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是一句百年前的情诗,是一位中国文学家在英国留学期间所写,当时这首诗不亚于如今的当红情歌,甚至一度成为了英国华人圈求婚与表白必备的诗歌,这首歌的名字叫做《教我如何不想她》,诗歌优美而大方,爱慕之意流露在字里行间,然而就是这样一首诗歌,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一场不亚于地震的文学风波。

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首情诗怎么了?这或许是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很多人可能意境看出来了,难道是诗歌写错了字?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一般这句话应该把“教”用成“叫”,才比较符合常理,但并非是因为这一点,毕竟即使写错一个字,也不至于引起文学风波,再说了当时处于文字由繁体字到简体字、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革时期,用“教”也没错,那是因为什么呢?

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刘半农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情诗是谁写的?诗的作者名为刘半农,虽然听着名字像是半个农民,但他却是一个高知识分子,是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人物,那便是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同时他也是一位语言学家、文学家,反正在研究文学这块,是大师级人物,只不过他写这首诗,在当时确实是一个病句。

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刘半农与妻子

因为这首情诗中有错别字,在中国传统汉字中,按照严歌要求来说,刘半农这首诗要是把“她”改成“他”一定不会引起风波,说不定会名气更高,看到这里很多人该疑惑了,难道刘半农是个女的?要思念那个“他”?当然不是,上面照片我们也看到了,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小伙子,那为什么要用“他”呢?

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书法“他”字

其实在当时,“她”这个字根本不存在,即使是“他”这个字,也很少有人用,一般都用“其”、“之”等字来表达第三人称,就算用“他”这个字,也是不分男女,甚至不分是不是人,哪怕是个阿猫阿狗,都可以用“他”来表示,而“她”这个字,正是刘半农自己在情诗中发明的一个字。

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刘半农著作

按道理来说,专门为女性发明了一个字,同时这个字完美的把“他”与“她”区分开来,也开始专注于表达第三人称,该是一件好事儿,却没能想到,在当初这个“她”引起了女性的极大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在侮辱广大女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封建传统中,有着男尊女卑、男女有别与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不好的字都是带有“女”字旁。

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民国女性

比如"娼"、"妒"、"嫉"、"奸"等字,尤其是“嫖”这个字,本身是该针对于男性,应该用“男”字旁,但是因为这不是一件好事儿,所以也用了“女”字旁,因此多数女性认为,“她”这个字来表达女性,是对女性的一种极大不尊重,因此刘半农这个“她”被女性辱骂了很长时间。

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书法作品

但是当时处于文字变革的时代,人们迫于找一个字来表达女性,最初定的是“伊”这个字,鲁迅先生便经常用“伊”字来表达女性,而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伊”这个字也很适合,从传统文学中来看,“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优美的诗词,也看着很舒心,但刘半农却认为这个字偏向于地方口音,十分不适合。

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伊人

并且刘半农为了区分开男女的第三人称表达方式,还专门为“她”这个字起了一个读音,念Tuo,这一下更是遭到了女性的辱骂,当时一些女性发表各种反对刘半农的文章一直刊登在报纸封面中,比如《妇女共鸣》等报刊,持续了痛骂了多年的时间,但在众多文学家与语言学家的支持下,“她”字被一锤定音,成为了官方用字,而鲁迅先生也一改用“伊”的习惯,改用“她”来表达女性。

百年前的一位国学大师,写首情诗遭女性痛骂,如今人人离不开!

《妇女共鸣》报刊

如今的我们,已经人人离不开这个字,只可惜当时的刘半农还在因为情诗中第一次用“她”字遭受辱骂,其实仔细想想,不仅是不好的字是“女”字旁,比如“好”这个字,还有这“妙”、“妩媚”等字,还有“妈”这个字,表达母亲的也是“女”字旁,也是寓意很好的字,而刘半农在被辱骂多年后,即使再骂也听不到了,在1934年的时候,他便与世长辞了,年仅43岁,令人惋惜。大家如何看待呢?留言评论一起讨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