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聚會裡躲在角落裡玩手機的那個人

01

對我稍微熟悉一點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是一個不喜歡社交的人。

無聊的社交環境對我來說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損耗,其程度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我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為什麼總是會有很多人一有閒暇時間就開始不斷地找機會和別人在一起吃吃喝喝呢。

我更喜歡一個人呆在家裡看看書,看看電視,身邊多一個人的話還得不停的找話題說話,多累啊。

也許對某些人來說,這種“把自己丟到人群裡”的感覺能讓他們放鬆心情或更加安心。

但我不同,我做不到。

我越是混入人群中,越是能覺得自己和身邊這群人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同時我又不得不在心裡確認我和他們玩不到一塊兒去的事實,然後表面上還裝作此時此刻玩的很活躍,很合群的樣子。

每次聚會完畢,我都會有種筋疲力盡的感覺,需要趕緊爬上床好好睡一覺,雖然我滴酒未沾,可是卻像喝醉了一樣頭暈腦脹。

也會偶爾一下子某個瞬間會覺得玩的很開心,但我心裡非常清楚,我從中得到的放鬆或快樂,遠遠無法填滿緊隨其後的空虛和孤獨。

所以對於我來說:無效的社交是在消耗我的精力,相處一陣子以後就必須再獨處一陣子才能回血。如果要我和人相處太久,就會筋疲力竭。

早前在論壇裡看到,這種感覺有一種專有名詞叫“社交宿醉”——對於一些內向者來說,如果經歷了太大強度的社交,他們真的會像喝多了酒一樣,出現“宿醉”般的體驗。

美國語言學家考特爾提出,“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指的是由於

接受超出自己承受範圍內的社交刺激,引起精神或生理上的不適,這種體驗和宿醉很像。

當所處環境的社交程度超出了預估和承受的範圍,比如原本以為是小型聚會,卻意外多了幾個陌生人;原本一週只想安排3天時間會客,結果卻每天都有客人來訪……那種感覺又焦慮又不耐煩,然後開始手心出汗、頭暈、耳鳴、眼花、呼吸困難、無法思考。

作為一個內向者,類似的體驗太深刻了。


我就是聚會里躲在角落裡玩手機的那個人


02

榮格在1921年提出了內向和外向兩種不同的人格特質。他認為內/外向的區別在於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內向者的能量指向內部,他們對內心世界的興趣更大,更喜歡安靜和獨處。

儘管內/外向只是兩種不同的人格特質,但在我們日常的社交中,內向者似乎總是會遭遇更多的苦惱和尷尬。

過多的社交給內向者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適,當Ta環視四周的人們開心地聊天時,Ta可能會進一步懷疑自己:為什麼我無法像他們那樣自如?我是不是一個無趣的人?人們是不是都會覺得我看起來傻傻的?我是不是不招人喜歡?(這簡直是我日常,沒錯了!)

朋友向我講述了她最近一次“想起來就心悸”的聚會。

她因不好意思拒絕一位同事的邀約,去參加了一場小型“精英趴”。在三小時的時間裡,朋友看著各行各業的人談笑風生,自己插不進一句話,全程傻笑陪同,在晚上終於回到家、脫掉高跟鞋的一剎那,她連滾帶爬地栽進了沙發,“太累了,再也不想參加這種聚會了。”


“那下次這樣的聚會你還去嗎?”我逗她。

“當然不去,太累了。”說完朋友又有點無奈地補了一句,“只是有時候覺得‘應該’去。”


“我明白。那些新朋友,你們之後還會再聯繫嗎?”我接著問。

朋友笑了:“幾乎沒有,偶爾朋友圈點個贊吧。有時候遇到事想找人幫忙也不太好意思開口,畢竟只有一面之緣。”

這也許就是現代人的社交困境:我們太注重交往“可能產生資源置換”的朋友,而諷刺的是,蜻蜓點水的交往無法帶來深度的交流,因而難以與他人產生深刻的聯結。

能否進行“資源置換”,最終看的其實還是個人實力(經濟、地位、能力等)本身是否有“置換”的價值

因此,真相是,那些功利性的、讓我們感到“累覺不愛”的社交,往往是無效的。

想清楚這一點,也許能幫我們減輕一點“社交焦慮”。只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交?

