月”,也就是把完全看不見月亮的一天稱“朔日”,定為每月的第一天,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望日”,為每月的第十五天或第十六天。從朔到望,為前半月,從望到朔,為後半月。

春節是中國人繞不過的情結,是回家的集結號,你回了嗎

最初人們發現,12個月剛好是太陽的一個迴歸年,於是把12個月確定為一年。當時以12個月為一年確定曆法指導農業生產,過幾年會出現六月下雪,臘月酷熱的現象,致使季節錯亂,最後發現月亮繞地球運轉,12月個大約是354天或者355天,地球繞太陽運轉的週期是365天多一點,它們之間存在著差異。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辦法,我們的先祖採取了閏月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是每過2到3年,一年增加一月,春秋時已形成了較準確的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到戰國末年又建立了二十四節氣,與曆法配合使用,有效指導了農業生產。

這種曆法,實質上是“陰曆”和“陽曆”的結合,也就稱“陰陽曆”,由於跟農業有關,後來就稱為“農曆”,到現在還這麼稱呼。

曆法確定後,年的概念就出現了,這個還是跟農業有關,我們的遠祖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那麼,什麼時候是歲首呢?古代的傳說很多,有堯禪讓天下於舜的那一天為歲首的說法,因為這是慶喜而又值得紀念的一天。

春節是中國人繞不過的情結,是回家的集結號,你回了嗎

夏朝把冬至後的第二個月定為歲首,也就是每年的一月,因為在這一個月,春天就要到來了,把這月的第一天確實為“元日”,元有開始之意,這月也叫“正月”,意為歲之首月,這個“正”還有一層意思,在這月,帝王要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表示莊重獨尊。老百姓在元日,要團聚,要慶賀,要追思,要祝願。

商朝重祭祀,可能要把重要的祭祀活動安排在閒月,所以商朝把歲首提前了一個月,現在的農曆十二月,是商朝的一月。到了周朝,直接把歲首放在了冬至這個月,而且從周朝開始,有了“年”這個稱呼。

秦朝在大統一前,雖然周天子頒佈十一月為正月,但各諸侯國有夏遺民,也有商遺民,他們習慣上使用舊曆,也就是說全國的歷法並不統一。秦統一六國後,書同文,車同軌,一切都要統一。因為秦的先祖用的是顓頊歷,十月為正月,所以秦朝人過年的時間,相當於現在的10月1日。還因為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贏政,為了避他的諱,規定把“正”字讀作“徵”,這個讀音就是從那時傳下來的。

春節是中國人繞不過的情結,是回家的集結號,你回了嗎

到漢武帝時,詔令司馬遷等人“議造漢歷”,制定更為科學的歷法,他們採用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並以沒有中氣之月為閏月等方法,糾正了以往曆法上的偏差,因新曆頒佈的這年為漢武帝太初元年,故稱新曆為《太初曆》。這部曆法是中國古代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法,也是曆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而從漢武帝起,恢復夏曆正月為年首,正月初一稱“元日”或“正日”。也就是從這時候起,一直到現在,過年就在正月初一。到了南北朝時,有了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的正式記載,“元”有“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字形就是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也有開始的意思。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正月初一稱“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末。

春節是中國人繞不過的情結,是回家的集結號,你回了嗎

有了曆法,有利於農耕,但要記錄歷史,展望未來,就得有紀年。我們的先祖最早使用歲星紀年,到漢代正式使用干支紀年法,也叫甲子紀年法,就是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與子醜寅卯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進行紀年,如甲子年、乙丑年,以此類推,22個字可以相互搭配60次,所以把60年稱為一個甲子,過了多少個甲子,就知道過了多少年。但是,要查某個甲子年是什麼時候就很麻煩,後來皇帝推行年號,甲子紀年與皇帝年號配合,就直觀多了。

皇帝年號從漢武帝開始才有,第一個年號為“元符”,從此年號成了一種制度,各朝都使用。不過,皇帝遇到大事,喜歡改年號,所以有的皇帝不止一個年號,武則天就有十幾個年號,使年號很亂。從明朝開始,基本上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如清代康熙在位61年,只用了康熙這一個年號,所以老百姓對明清皇帝習慣用年號稱呼,康熙是年號,他的名字是玄燁,姓愛新覺羅氏。

甲子紀年和皇帝年號配合使用,也有個問題,康熙在位61年,就出現了兩個甲子年,容易發生記事的錯亂,還有推算曆史上的某一年也比較麻煩。中華民國成立後,推行國際上比較直觀,通用的公元紀年法,稱“陽曆”,也叫“公曆”,現在使用的就是這種紀年法。

當時,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農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確定公曆的元月一日稱“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春節一詞由此誕生。新中國成立後,沿用了這種方式。

春節是中國人繞不過的情結,是回家的集結號,你回了嗎

從古到今,春節成為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過年被世世代代傳承,形成了一種年文化。春節,牢牢地把親情拴在了一起,陪父母過年,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心聲和自覺的行動。

炎黃子孫這種代代相傳的共識,最終體現出來的,其實是一種尋根文化。過年要回到父母身邊,回到生我養我的地方,在親人面前釋放情感,滿足心理訴求。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 大年三十,守歲迎新,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拉家長話,共享天倫之樂,使親情更加深厚,使中華民族更加凝聚。

(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