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生 || 做传承红色精神的使者

非常人生 || 做传承红色精神的使者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语。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我省的优秀青年职工代表——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专业组“金牌讲解员”周甜,听她讲述不一样的红色故事讲解事业,感受这位新时代青年职工对五四精神的用心传承和生动实践。

“金牌凝聚了大家的心血”

非常人生 || 做传承红色精神的使者

90后的周甜,年纪轻轻,获得的荣誉却不少,她2011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从事讲解工作,现任讲解组组长。十载春秋,上万次讲解,她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先后获得江西省导游大赛一等奖、江西十大最佳红色旅游导游员、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江西赛区选拔赛第一名、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专业组“金牌讲解员”等荣誉。  

忆起2019年底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周甜的第一反应是:“这块金牌,凝聚了协助我备赛的整个团队的心血!”

回首参赛的过程,周甜说:“每个能来到上海参赛的讲解员,都是强手中的强手,整个比赛过程,我都感觉很紧张,压力挺大,但是我没有时间多想,只能尽全力备赛、参赛。”

谈及备赛,她告诉记者:“在比赛前,我们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领导曾经几次专程来到北京给我上指导课,每次辅导完,他们就立马坐火车返回江西,他们都这么辛苦,我怎么能不努力呢?”

进入比赛阶段,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更是派出了专业保障团队协助她参赛。“为了让我能有最好的身心状态,团队的领导和同事每天都为我保障营养可口的饭菜,督促我按时休息,但他们自己却常常熬夜到凌晨帮我准备资料、改稿、调试音乐等。这些点点滴滴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只有用最好的比赛发挥来回报他们的辛劳付出。”周甜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在初赛阶段,周甜的排名是专业组第17名,如果这是决赛的成绩,则无法获得金牌,金牌必须是全国前10名。但她和她的团队并未因为初赛的成绩而气馁,而是一直积极保障、不断给她加油鼓劲。进入决赛阶段,周甜依照大赛规定,在主题讲解环节抽签到的主题是:最美奋斗者王选,需要围绕王选展开六分钟的讲解。

得知周甜抽到的选题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一位副馆长立即亲自赶往无锡王选陈列馆收集、拷贝相关资料,为她带来了许多网上搜不到的王选珍贵事迹。短短几天,在整个保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周甜的讲解故事稿、讲解PPT、背景音乐等都经过了十余次修改,最终通过周甜精湛的专业讲解在舞台上呈现出了一位与众不同的“王选”形象。

在40人进10人的残酷决赛阶段,周甜的知识考核、主题讲解、即兴100秒文物故事三部分都发挥出了最佳状态,以综合总分第5名的好成绩也是江西参赛选手的最好成绩,荣获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专业组“金牌讲解员”的称号。

备赛同时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非常人生 || 做传承红色精神的使者

据了解,周甜在2019年8月就被选拔借调去北京担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讲解员。在她借调北京之时,江西省内也启动了红色故事讲解员的选拔赛,如此一来,周甜与绝大多数参加全国大赛的讲解员们不同,她不但要做好在北京的借调讲解工作,还需要自己挤出时间来准备全国大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每天接待的观众特别多,在高峰期,周甜每天上午平均要为7批次观众耐心讲解,每批次的讲解20分钟,讲解内容、语速等都有精准的要求,一字一词都不能错也不能漏。

当记者问到同时做好两项如此重大的工作,是否会很辛苦,周甜的回答却是:“那几个月,我都是白天做好70周年成就展的各项讲解工作,晚上准备全国大赛,现在回想起来,参加70周年成就展并没有耽误我准备比赛,反而也是一种备赛历练,对讲解工作来说,是难得的实践经历。”

2020年1月,周甜圆满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的各项讲解工作,回到南昌的这几个月,只要在工作日,她都严格保持在北京借调时的一些工作习惯——每天一早化好讲解员应有的妆容,保持适当的声乐练习。

对此,她说:“在北京的借调工作时期,我们讲解员都是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化好规定的妆容,然后做一些声乐练习和身体锻炼,以备讲解工作有良好的状态。虽然回南昌了,但这些良好的工作习惯值得保持,因为在工作日,我就代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专业形象!”

除了良好的仪容与专业的口才,周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她日积月累的广博学识。在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的决赛阶段,周甜在知识考核环节获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据了解,此项知识考核环节,有10%的考核问题为随机的超纲知识点,要想获得满分的好成绩,必须有平日里刻苦钻研的学识积累。

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间,周甜也会时常遇到被观众突如其来的问题难倒的情况。于是,对于那些红色故事,周甜不仅限于讲解手册与馆藏资料的学习与记忆,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有机会了解到不一样的相关真实资料,她都随时做好记录,多角度深入了解红色故事、历史人物、红色精神,在理解中记忆。

因人施讲,不负青春

非常人生 || 做传承红色精神的使者

作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她在讲解中为别人答疑解惑,别人也在参观的接触交流中让她学习和成长。

十年讲解职业生涯,有一件小事至今对周甜触动颇深。那一次,她接触到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那位已近7旬高龄的老人,对她讲述了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真实经历,时隔数十载,老人在回忆起班长在自己面前壮烈牺牲的情景,依然泪流满面,而老人自己当时也在战场上腹部中弹……

周甜说:“以前,虽然我天天都讲述红色故事、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但还是感觉那些历史与今天的我们有一些距离。可自从那位老人对我讲述了那段往事,仿佛突然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的大门,让我深切感受到,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从来不曾离我们远去,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上战场的时候,比我们刚大学毕业时还要年轻,如果我们处在他们那个年代,我们又会如何选择呢?”

如今,周甜依然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每一次讲解工作。为了让观众对红色故事有更好的理解,周甜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因人施讲工作方法。

在日常的讲解工作中,对于学生观众,她会用轻松活泼的语言讲解红色故事,并侧重讲出红色精神的教育引导,在不违反讲解规定的前提下,偶尔还能穿插几个流行的网络词汇,以便他们轻松理解红色故事;对于年纪大的观众,她侧重声情并茂的历史事件还原,并适当礼貌请教,善于学习与倾听……针对不同的观众对象,她自己整理出多套讲解词灵活运用。

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也经历了较长的闭馆时间,但周甜和她的同事们并没有闲着,他们虽然暂停了面对面的参观讲解工作,却通过网络渠道开展了大量的线上讲解工作,为许多学生、部队官兵开展了多批次红色故事、抗疫故事讲述等主题教育讲解,也一直为抗击疫情贡献着“声援”力量。

作为南昌市青年岗位能手,周甜对五四精神有着她自己的理解:“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不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够前进到哪一步。我是一名红色故事讲解员,更是一名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我们青年职工应该立足本职岗位,勇于面对挑战、勇于学习进取,我愿做传承红色精神的使者,讲好红色故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齐菲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