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维时间管理的底层逻辑

人生就像一盘围棋,每个棋子都一样,只因为放的位置和顺序不同,价值和效力就不同。所以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努力,人生的结果却差异巨大,有人成了亿万富豪,有人流落街头。

时间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用同样的时间拿到最大的成果。

时间从本质是无法管理的,你没有办法让它增一分减一秒。

怎样让时间的成果最大化呢?

时间要依托人的行为才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时间最终结果也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价值。

因此时间管理是由一个时间和具体行为构成的系统。系统由三个要素构成,我简化成一个可操作的模型:

目标成果=价值x效能x时间

首先价值决定做什么,是否值得做,这是个战略问题;效能决定怎样做结果最大化,内外部可整合的资源;最后决定做多久投入多少时间和具体计划。这样以结果导向(效能导向)的时间管理本质上就区别于效率导向的时间管理了。

时间具体有3个可控指标:长短(占用时间的长短,暗时间等)

质量(时机,精力等),密度(单位时间强度)

价值也有3个可控指标:价值大小,价值周期长短,价值内外(价值区域)

效能的3个可控指标:动力(意义),效力(系统或平台外部资源等),能力。动力是由内外部反馈决定的,效力是有内外部资源或平台系统决定的,能力也分大小。

大多数时间管理的书籍都是从提升时间效率的角度出发的,可是效率意味着单位时间强度的增大,可能会让人很痛苦,还有可能因为方向错误导致最终无效。比如,很多时间管理都是在宣传把一天活成25小时,把一天当成两天用等等,这样不问结果的提升效率,无异于杀鸡取卵。

把最终成果和具体行为与时间割裂开来的时间管理都是片面的,都是单一维度的时间管理,没有实际意义,价值也不大。

比如早睡早起是很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时间管理提倡的行为。可是你早起干什么呢?早起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和效能大小决定了该行为的成果差异巨大。

真正的时间管理需要至少三个维度,需要以成果为终点,从管理具体行为的时间、价值和效能着手,从三个维度去完成一件事情。这就相当于用时间、价值和效能三个维度在做乘法,自然比单一时间维度成果更大,过程更可控。

这就是三维时间管理的底层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