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告诉学子如何选择

我想谈一个困扰很多考生的实际问题:填志愿时,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这个问题特别重要,但又很不好谈。记得我21年前参加高考时,是考完了立马就要填志愿。当时分数没出来,不知道分数、排名,只能自己估一下分数,参照平时排名和往年情况填志愿。我们那时未谙世事,对学校、专业都大不了解;父母没啥文化,所知更少;老师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怕万一误了学生的终身,担不起这个责任。填志愿时无人可问,非常困惑。

高考填报志愿: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告诉学子如何选择

现在的孩子,情况应该比我们那时好得多:一则基本都是在知道自己的分数、排名以后再填志愿;二则填志愿和录取的方式也更合理了;三则现在有互联网,了解信息比过去方便多了。不过,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学校和专业,困惑依然难免。作为过来人,我谈谈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1、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如果非要给个非A即B的答案的话,那么,我的答案是:专业更重要。

不是说学校不重要,而是说,在分数既定的情况下,与其去好一点的大学学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不如去差一点的大学学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在高考结束后的这个暑假,人们会问考生,你考了多少分,被哪所大学录取了。如果你上的是名校,别人会赞叹“你真棒!”名校能给考生和家长带来更多的自豪感、成就感。

有些地方还对当地高中和老师规定了奖励办法,比如考上多少个北大、清华给什么奖励,一本线上线率达到多少给什么奖励等等。所以,一些高中老师很可能也会鼓励考生填名校。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以后真正决定我们职业生涯和人生方向的,不是学校而是专业。学校带来的往往是虚誉,专业才是一生安身立命的东西。

有人可能说,我先争取上个名校,以后做的工作也不见得一定要与专业相关嘛。是的,我们可以跨专业择业,还有一些工作(比如很多公务员岗位)对专业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是,大学那几年,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次增值机会;如果这几年学到的东西以后都用不上,那是巨大的浪费。

而且,我们还要记住一点:即便本科学校不是那么理想,以后我们还可以考研究生。考研时,换学校是比较容易的,但换专业要困难得多(尤其是理工科)。只要我们在专业上足够优秀,人们就不太关心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举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当年高考第一志愿报的是北大,专业首选是法学,其次是经济学,还有一个什么我忘了,专业服从调剂。最后我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社会学。说实话,本科四年,我一直有深深的挫败感——直到本科毕业,我感觉自己始终没入门,进入不了社会学的那个话语体系;老师推荐的很多书,也看不明白。毕业十多年后,回想一下自己本科四年学到了什么,我依然感觉很汗颜。

当然,我没学好,不能怪北大,更不能怪老师,主要是因为我资质驽钝。我们班上也有不少同学学得很好,有好几位已经在伯克利、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他们都已经是成功的学界精英。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肯定不会在分数不够高的情况下冒险报北大,而宁可去中国政法大学或者西南政法大学学法律——我感觉自己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凑合,对法律也比较有兴趣(后来我在上班之余,花了三四个月时间自学法律,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如果当初学的是法律,肯定会是另一种人生——不是说一定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更大成功,但可能会更充实一些,会少一些遗憾。

举我的例子,不是想说法律专业一定比社会学专业好,而是说,要尽可能选适合自己的专业——这四年,是我们迈向社会的桥梁;不同的桥梁,通往的是不同的世界。

2、选专业时应该考虑什么?

专业很重要。那么,问题来了:应该选什么专业呢?

对这个问题,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只能谈谈理念。

第一,要考虑时代发展的潮流。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腾讯、阿里的那些创业元老们,肯定不是同龄人中最优秀的,但他们的努力跟上了历史的进程,所以如今功成名就。

我们选专业时,要看清时代发展的方向,不要逆潮流而动。

就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而言,我觉得有几个趋势是比较明确的: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当前的主体产业结构还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阶段。如今,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露出萌芽。我们在规划自己的职业和未来时,要考虑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

二是消费升级。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后城镇化时代的临近,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文化、旅游、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发展,都将对我们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是市场化。当前中国经济体系中还有很多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东西,土地、资金、人力资源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受到较多限制,还存在很多垄断、半垄断行业,如电力、电信、石油、铁路以及教育、医疗等。今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垄断会逐渐被打破,种种限制会越来越少,这对垄断、半垄断行业及其从业人员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四是法治化。中国要成为一流强国,就必须继续推进治理体系的法治化,没有回头路可走。随着法治化的推进,对人权、物权、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将越来越严格,公务员等公职人员的收入和权力必将越来越规范化,法官、律师等与法律相关的很多职业也必将大有作为。

要把握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建议同学们认真看看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十九大报告。

第二,要考虑个人的禀赋、兴趣和理想、情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其实是很苦的事,但如果能把专业和兴趣结合起来,苦中就有乐。

选专业时当然可以有功利的考虑,但如果完全从功利的角度去选择,其实未必好;有时候,从众而行不如另辟蹊径。

人还是应该有点理想的,万一实现了呢。尤其是那些家境还可以、没有太大生存压力的孩子,不妨活得更加超脱一点,多听听内心的声音。

3、基础学科好还是应用学科好?

