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大的要讓著小的?

bsdjfb


尊老愛幼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下面我從心裡發展的八個階段來為你詳細解釋下,“大的要讓小的”這一思想產生的根源:

1.嬰兒前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

2.嬰兒後期(1.5~3歲):自主與害羞(或懷疑)的衝突,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

3.幼兒期(3~6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4.童年期(6~12歲): 勤奮對自卑的衝突,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5.青少年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主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6.成年早期(18~40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克服孤獨感。

7.成年期(40~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衝突,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繁衍感,避免停滯感。

8.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

首先,我們的父母是處在成年早期的,他們的自主性和大局觀有已經基本發展成熟,希望孩子們之間能夠親密無間,和諧相處,這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同時幼小的生命是脆弱的,萬一失去一個會讓他們產生挫敗感和孤獨感,這種感覺如果處理不好是會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TSD。

其次,對於幼兒期或者青少年期的孩子來說,他們都有自己的發展階段和主要任務,當不同發展期的兒童之前產生碰撞的時候,往往是處於後一發展期的獲勝,加上他們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對前一發展期的孩子造成傷害,而前一發展期的孩子為了彌補這種差距,會極力的模仿後一發展期的孩子,造成發展的錯亂且不穩定。這是“大的要讓小的”最根本的原因。

最後,“大的要讓小的”對麼?還是這幾個發展期,越往後,年齡差越小,也就是孩子會出現在同一個發展期內的時候,這種情況下,再讓大的讓小的,會對大的造成傷害,開始對小的有敵意和攻擊;對小的過分愛護,也會讓小的在某個發展期停滯不前或發展緩慢。這就出現了一個惡性循環:父母要求大的讓小的-大的私下打小的-小的不斷尋求父母庇護-父母再要求大的讓小的。

優秀的父母,能夠在合適的時候要求大的讓小的,也會在合適的時候要求小的讓大的,更多的時候是讓他們自己處理自己之間的關係,讓大的從自己內心想去照顧和維護小的,這才是智慧父母的選擇。


事上開悟


忍讓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謙讓"儒教傳統美德中的其一,是封建禮教,有其侷限性,之所以盛行流傳是因為對統治階級有利,統治者如此宣揚更利於給被統治者洗腦,使其奴化,使其減少對抗造反行為,有利於和諧統治。

相反若不然,被統治者都有″人人平等自由",較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還了得?

大家不會忘記偉人說過"傳統文化不該照抄照搬,應批判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因此″同情弱者"或″悲天憫人″地"忍讓",要限度,因時空,分對象而宜,且不可盲目一味地以大讓小,寵慣成其嬌橫毛病,對人對已都不好,即對他人不負責任,對自已也喪失原則底線,有必要的就有理有據的拒絕。

有時拒絕,也能得到尊重和理解!讓其知難而退,相互尊重。更能彰顯和諧平等自由。



大廚老齊


憑多吃了幾年飯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