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西汉酒令阴文钱,孤品整套廿五枚


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在民国时期,丁福保编著的《历代古钱图说》一书中,载入了数枚以第几(数字)铭文的记数钱拓图,并批曰其性质为“权钱”,极为珍贵。其中,主要为阳文穿右左横读第几,仅有一枚穿上下直读阴文“第廿三”钱,批曰无定价,更为珍罕。

及至后来,这种记数钱,逐渐公认为是西汉时期的一种行酒令时用的“酒令钱”。这种认定,是根据上世纪1968年,在河北保定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夫人窦绾墓中,所出土的一套四十枚的酒令、酒筹钱而认定的。其中,该出土套钱除酒筹钱(以文字铭文)外,有二十枚“第一至廿三”的记数钱(缺“第三”,重复“第十九”,实际是十九枚不同数字),钱文为阳文横读。


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这种计数酒令钱,后来在民间展示中,偶有单枚或者数枚出现,连贯计数量皆罕少乃至没有(指经得起审鉴者,伪仿品不算),且多为阳文横读式。所见之阴文直读式,更是仅见几枚单枚有网展。换言之,这种西汉的酒令钱,阴文直读式较之阳文横读式更为罕少,仅存世几枚且皆是单枚,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前面所提到的阴文直读“第廿三”这枚钱。

由上可知,酒令钱之阴文直读式不仅更为珍罕,且未见数字连续之数枚以上者甚至更多的数字连贯成套钱。然而,既然有一,则其就可能有二或者成套者,无非看后来有无发现而已。


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无比的幸运,愚在多年的猎泉历程中,得上天眷顾,终于一次性猎获到数十枚此种阴文酒令钱,其中,仅有一套是从第一到第廿五,共二十五枚完整无缺成套。广为检索之,未见有过任何披露或蛛丝马迹,当为仅见或者说就是孤品(套),极其珍贵难得。

是故,时至今日,特将其帐中点出,拍其照而亮其相,并首次披露于此公展鉴赏,孰是孰非,实物实证,可飨各路泉好矣。


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首识书相。一眼可识,其面文由“第一”到“第廿五”,连续,一枚不缺。其字篆书书体,字铭穿上下,阴文,直读,背平无文。可识其“第”字写法与阳文写法有所不同,然,却是此钱阴文的典型写法。其笔划清晰,笔划之间间隔有距,横直竖立,数字笔划直折,干净利落,“第”字书写风格统一,整体字形彰显端庄。无需再表,品文识书,本套钱之书相具鲜明西汉其时官炉所铸之貌相,时代特征鲜明,其门得开。


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套钱铸制十分规整,其直径约42.7毫米上下,类通常折十钱大小,枚与枚之间直径差别不超过约1毫米,重量在18.7克上下,厚薄适中,相对趋薄,枚与枚之间因厚薄自然差异而略有差别,皆在正常铸品范围之内。其铸相显示,形制无廓广穿,其形方正圆矩,钱肉地章面背皆平坦有加,穿轮更是干干净净。续可见,其阴文凹沟深邃,铸制精确,且又自然有度,笔划无粘无连,恰到好处。言及于此,观铸识体,本套钱之铸相,可谓干净利落,规整有加,当为其时官炉所铸无疑,其门再开。


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再察锈相。展目本套钱,其乃生坑锈相,获藏后,仅用清水洗去泥土,遂成此貌。其身绿蓝锈色,裹缚钱体,锈色纯真无邪,十分地道。锈虽不太重,然锈痂皮壳叠嶂,老而弥坚,分布深浅相间,十分的自然,枚枚皆有所不同。其中,可见局部少数地方有金黄色崭露,细察确定,其既非黄铜,亦非鎏金,而是青铜之返金现象,知者可识。极少露铜,然可察其色亦是十分陈旧。续敲其身,呈闷响之声入耳,更显埋藏年代之久远矣。至此,无需赘述,辩锈识浆,本套钱之锈相,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其门又开矣。


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余不多言,一番鉴赏,简而言之,本套阴文酒令钱,三相一材,开门见山,真实而可靠有加,毋容置疑。如前所述,这是亦今为止,发现存世枚数最多且数字从第一连贯到第二十五的唯一一套酒令计数钱,且为更珍罕之阴文式,其中又大多数数字皆为首见。仅就目前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来看,以孤品仅见断之,当非妄言。其能完整遗存至今,并得见天而收藏之,实乃极为难得,大幸之,其收藏价值颇高,自是不言而喻矣。


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仅见的汉代《阴文记数廿五枚酒令套钱》首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