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借讀費

記憶中的借讀費


記憶中的借讀費應該是在中招考試以後得高中階段,當時中招考試成績出來以後大家都要根據自己的成績報理想中的學校,高中學校以自己學校的師資力量招收一定數量的學員,對所有考生劃分不同的分數段進行錄取,高於重點學校錄取分數線的基本都沒有問題,接近分數線或低於分數線的就可能將被刷掉或選擇其他高中(學校以報考人數成績排名,收滿為止),只能等重點學校招生結束了看是否還有名額進行降分招生(風險性比較大,萬一沒有名額就只能復讀了)。

記得01年中招考試時我考了439只能到縣城的三高學習,而我喜歡的一個女生考了529報的一高差了3分到錄取線,直等到二次補錄才進去,另兩個關係比較好的同學,一個517通過學校推薦直接進了一高,一個527花了近25000才進入一高,當時聽說花那麼錢去有點太不可思議,真的值嗎?

後來才知道,因與一高分數線差5分,學校給的要求是5000元/分高價生就讀費,擔心拖累學校成績(當年學校高考上線人數多對提高學校知名度及獎勵、老師獎勵都是很高的)。花錢的這同學後來考上了輕工業學院(後來才知到是食品類專業)畢業後進了菸草系統,現在牛的一逼(家中有關係),天天閒的到處玩。

現在想來在當時25000基本是一整個農村家庭3口人的一年的收入了(本人土木工程,06年畢業工資才800多,同學那時工資500左右但額外收入高),同學的家長也真的下了血本,不像其他同學要麼復讀、要麼去不願去的高中或中專讀書。同學結婚時參加婚禮,同學的父親還說我們當時沒有看清形勢,好的學校對口的就是好學校、對以後得就業好處多多,現在看來是有道理的!

現在畢業後出去找工作,招聘單位還是看中你的學校、專業及學歷,其次才是真正的實力。所以個人認為國家提倡的所謂技術強國在實際生活中行不通,實際是學歷強國(學歷高的往往又不喜歡在國內待著)。有技術的不一定高學歷,高學歷的未必真技術,所謂實踐出真知,技術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