工科专业基本都是应用学科,但文科、理科专业中,有大量基础学科,比如文史哲、数学、物理、化学等。

基础学科显得不是那么实用,是不是就不好呢?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基础学科更适合高分考生,低分考生建议选择更实用的专业。

宽口径的基础学科,优点是有利于夯实基础,可塑性强,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利。比如,学数学,可以进而研究经济学、金融、精算、计算机等。学历史,可以让人更睿智、更深刻,能以更广阔的时空观去思考问题。王岐山就是学历史出身的,在博物馆工作过,在领导人中个性鲜明,别具魅力。

学基础学科,最好去名校,最好能有一个较长期的学习规划。如果去一个不入流的学校学基础学科,学的东西既不深入,又不实用,确实没多大意思。

对低分考生而言,最好还是学一项技能。现在中国的大学招生比例很高,很多省份本科录取率达到了60%以上。过于看重本科学历,忽视职业教育,对考生个人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未必是好事。

据报道,德国目前60%的年轻人没有进入大学,而是去接受职业教育。他们的技工收入比较高,也很受尊重。德国人不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学历,不鄙薄工人身份,这个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中国高级技工缺口很大,中国制造要转型升级,以后“高级蓝领”也会更受重视。前几年还有北大学生退学读技校,其实这种活法挺值得尊重的。

这里顺便谈谈对通识教育的看法。很多教育专家推崇通识教育,认为通识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识教育好还是专业化教育好?

我觉得,通识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高端人才,比如市长、大学校长、企业高管、大学者等。“君子不器”,这些职业未必需要某方面的专业技能,但需要眼界宽广,博学多识,通权达变。在社会化大分工时代,对于一般从业者,还是应当以专业化教育为主。譬如一个厨师,我们只关心他做菜好不好吃,至于他认不认识“鹄”字,无关紧要。

北大这样的大学,提倡通识教育当然是可以的。但即便如此,流弊也还是有的。再举我自己的例子(不好的例子就举自己吧),我在北大七年,基本上处于“放养”状态,凭着兴趣学,各种各样的书也翻过不少,似乎也获得了不少知识;但仔细检点,基本都是浮光掠影,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果不是天分特高,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学习还是应该有目标、有规划,先把基础打牢,然后触类旁通;不能好高骛远,贪多务得。“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时代过去了,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穷极一生所能学到的,也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绝大多数知识,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来说,其实是冗余信息。如果是为了炫博,没有目标泛泛而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玩物丧志。

4、学校在哪个城市重要吗?

除了学校和专业外,考生们还很在意的另一个因素就是院校所在的城市。

这可能是当今中国独有的问题。美国的很多名校,比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在小城镇里。中国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校址后来被北大占用了),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中关村、五道口毫无疑问是在荒郊野外,远非现在的“宇宙中心”可比。

按理说,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最好安静一些,校园离喧嚣的市区远一点未必是坏事。但如今人心浮躁,似乎生怕被世界遗忘;那些不在特大城市的大学,招生时往往吃亏。比如中国科技大学,虽然也在省会城市,但毕竟不能与京沪相比;再如老牌名校兰州大学,虽然兰州也是西北重镇,但由于西北经济不够发达,很多人竟拿兰大去与上海大学PK。

为什么大家那么看重城市?这主要还是因为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户籍制、单位制等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因素还存在;很多资源是按权力分配的,大城市享有更多的显性和隐性福利。不过,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现在各大城市开始“抢人”。可以想见,今后户籍制会日趋松动;除北京等个别城市外,人口流动将日趋自由。

那么,填志愿时要不要考虑院校所在地这个因素?院校所在地对学生究竟有多大影响呢?

我觉得,对于大多数理工科学生以及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文科生来说,不必太在意学校在哪里。毕竟,对你的学习和成长来说,学校、院系小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所在城市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学校偏一点,也许还是个好事,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

但是,对于商业、IT等与市场密切相关的专业,以及以后有志于创业的学生,院校所在地的影响就比较大,发达、开放的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

大学是一条新的起跑线,无论以后在哪个城市、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我们都要有归零的心态。不要因为进了名校、学的是热门专业而自鸣得意,也不要因为上的学校、专业不理想而自暴自弃。希望四年以后,我们能对自己说:这四年,我没有辜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