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战败多胜少,真的是武器装备比日本差太多?心理问题更严重

战争中占据武器上的优势很重要,尤其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装备优势有时甚至决定了一场战役的胜负。但是在二战期间武器装备还不足以完全决定战争的胜负。那么国军为什么在战场上败多胜少,甚至37天丢掉38座城池呢?其实这不仅仅是装备问题。


国军抗战败多胜少,真的是武器装备比日本差太多?心理问题更严重


国军在战场上一败涂地,曾经37天丢了38座城市。在豫湘桂会战期间丢失了大片国土,此时已经是1944年,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而且八路军和新四军已经进入局部反攻,大量日军只能缩在炮楼里等着战争的结束。所以,国军的败退多少有点诡异。


国军抗战败多胜少,真的是武器装备比日本差太多?心理问题更严重


先说说客观原因。在装备方面,海陆空无论哪一个我们确实不如对方。海军就不用比了,甲午海战后中国的海军基本就是在吃老本。空军方面,虽然国军有过几百架飞机还在抗战初期打出不错战绩,但是随着战争的消耗,前期主要靠苏联援华飞行队,后期主要靠陈纳德的飞虎队。陆军方面,是国军唯一能跟日军相比的。但是这也仅限于轻武器方面。国军抗战期间的轻武器相比于日军差距并不大,但是国军不能自主生产限制了国军的战斗力。而且老蒋也不会把这些武器配给非蒋系,所以战力参差不齐。


国军抗战败多胜少,真的是武器装备比日本差太多?心理问题更严重


除了装备还有就是国力上的差距。中国当时还是个农业国,工业能力极其薄弱,军工方面就更不用提。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东北大打出手,他们要的就是日本在东北留下的工业。虽然很大一部分已经毁于战火或者被拆走,但是余下部分对于中国简直是宝贝。这也能看出中日工业能力的巨大差距。难道这一切就能掩盖国军的失败了吗?显然不能。


国军抗战败多胜少,真的是武器装备比日本差太多?心理问题更严重


国军抗战最大的症结就是心态问题。可能有人会反驳,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为什么会有心态问题?心态问题那是汪精卫等少数派。实际上国军的心态问题是政治过于深入军队。老蒋在抗日前一直都是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混蛋理论。这个理论不光是适用于我党,还适用其他派系。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老蒋,从抗日开始就从来没有真正的魄力领导全民抗战。这也就造成了各个部队在面对日军的同时还要顾及自己不被背后捅刀。

比如著名的衡阳保卫战,第十军方先觉领着一个军与日军十万人打了一个47天。在这47天时间里,方先觉等战士凭借血肉之躯与日军飞机大炮相抗衡。虽然老蒋命令国军各部对日军反攻,但是实际上收效甚微。由于各部队心怀鬼胎,听话的被日军重创,连军长都被下属出卖。装虚弱的还能得到自保,所以援军永远不会到来。


国军抗战败多胜少,真的是武器装备比日本差太多?心理问题更严重


当时距离衡阳仅仅五公里的62军甚至说出:“我是来流血流汗、保家卫国的,不是来给他第10军立战功的。”这样的话。同样的情况横穿整个国军军事史,黄百韬、张灵甫、陈明仁都曾经毁于老蒋的“精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