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些方面遺傳就決定了,父母不要再做無用功,指望他們改變

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父母們會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呢?

有的會說,我會採用講道理的說服教育,而有的則會說我會採用批評打罵方式。但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式,父母們都會覺的這是是我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是我自己主觀做出的決定,我認為這樣教育孩子最好。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很不幸的是,我要告訴大家,你的教育方式不是自己決定的,而是在孩子引導下做出的。從某個角度說,不是你在教育孩子,而是孩子讓你這樣教育他。

在孩子影響下的父母教育

父母必須要認識到,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單方面輸出的過程。。

父母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孩子的表現來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

比如說,一個孩子在父母看來比較內向,那父母必然就會積極的鼓勵孩子外出參加社交活動,增強孩子的外向屬性。相反,如果一個孩子過於外向,天天總想去外面折騰打鬧,父母也必然會採取方法來壓制他的外向活動。

舉個具體點的例子,就拿《家有兒女》中媽媽劉梅教育孩子來說,三個孩子三個不同的教育方式。對於劉星,劉梅是打擊、貶低,限制自由,因為劉星本身就比較毛躁,容易衝動,劉梅希望他能安靜些、沉穩些。而對於夏雪,劉梅則是開放的態度,給她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因為相信夏雪的能力。而對於夏雨,則是寵溺包容,因為他太小。

孩子的這些方面遺傳就決定了,父母不要再做無用功,指望他們改變

因此我們會看到,不是父母一開始就有這樣的教育,而是因為孩子的表現使得父母生成了這樣的教育。

那進而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推斷: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更多的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因為他們的遺傳使得他們會選擇這樣的環境,而環境又反過來加強他們的這種認知。

就比如像劉星一樣的外向孩子,他自然會選擇外向的環境,會有更多的社交,而這樣的生活又會反過來加強他們的這種天性。父母即使在其中干預,他們也不可能改變所有的環境,所以大概率的情況下,劉星長大還是一樣的外向毛躁。

來看一個科學實驗:

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托馬斯和戴維找到很多早年分離、成年後才相聚的同卵雙胞胎和一些一直共同長大的雙胞胎,對他們做了很多測驗,下圖是統計數據。

MZA代表的是分開養育的同卵雙胞胎,MZT代表的是共同養育的雙胞胎;

R代表相似程度,R數值越大代表相似程度越高;

最後一列是將MZA每種特徵的相關係數除以MZT的相關係數所得。如果兩個係數相同,則相除得數是1,如果完全不同,則相除得數會接近0。

孩子的這些方面遺傳就決定了,父母不要再做無用功,指望他們改變

觀察最後一列的結果,我們會發現每種特徵的相關係數驚人的相似。智力測試是0.784,人格、社會態度接近1,職業興趣是0.8

這代表明同卵雙胞胎的分離後的環境對他們的成長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他們的數據大多相似,也就是說基因在起決定作用。

看到這樣的結果,父母們有什麼感覺?是不是有些沮喪,覺得“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質疑我們辛辛苦苦的教育還有何意義?

父母教育意義

我們承認遺傳對於孩子的影響,但我們更要認識到後天環境對於孩子的一些方面同樣的影響巨大,而這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教育的意義。

因此父母有必要搞清楚,哪些方面基本是天生的,而哪些方面又主要靠後天培養的。

一、受先天影響大的

跟我們DNA聯繫大的,基本都是受先天影響的,比如智力、性格。智力不用說了,是不是天才童年就能看出來,後期無論再怎麼培養也不可能突然智力飆升,變成天才。而性格說白了是一種個人傾向,是一種主觀愛好,因此受主觀驅動。而主觀還是DNA決定的結果。

智力、性格是天生的,這也就決定了孩子的興趣愛好基本固定。活潑開朗的性格就更容易玩一些社交類遊戲,而沉默內向的人就更傾向於可以獨自完成的愛好。因此興趣愛好也是受先天遺傳的影響大,後天的教育很難改變。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覺得孩子的性格、愛好不好,然後刻意的逼迫孩子改變,這基本不可能,因為父母是在逼著孩子在跟他的基因對抗,這不是難為孩子嗎?因此孩子很容易會失敗,活的很痛苦。

父母不如引導孩子發揮他們的性格特長,順應他們的興趣愛好,順勢而為的教育。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而不是父母想象中的理想孩子。

孩子的這些方面遺傳就決定了,父母不要再做無用功,指望他們改變

二、受後天影響大的

受後天影響較大的,就是那些跟DNA聯繫不大的,可以通過後天重複學習習得的。像知識、道德規則概念、生活習慣、思維方式,雖然他們肯定跟先天遺傳有關,但是更多的是受後天的教育影響。

知識、道德規則概念我就不說了,這是一種社會經驗,必然是依靠後天的教育才能獲得。我重點強調下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這也是父母教育的重點。

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就會養成什麼樣的習慣。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勤儉節約的家庭中,我們就會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如果我們生活在溺愛的環境中,那麼就可能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這種習慣的養成是環境不斷強化的結果,因此同樣也是受後天環境影響更大。

思維方式相當於大腦認知事物的一種工具,而這種工具有些是先天就具備的,但更多的思維工具卻是通過後天教育獲得的。比如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東方人習慣辯證思維,而西方人習慣邏輯思維,這都是後天教育的結果。

孩子的這些方面遺傳就決定了,父母不要再做無用功,指望他們改變

總結

父母要意識到,不是父母決定採用什麼方式教育孩子,而是孩子決定了父母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教育他們。有些方面,父母努努力可以教育好孩子,但是有些方面,即使父母再努力也是做無用功,父母要認識到其中的區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好我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