我習慣把社交活動分為“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判斷的標準很簡單:能從社交中真正感覺到滿足感的就是“正向社交”,反之則為“負向社交”。

我就是聚會里躲在角落裡玩手機的那個人


03

1.尊重自己的感受,是擯棄耗時耗力的“負向社交”的第一步

在我所處的小城市,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能遇見熟人,都需要社交。

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難免經常有需要串門拜訪之類的活動。

這裡的每個人都會講很多漂亮的官話,見面都能打出一套完美的客套話。

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的一位摯友,幾乎從來不去參與任何無意義的社交活動,最大的愛好就是宅在家看書,偶爾打開電腦寫點文章。

他是一名自由工作者,唯一能驅使他出門的理由就是頭髮該剪了。社交同樣也讓他感到焦慮,自從接觸的圈子縮小之後,他反而過的充實了許多。

前段時間和他聊到這個話題時,他笑著說,如果無意義的社交讓你感到難受,那你就不要為難你自己,幹嘛一定要融入所謂的圈子呢?


是啊,有這個時間去“折磨”自己,倒不如在家放空自己的,做點有意義的事。


當然,我並不是說一輩子就永遠自己一個人待著才是最好的狀態。我只是覺得,大多數人的社交關係實在是太刻意了,時刻都透露出一種“強迫自己或者他人一定要融入其中”。

2.有選擇性的社交,對無意義社交有“Say No”

最近看綜藝《嚮往的生活》,公認是好人緣的黃磊,卻在“社交”方面做出了有些出乎意料的選擇。當時節目組請來了一些流量明星來到黃磊的蘑菇屋,作為主人,黃磊卻並沒有熱情招呼,只是悶在廚房裡做飯。直到老狼來了,黃磊才露出笑容,親暱地和他擁抱起來。

事後黃磊直言不諱:“老狼來了心裡才舒服點。因為我跟你們也不熟,沒必要跟不熟的人費力瞎扯。”


人越成熟,就越有拒絕的勇氣。那麼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還是留給志趣相投的人惺惺相惜吧,何必勉強跟不熟的人強顏歡笑。

只有在志趣相投、深度交往的人面前,我們才能更真實和豐富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存在。

這個時代太容易把人符號化、“去人性化”了。一個成功的精英標籤背後,會有多少對自我的丟棄?生活不能完全理想化,我們也無法迴避所有身不由己的社交。但從深度交往中汲取的養分,更能幫助對抗符號化、公共性對我們的侵蝕。

我就是聚會里躲在角落裡玩手機的那個人


3.有計劃的社交,給自己“充電”的時間


對於內向者來說,“充電”永遠是必要的。當你在社交中開始感到疲累,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離開那個令你心煩意亂的情境,創造只屬於你一個人的空間。

有時候,這個空間不一定是物理的,你也可以在一群人的咖啡店裡,坐在角落裡塞上耳機。

不過,在更多的時候,你要儘量不把自己置於“宿醉”的程度。瞭解自己能夠接受的社交頻率和程度。也就是說,你需要“管理”好你的社交(時間、頻率、場合等),而不能像外向的人一樣僅憑自然和隨性。

如果你是一個容易“社交宿醉”的人,你可能會被認為“玩不起來”,但懂你的人知道,其實你只是更善於提供那些深度、有意義的交流而已。

在陌生的人群裡,你可能不是最容易融入的那個,但你的沉默背後有一個真實的人。所以不用害怕人群。你知道,一定會有人欣賞這樣的你。

作家蘇芩曾說:“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若他們走進不了你內心,就只會把你生命攪擾得擁擠不堪。”

一天僅有24小時,有效的時間更應留給愛人,給摯友,給自己。


  • END(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曾海柔,感性又任性的天秤女,分享情感生活中的暖和痛。創作不易,你的每個點讚我都認真都成了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